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700|回覆: 0

[中國方言] 粵語為何成大馬華族第二語言?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07-1-31 15:3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星洲日報
在馬來西亞上映的【滿城盡帶黃金甲】,成為全球惟一以粵語上映的版本。當連香港都以華語(普通話)原音上映時,馬來西亞發行商卻不惜花錢耗時間自行找人配音,這種現象及其背後的動機實在令人玩味。  縱觀大馬華社土產的電視劇、綜藝節目甚至電台廣播員,都以粵語為主流。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以首都吉隆坡為例,環顧周遭的華裔社群,仔細觀察就不難發現,30歲以下的華族,若開口同初識者交談,摒除外語,部分人選擇華語,但卻有多數人選擇方言;這方言無他,必是粵語。
在檳城,當地人雖然以福建話進行日常交流,但遇見陌生人或外來者,還是會選擇以華語交談;以福州話為主的砂拉越也是;但吉隆坡卻是個異數。
難道除了華語,就惟有粵語能登大雅之堂?是什麼因素造成粵語成為大馬華社的第二語言?
表面上看來,港劇是關鍵因素。其實,港劇只是一個代名詞,我們可以將之廣稱為香港文化,一個包含金庸、衛斯理、黃玉郎、馬榮成等在內的文化。在中國大陸於近數年崛起之前,大馬華社在獨立後長期以來的文化滋養,香港都是重要的泉源。因此,粵語無異已經升華為一種文化驕傲。
再者,首都吉隆坡可能廣東人居多也是一大要素。外鄉人匯集首都謀生,入鄉隨俗也是情勢使然。也許今天的吉隆坡華社已經溶入太多不同籍貫的外鄉人,廣東人是否還是吉隆坡的主流籍貫已經存有疑問,但多年的潛移默化,卻保存了粵語的主流地位。
發行商這次雖然賠了夫人又折兵,花錢費神找人配音卻不討好,但倒是掀起值得令人省思的問題DD曾幾何時,大馬華社等於粵語的印象已經根深蒂固?
作者:子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