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495|回覆: 0

[中國方言] 藏語方言

[複製連結]
里人 發表於 2008-6-6 11:3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國西藏信息中心
藏族有統一的書面語,但其口語因地而異,至今尚未形成全民族公認的口頭標準語或普通話。  

    藏語方言的形成歷史久遠。早期藏文文獻中,已有方言差異的跡象。7―9世紀,藏文的產生促進了藏語方言的統一。隨著吐蕃王朝疆域的不斷擴大,藏族長期生活在地廣人稀、山水相隔、交通不便的地理環境中,極易助長方言的發展。9世紀中葉後,吐蕃王朝解體,藏族社會長期處於割據狀態,進一步加劇了方言的分化。關於早期藏語方言,歷代藏族學者如薩班・貢噶堅贊和司徒・曲吉迥乃等在他們的著作中早已談及。  

    關於藏語方言的劃分,國內外學者眾說紛紜,較有代表性的學說有:蘇聯學者羅列赫30年代提出的五分說,匈牙利學者烏瑞50年代提出的四分說,日本學者西田龍雄提出的五分說,美國學者李方桂和謝飛提出的三分說和四分說等。其中影響較大的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語言調查組在對藏區語言進行調查考察研究的基礎上提出的衛藏方言、康區方言和安多方言的三分說。此後,我國藏學家胡坦根據國內外藏語的整體分布和結構異同,進一步提出了以聲調爲標準,先將藏語分成有聲調方言和無聲調方言,進而細分爲若干次方言和小方言的劃分法。藏語方言的差別主要表現在語音上,國內一般公認的衛藏、康區、安多三大方言的主要區別如下:  

    (1)康、衛藏方言有聲調,安多方言無聲調。(2)安多方言有較複雜的複輔音,而衛藏方言和康區方言只有帶前置鼻音的複輔音。(3)衛藏、康區方言有長元音和鼻化元音,安多方言則沒有。(4)衛藏方言沒有濁塞音、濁塞擦音和濁擦音聲母,康區方言和安多方言則有這些聲母。(5)安多方言和康區方言都有送氣清擦音聲母,衛藏方言沒有。(6)康區和安多方言有清化鼻音聲母,衛藏方言基本上沒有。(7)衛藏和安多方言有較多的單輔音韻尾,但具體有所差別。康區方言基本脫落或清化成喉塞音。(8)衛藏和康區方言有複元音,安多方言則沒有。(9)央元音在安多方言中是一個重要的音位。(10)衛藏方言中有舌面中塞音C、Ch,康區方言和安多方言則僅少部分地區。  

    此外,詞彙和語法方面也有差別:(1)部分動詞本身有自動和使動的曲折變化。在衛藏方言和康區方言裡靠不同的聲調來表示,在安多方言裡則用輔音和元音的曲折變化來表示。(2)衛藏方言裡用附加手段來表示形容詞的『級』範疇,即普通級、較高級和最高級。康區方言普通和較高級也靠附加手段,最高級則加副詞來表示。安多方言裡均用加副詞來表示形容詞的三個級。(3)在衛藏方言中,疑問句是在動詞後附加疑問語氣詞來表示,康區方言和安多方言則在動詞前附加疑問副詞來表示。(4)經過比較,三大方言之間的同源詞占百分之七十二至百分之八十六,非同源詞占百分之十四至百分之二十八。  

    藏語衛藏、康區、安多方言,無論憑聽力或科學研究結果都表明,衛藏方言與安多方言在『兩端』,康區方言介於中間。其發展速度也不盡一致。即衛藏方言最快,次爲康區方言,安多方言發展最慢,保留較早時期的藏語各要素特徵也最多。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