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894|回復: 0

[中国方言] 广州的方言,你了解么?

[複製鏈接]
酒滿茶半 發表於 2006-11-24 10:0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户外探险网站
广州方言又称为“粤方言”、“粤语”、“白话”和“广府语”,是古南越族语言与汉语言混糅后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地方语言,为现代汉语方言的七大方言之一(汉语七大方言为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粤方言、闽方言、客方言、赣方言)。广州市区的方言,是所有操广州方言(广东、广西一部分、香港、澳门等)的标准语,它的语音、词汇和语法,成为规范各地方言的准绳。
广州方言的形成十分复杂,既有古越族、南方少数民族和古汉语的基本成分,又夹杂着相当成分的客方言、闽方言、湘楚方言、赣方言,同时还有相当数量的现代汉语,英语和东南亚语也杂糅其中。
在广州话中,有着许多独特的词语,它既不是古越族语和其他少数民族语汇的遗存,也不是古汉语、古代地方语和外来语,而是独创的词语,具有浓厚的广州地方特色。
  

  下面举《广州市志》第十七卷所载为例。
  

  地理、气候类 水路――路程,包括陆路。广州地处珠江三角洲水网地带,过去人们多搭船舟由水路往来,久而久之将所有水陆交通道路习惯称为“水路”。
  

  水脚――旧时将水陆路费或运费称为“水脚”。


  海――将流经广州的珠江称为“海”。广州人口语中的“海”,实指珠江,如“过海”即过江;“海皮”即江边。广州珠江南岸的城区称为“海珠”区。这大概与广州古代属海边滩涂有关。
  

  雪――人造冰。广州地处亚热带,冬天气候温暖,长年无雪。广州人口语中的“雪”与真正自然中的雪无关,而是现在日常生活所使用的“人造冰”。如雪条(冰棒)、雪糕(冰淇淋)、雪柜(冰箱)、空调机中的雪种(冰种)、雪屐(旱冰鞋)、雪珠(冰雹)、雪藏(冰镇)、雪猪(整体冰冻猪肉)、雪死(植物受霜冻而死)、落雪水(冬天的北风小雨)等等。
  

  冲凉――洗澡。原为天热时节用凉水冲淋身体以图凉快叫“冲凉”,进而延伸到冬天用热水洗澡也称“冲凉”。
  

  河粉――用大米粉切蒸而成的粉条。这种粉条以广州沙河镇(现为沙河街)所制作的最为著名,因此被称为“沙河粉”,简称“河粉”,或单音“河”(如说“炒河”、“汤河”、“蒸河”等)。
  

  经济、文化类 米路――:寻,找;米路:生路,活路,即谋生。大米是广东的主食,过去为了温饱(吃饭),要千方百计谋生,因此称“米路”。
  

  食谷种――“谷种”是水稻的种子。“食谷种”即“吃老本”。
  

  喉底――本领,能耐。原指粤曲演员的唱功。
  

  古仔――故事,简称“古”。旧时读书人说的历史故事,称为“讲古”、“讲古仔”。
  

  历史、风俗类 卖猪仔――被人出卖。源于20世纪初以前,许多贫苦青壮年被迫或被诱骗到国外做苦工,因为一签合同就被迫上船运走,失去人身自由,犹如卖猪仔。现在此词语已泛用,如明明买票搭这部分共汽车,后被“车主”转卖到另一部公共汽车,也称被“卖猪仔”。
  

  金山客――北美洲华侨。“金山”指旧金山。有时也泛称。
  

  过番――出国谋生。
  

  番客――华侨。
  

  侨――洋气。
  

  以上词汇是广东侨乡特有词汇。
  

  红毛泥――水泥。广州人称西方人为“红毛”。又如“红毛贼”。因为水泥最初是从西方国家引进,故有此称。
  

  化学――不耐用、不牢靠。过去对初现市场的赛璐珞因不经用就坏了。因此,凡对不耐用、不牢靠的东西和事情称为“化学”,如有人突然因病逝去,称“啊,化学!”
  

  拍拖――谈恋爱。出源于拖轮并排地拖带客轮。情侣们并排挽手走路有如拖船。
  

  避讳、意头话
  

  润――动物的肝脏。广州人喜欢用水比喻钱财,如“油水”,所以忌讳“干”字,肝与干同音,因此便起了一个与干相对应的词“润”。
  

  ――舌头。因“舌”与“蚀”广州话同音,不吉。改称相对应的词为“利”,又创方言字“”。如“猪”、“牛”。现在还引申到人的舌头,也称“”。如医生诊病时,叫病人“伸条出来睇睇”。
  

  猪红――猪血。猪血可吃,但血却可怕,因此隐去血字,称“红”。
  

  通胜――通书。“书”与“输”同音,改用“胜”字。丝与输音近,故将蔬菜中的“丝瓜”改称为“胜瓜”。
  

  吉――空。“空”与“凶”同音,改用“吉”字。“吉屋”即空屋,“吉身”即空身,“得个吉”即一场空,“空手而归”称为“吉手返来”。
  

  此外,广州人还有“惜言如金”的习惯,许多词语在普通话中一般双音节的,而在广州话中则缩为单音节。如:
  

  蟹――螃蟹。 蚁――蚂蚁。 眼――眼睛。 纽――纽扣。
  

  相――相片。 明――明白。 睬――理睬。 尘――灰尘。
  

  吓――吓唬。
  

  还有许多词素前后位置不同于普通话,而与南方少数民族话相同,如:
  

  欢喜――喜欢。 紧要――要紧。 鸡公――公鸡。
  

  行先――先行。 挤拥――拥挤。 宵夜――夜宵。
  

  经已――已经。 闹热――热闹。 齐整――整齐。
  

  总之,广州方言也与汉语一样,随着历史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许多旧的词语逐渐消失,新的词语又不断出现,或者被普通话或外语所代替。如旧词“执仔婆”(旧式接生婆)、“泡水馆”(卖开水的店铺)、“到埠”(抵达)等,这些旧词现在已基本无人说了。新词,如“炒更”(工余兼职)、“街坊大姐”(做街道组织工作的妇女)、“缩骨遮”(折叠伞)、“有无搞错”(表示不满,或批评人)等。还有从香港传进来的,如:“老细”(老板)、“发烧友”(有共同喜好的人)、“新潮”(时髦)、“巴士”(公共汽车)、“士多”(小商店)等。至于新流行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工业、商业的特有名词用广州音转化的就更多了。
  

  语言民俗,是一大民俗事象,它的规律也与其他民俗事象一样,既有稳定性,也存在变异性。记录各个时代、时期所流行的民间用语,是非常有意义的,它是时代的印证与标记,也是历史所走过的足迹,因此,引起许多语言民俗学家的关注。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