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中華文史網 趙翼字雲崧,或作耘菘,號甌北,是清代著名的詩人和史學家,生於雍正五年,卒於嘉慶十九年(1727―1814年),享年八十八歲。江蘇陽湖(今常州市)人,出身於清寒之家。其父趙寬,字子容,以授徒爲業。趙翼六歲時,即隨其父在塾中讀書,特別喜好詩詞古文。乾隆六年(1741年),趙翼年十五歲,其父死在杭氏家館中,因趙翼學行優異,杭氏即請其繼任父職。館金年僅六兩,以此負擔家庭生活,故十分艱苦。十四年(1749年)離家入京,次年得中順天鄉試。座師爲休寧汪由敦,得其賞識,延於家中,教其二子,並爲代筆。汪氏家富藏書,趙翼得信手翻閱,直到二十三年(1758年),汪氏卒,始離開汪家。這幾年對甌北的學術修養關係很大。二十六年(1761年),中進士第三名,正式進入宦途。先作翰林編修,後外放爲廣西鎮安、廣東廣州等知府,又爲貴州貴西兵備道。因在廣州府任內從輕處理海盜有違清律,吏部議降一級調用,甌北即以母老年高,願回家侍養爲詞請退,時爲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其後未再出仕,以賦詩讀史爲主,全部精力投入於著述生活。其一生行事,有姚鼐撰的【甌北先生家傳】,孫星衍撰的【趙甌北府君墓志銘】及趙懷玉撰的【甌北先生年譜】,【清史稿・文苑傳】中亦有略傳,學者尊稱之爲甌北先生。著名書法家王文治爲題匾額曰『湛貽堂』,懸於居宅正梁上,故趙氏刻書,皆署湛貽堂之名。甌北的著作有【廿二史札記】三十六卷附補遺一卷,【陔餘叢考】四十三卷,【甌北詩集】五十三卷,【甌北詩鈔】二十卷,【甌北詩話】十卷,【皇朝武功紀盛】四卷,【詹曝雜記】六卷,七種合刻爲【甌北全集】,其中以【札記】、【叢考】與【甌北詩集】三書爲最重要。
一
甌北生前以詩文名世,身後則以史學見稱。一生所作的詩,據【甌北集】所載,共計得4883首,爲清代一大詩家,和同時的袁枚、蔣士銓齊名,稱爲乾隆時期三大詩人。他的詩,從形式上說,不爲唐宋詩人之格調所限,自成一種格調。從內容上看,著重於現實景物,歷史成敗,以及思想理論等,而非吟風弄月者可比。本來詩爲文藝創作,史爲學術研究,二者較難兼備於一身,甌北以具有用世思想,又深識變易之理而不拘守成規,乃得以實現。如其著名的【論詩】絕句云:『詞客爭新角短長,迭開風氣遞登場。自身已有初中晚,安得千秋尚漢唐。』又:『滿眼生機轉化鈞,天工人巧日爭新,預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覺陳。』『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雙眼須憑自主張,紛紛藝苑漫雌黃,矮人看戲何曾見,都是隨人說短長。』(分別見【甌北集】卷五三、二八)這種變易的思想,是與歷史發展的性質相通的,所以他能夠一身兼負二任,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甌北的思想理論,初看時可謂『卑之無甚高論』。但他能夠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不爲一般人的見解所左右,是他在文學和史學方面都能取得重大成就的一個重要條件。『雙眼須憑自主張』,他是認真這樣作的。他的生活時代正是經學占主導地位的時候,一般學者都埋頭於經書字義和制度的考證,他學會了考證的方法,不用以治經而用以治史。又中進士入官場者,必然要步步晉升,他卻急流勇退,放棄了政治地位,安心作個文人。這事他自己也感到很奇異,在外放作鎮安知府時,作了一首七律,其中有句云:『平生無一事堪豪,每到垂成易所遭。』自注云:『余爲教習三年,可提邑令,而考授中書。爲中書六年,可遷部曹而成進士。官編修今六年,可得坊局,而又出守。每垂成輒易地,殊不可解也。』(【甌北集】卷一三)生活上雖然多波折,他並不怨天尤人,而是發揮其才智,按照自己的方向走下去。
對宋代以來盛行的理氣之辨,甌北有詩論之雲(【靜觀】,【甌北集】卷四三):
謂之從理出,眾口同一辭。理從何處來?非虛懸兩儀。有氣斯心知,有知斯是非,是非方是理,而氣已生之,豈非氣在先,早爲理之基。況或理所無,而爲物所有,有知變無知,連理木不朽,無知變有知,老楓或成叟,試問此何理?磅礴出氣厚。爲語諸腐儒,陳言未可守。
直稱持『氣從理出』之說者爲腐儒,他的思想自然是站在唯物主義者一邊的。
他的行蹤所至,除往返於常州與北京之外,北行從駕出古北口到木蘭,南行從軍到滇西及福建,又爲黔粵等地方官時,赴任離任,皆經湘贛等地。途中所見,都有詩以紀之,或寫景,或懷古,讀這些詩,有親臨其境之感。如木蘭途次雜詩(【甌北集】卷五):
言入木蘭道,極目無人煙,鴻鞅儼瘓。舸頌盤臁M蟶交ヅ替刂叵喙沉恢蓋Ю錚傻教煬』折N倚脅源渲校芯醴僑思洌Q曳⒏咴疲嫩置魅K徘訓兀寰扯礤
寫境這樣真切,篇中不勝枚舉,而所寫諸景各具特色,並非千篇一律,尤爲難得。
甌北於所到之處,題詠多就歷史人物或事件發揮鋪敘。今錄其早年所作二詩於下:
戡亂兼能致治平,規模宏遠照寰瀛。身從乞食艱俱試,目不知書學自成。養士末流猶氣節,親儒初運已文明。始知三百年天下,儘是開天一手擎。(【題明太祖陵】四首,錄第二首,【甌北集】卷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