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956|回覆: 0

[中國方言] 漢語南北方言詞綴的比較

[複製連結]
開元之治 發表於 2007-1-24 10:3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國國學網
詞綴是指附加式合成詞的附加成分,表示詞的意義或某種語法作用,是一種定位語素或相對定位語素。詞綴按位置分為前綴、中綴和後綴。漢語方言詞綴異常豐富,各方言間的差異很大,方言的個性往往在詞綴中能夠得到很好的體現。但到目前為止,漢語方言詞綴的共時的比較研究還沒有全面開展。以往的研究多注意方言和普通話的比較、方言區內部異同的比較,不同方言區之間的比較就很不夠。本文主要對以官話方言為主的北方方言與東南諸方言在詞綴上的差異作一個嘗試性的比較。
一、南北方言共同使用的詞綴
漢語方言詞綴在地域上呈多樣性分佈,南北方言有許多共同使用的詞綴,主要是前綴『老、第、初』和後綴『子』。
前綴『老』
主要用於:【ZK(】加在單音的動物名詞前構成動物名稱,如:老鼠、老虎、老鱉
加在表序的數詞、形容詞前表示排行,如:老大、老五、老末
加在單音節的姓氏前面表示稱呼,如:老張、老李、老王
加在某些單音節稱謂詞前構成雙音節稱謂詞,如:老師、老婆、老兄
前綴『第』
主要用法是附在整數前面造成序數。『第』可以加在單純的數詞前面,如:第一、第十;可以加在複合的數詞前面,如:第二十、第一百、第三百六十五。
前綴『初』
主要作用是加在『一』到『十』的前面,表示每個月的頭十天。以前只用在舊曆,現在新曆也這麼用。
後綴『子』
『子』綴的分佈範圍比較廣,南北方言都廣泛使用『子』綴或者『子』綴的各種變體。『子』綴在各方言中雖然讀音差別比較大,但是語法作用與語法意義卻差別不大。各方言『子』綴的作用主要是用來構成名詞和表示小稱意義。
1、北方方言的『子』綴一般是作為名詞的標誌,讀音弱化,如『筷子、本子』等等。『子』綴在北方方言的晉語、蘭銀官話、西南官話、冀魯官話、中原官話中使用特別多。以晉語為例。晉語中的『子』綴分佈面積廣泛、構成形式多樣。『子』綴大多可以附着於名詞、動詞、形容詞、量詞之後構成名詞。名詞加『子』綴構成名詞,如:蓆子、材子(棺材)、冷蛋子(冰雹)、戒指子、瓷瓦片子、護泥扳子。動詞、動詞重疊形式、動賓結構後加『子』綴構成名詞,如:插子、推子、蔫蔫子(蔫了的菜)、折摺子(折了的東西)、討吃子(討飯的人)、騎車子(自行車)。形容詞、形容詞重疊形式加『子』綴構成名詞,如:冷子、愣子、短短子(短的棍狀物)、酸酸子(酸味果子)。單音節量詞加『子』綴後構成名詞,如:條子(便箋)、朵子(棉花朵)。此外,雙音節人名、表示兄弟排行的序數詞後面也可以加『子』綴,如:富貴子、紅星子、三子、六子。
2、南方各大方言中也都有『子』綴或『子』綴的變體。其中以吳方言、湘方言、贛方言的『子』綴為多,有些『子』綴詞還是當地方言所特有的。以吳方言為例。吳方言中『子』綴特別多,北方方言中有些名詞帶『兒』綴或不帶任何詞綴,吳語都給加上個『子』綴,如:杏子、桃子、學生子;北方方言中絕對不能加『子』綴的時間名詞,在吳語中也變成了『子』綴詞,如:昨日子、前日子、禮拜日子。
粵方言、閩方言中的『仔』綴用來構成名詞並表示小稱意義時可以看作是『子』綴的變體。以廣州話為例,『仔』綴可以表示各種事物,如:計仔(計謀)、耳仔(耳朵)、銀仔(硬幣)、丸仔(藥丸)、眼公仔(眼珠仔)、歌仔(歌曲);加在一般事物名詞後表示小稱,如:凳仔、巷仔、碗仔、帽仔、魚仔。
二、北方方言有特色的詞綴
動詞後綴
動詞後綴豐富是北方方言的一大特點。主要的動詞後綴有:『巴、達、拉、嘍、哧、由、咕、騰、弄、麼、哥、查』等。它們廣泛分佈於北方方言,尤其是在東北官話、北京官話、膠遼官話、冀魯官話、中原官話的廣大地區有大量的動詞後綴在口語中使用。例如北京方言、濟南方言上述詞綴大多經常使用。
巴  綁巴  別巴  裁巴  擀巴  揀巴  歸巴
達  蹦達  抽達  滴達  顛達  攛達  闖達
拉  扒拉  撥拉  漓拉  撲拉  趿拉  數拉
嘍  提嘍  抖嘍  劃嘍  扒嘍  張嘍  兜嘍
哧  摳哧  蹬哧  撓哧  剜哧  抹哧  刮哧
咕  戳咕  捏咕  掖咕  擰咕  搗咕  攬咕
騰  搬騰  晃騰  倒騰  挪騰  折騰  翻騰
以上詞綴與動詞的搭配各有不同,在地域分佈上也有寬窄的不同,其中『巴』的分佈地域較大。例如:
哈爾濱      湊巴  削巴  擠巴  造巴  試巴  斂巴  掐巴
山東榮成    砍巴  截巴  剁巴  捆巴  劈巴  捏巴  纏巴
山東壽光    寫巴  砸巴  伸巴  端巴  穿巴  抬巴  擦巴
徐州        揉巴  搓巴  揪巴  捶巴  堆巴  卷巴  啃巴
此外,後綴『巴』的構詞能力很強,除了能作動詞後綴外,還能作名詞的、形容詞的後綴。『巴』作形容詞後綴,如:窄巴、緊巴、瘦巴、俊巴、乾巴、笨巴;作名詞後綴的詳細情況見下文『人稱名詞後綴』。
動詞後綴的特點主要是:
1、附着在單音節動詞詞根後面構成新的雙音節動詞。
2、具有表示動作附帶感情色彩和表示動作動勢增減的作用。這些動詞後綴大都表示動作的隨便與動作力度的加大。
3、都是非能產的,與它們結合的詞根是有限的,而且派生新詞的能力不強。
4、一般可以按ABAB式重疊,口語中重疊式比單純式更常用。
5、由於不具有詞彙意義,加上弱化音變的作用,語音形式都不是很固定的。例如『嘍』的語音變體有『溜、羅、嘮、婁』等。
6、有的還具有表示體態的作用。例如濟南話的動詞後綴『巴』表示動作的短暫和輕微,是一種嘗試體;棗莊話的『由』表示處置性動作行為的反覆和連續,是一種反覆體。
詞綴『圪』
詞綴『圪』主要分佈在山西、陝西、河南、河北、內蒙一帶方言中,山西方言使用『圪』綴尤為普遍。『圪』綴的構詞能力很強,可以構成名詞、量詞、動詞、形容詞、象聲詞。     『圪』的意義很虛,通常只起表音襯字的作用。
1、構成名詞。作為名詞前綴,『圪』有時有表『小』的意義。如:圪針(酸棗樹上長的小刺)、圪洞(往下挖的淺洞)、圪台(台階)、圪蚤、圪渣、圪須、圪肘窩、圪蚌油等。『圪』也可以嵌在句中構成名詞。如:水圪窩、死圪瘩、墳圪堆、棒圪撐(小柴棒)、汗圪垃(背心)。『圪』頭或嵌『圪』的名詞都表示具體的事物,不見於抽象名詞。
2、構成量詞。如:圪溜、圪撮、圪絲、圪瘩;有的可以重疊,如:圪撮撮、圪絲絲、圪瘩瘩、圪牛牛。
  3、構成動詞。有的表示動作的嘗試:圪看看、圪攪圪攪;表示動作的反覆:圪吵、圪搖、圪搓;表示動作的隨意:圪瞅、圪夾、圪寫。多數『圪V』式都可以重疊,方式有『圪V圪V』和『圪VV』兩種。重疊後多表示動作的短暫和輕微。
4、構成形容詞。如:圪彎、圪粗、圪整、圪出(不平整)、圪晾(疲倦)。
5、構成象聲詞。如:圪鈴(搖銅鈴聲)、圪咚(東西下落碰地聲)、圪呲(穿皮鞋走路聲)、圪差(樹枝斷裂聲)。象聲詞『圪』可採取『圪A圪A』的方式重疊,重疊後表示聲音的延續,整個格式是形容詞性的,用時後面要加『的』。如:上課鈴圪搖圪搖的響咧。
人稱名詞後綴
北方方言中用來表示具有各種特徵的人的名詞後綴是比較豐富的,常見的人稱後綴主要有:『巴、漢、廝、貨、鬼、』等。其中『巴、漢』的分佈範圍較大,其餘的幾個人稱後綴帶有明顯的地域性,分佈在有限的地區。例如由『巴』構成的人稱名詞存在於下面各方言點中。
黑龍江佳木斯  癱巴  啞巴  結巴
山東鄒平      聾巴  瘸巴  嘲巴(傻子)  讒巴(讒嘴的人)  結拉巴
江蘇徐州      癱巴  瘸巴  結巴          賴巴
湖北大冶      土巴  哈巴(傻子)
『廝』作為人稱名詞後綴在山東中部的一些方言中比較常見。例如,臨朐方言有『小廝(小男孩)、嫂廝(嫂子)』;平度方言有『瞎廝(瞎子)、禿廝(禿子)、痴廝(傻子)』。
『貨、鬼』等詞綴在山西方言中作為構成帶有貶義色彩的人稱後綴大量存在。例如洪洞方言中有『青貨(遇事敢拼命的人)、燒包貨、震貨(固執的人)、抄花頭貨(叫花子)』等由人稱名詞後綴構成的詞語。
三、南方方言特有的詞綴
前綴『阿』
『阿』在吳、湘、客、贛、閩、粵諸方言都經常使用前綴『阿』。
1、加在表示親屬關係的名詞性粘着語素的前面,構成稱謂名詞。如:阿公、阿嫂、阿舅、阿侄。
2、加在單姓、單名等粘着語素前面,構成稱呼小名的詞,帶暱稱色彩。此類稱呼詞極其能產。如:阿張、阿王、阿英、阿珍。
3、加在從二到九的數詞前,構成表排行的名詞。如:阿三、阿九。
4、加在單音節動詞形容詞前面使之名詞化,構成稱呼人或寵物的名詞,有暱稱色彩。如:
阿胖(胖子)、阿長(高個子)、阿呆(傻子)、阿黃(黃狗或黃貓)。
5、加在少數名詞性詞根前面轉變詞義,構成表示蔑稱的詞。如:阿福(面善而愚笨的人)、阿鄉(鄉下人)、阿土(土裏土氣的人)。
綜上所述,由前綴『阿』構成的合成詞都是表稱謂排行的。因此『阿』可算是一個稱謂前綴。
後綴『頭』
後綴『頭』在吳方言、粵方言、閩方言中使用比較多,能產性也比北方方言強。以吳方言為例,不少北方方言加『子』尾、『兒』尾的合成詞或者不帶任何詞尾的詞在吳方言裏卻用加『頭』的形式表示。如:竹頭(竹子)、絹頭(手絹兒)、望頭(希望)等。『頭』的用法主要是附加在某些名詞性、動詞性或形容詞性語素後面,用來構成名詞,個別構成副詞。
加在名詞性語素後面:
加在不獨立的單音節語素後面構成普通名詞或抽象名詞。如:鼻頭、紙頭、戶頭、因頭、岔頭。
加在表示時間、處所、方位義的詞後面構成同類意義名詞。如:早浪頭、夜快頭、角落頭。
加在重疊的單音節名詞性語素後面構成含有零碎、小稱、方位等意義的名詞。如:奶奶頭、梗梗頭、屑屑頭、尖尖頭、邊邊頭。
2、加在動詞性語素後構成名詞:蓋頭、找頭、饒頭、嚇頭。
3、加在形容詞性語素後構成名詞:滑頭、精頭、嫩頭、清頭、苦頭、壽頭(不通世故的人)。
4、加在個別形容詞或副詞性語素後,構成副詞:齊頭(恰好)、實頭(實在)、剛剛頭。
5、加在量詞後面構成名詞:斤頭(分量)、角頭(角幣)、節頭(指頭)。
(三)人稱名詞後綴
南方方言中有一種名詞後綴如『佬、仔、婆』等可與具有修飾意味的各種語素構成新的詞語,表示各種人的特徵、職業和籍貫等,構詞能力相對比較強,可以不斷產生新的詞語。下面以『仔』尾為例詳細說明。
1、表示家庭成員或各種社會關係中年輕的男性或女性。如:舅仔、契仔、二奶仔。
2、表示具有各種特徵的男女。如:靚仔、爛仔、乖仔、香蕉仔、蠱惑仔、壽仔。
3、表示從事各種職業的男女。如:耕仔、待仔、賊仔、擦鞋仔、保安仔。
4、表示不同籍貫或國籍的男性。如:撈仔(北方人)、鄉下仔、香港仔、日本仔。
這類名詞後綴還有『妹、鬼、哥、友、神、公』等等。它們的共同特點是:語義上沒有完全虛化,構成的詞大多數是體詞性的,少量是謂詞性的;在色彩上多傾向於貶義,少部分是中性義。
作者:朱晨曦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