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中國國學網 『退』字在【辭海】中,有多種釋義:①退卻。後退,與『進』相對。【易・干・文言】:『知進而不知退。』引申為退卻、打退。②離去:退伍、辭退。③返、歸。【漢書・董仲舒傳】:『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④退還、撤銷:退婚、退貨。⑤逐漸消失衰減,如『退色』。
不過,在整個漢語中,『退』字不管構成『退士』、退席、退化、退火、退休、退稅、退票,還是』退避三舍』、『打退堂鼓』等詞語,都是『進』的反義詞,從來不作『進』來解釋。
在潮汕方言中,『退』字卻作為『進退』兼具的雙義詞而存在。具體說來,既可作『買』來使用,也可作『賣』來理解。而且,在通常情況下,『退貨』便是『進貨』,與商店所聲明的『貨物出門,概不退換』並非同一意思。當然,這種『退貨』乃對批發、採購而言,零星購買不算『退貨』。
例句一,他到青果行退青果―――他到水果市場採購水果。二、他到羹菜行退羹菜―――他到蔬菜市場採購蔬菜。
三、這些腊味,都是在食品廠退來的―――這些腊味,都是從食品加工廠批發來的。
以上『退貨』,都作『進貨』解釋。『退』字在潮汕方言中,偶爾作『賣』解。例詞:他一車紅柿,今日在市場退唔去―――他一車柿子,今天在市場賣不出去。
作者:李漢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