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48|回覆: 0

[漢語言文學] 漢語發展史上詞序的變化及語法化(2)

[複製連結]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0-12-28 10:3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國漢字網
詞綴『了』源於上古動詞『liao』,意爲『完成』。『了』同『卻』都可以用於『V+O+完成動詞』格式中,這兩個成分句法和語義上的象似性推動了他們之間的重新分析,最終出現了『V+O+了』的格式,同時聯動結構的出現使得『了』前傾化,而『S+PP+VP』範式的影響又促使了連動式中第二個動詞的語法化,並且,逐步弱化了與動詞的詞彙邊界凝結成一個整體,動詞和『了』相應的由句法關係變成了形態關係。但作爲動詞和作爲詞尾都體現了一種狀態的改變,因此,這種語法化過程可以稱爲隱喻延伸或者類推,即從動詞意義中延伸出來的新意義。完成體標記『了』,是一組表示完成體意義的句尾成分如『也,矣,來,了』相互作用的結果。第五章從兩個角度論證了『得』的語法化以及有關的理論影響。上古漢語時期,主要作爲實義動詞,還在『得-V』格式中用作情態助動詞;晚期,在連動式的類推下『V-得』格式形成,『得』用於一組心理動詞之後,其語義不斷抽象化,直到擴展出表示『可能』的意味。『V-得』格式與『得-V』格式中,『得』字語音語義上的相似性促使了它們之間的重新分析,再加上連動式的類推就產生了『V-DE-V』格式,繼而便是『V-DE S』結構,這也是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最高的用法。其中,當它表達潛在意義時,『得』是一個中綴;用來描寫時,『得』附著於第一動詞成爲其後綴,這也是類推擴展的結果,源於第二個動詞由非狀態動詞擴展出狀態動詞,也體現了象似性。由此可見,『得』從古到今的變化反映了由實義動詞向詞綴的變化,即由自由詞素向粘附詞素的變化,證明了『得』字的發展正是一個語法化的過程。


    從另一個角度,Bybee & Pliaca 從歷史記錄中總結出一個共同的趨勢,即詞素傾向於由詞根語氣發展爲認知語氣。換一個角度講,就是有一種語法化的趨勢;『得』由詞根情態詞發展爲認知情態詞的過程說明其發展史是一部語法化的歷史。同時,情態動詞的詞根語氣和情態語氣經常會發生語氣含混現象,正是它帶來了句法上的重新分析,由動詞之前移到了動詞之後,逐步語法化。


    第六章是總結性的一章,作者簡要回顧了這幾個漢字的發展歷程,在描寫的基礎上引進了理論思考,把語法化的研究成果應用到普通語言學的研究領域中。特別指出了一個詞語的語法化過程具有各種各樣的外部特徵,如整體性(integrity)、聚合關係變異性(paradigmatic variability)、依附性(bondedness)、轄域(scope)。


    四、結語


    該書運用系統的觀點既從共時的角度描寫了幾個語言符號在現代漢語中的用法,又從歷史的角度對這些不同用法形成的歷史動因和機制提供了另一個建立在認知基礎上的理論框架,爲語言演化的研究指明了新的方向。同時,突破了傳統的以描寫爲主的語法化研究,引進了理論思考和解釋。然而,作者的研究仍然從語法形式的內部尋找語言變化的動因和機制,忽視了語篇策略在語法化過程中的作用。語言變化總是在人們使用語言的過程中產生的,它必然涉及到人的認知和話語的語用因素,這兩個方面不能分開。(王葆華,漢語語法化研究的新嘗試,外國語,2003) 。 因此,不但要從歷時角度探討語法化的過程和機制,還應該揭示歷史演變中所涉及的功能因素,從社會學和功能觀的角度全面的研究語法化,唯此方能更深入的探討語言發展演變的動因、機制和規律。

    作者:周玉珍 陳 穎

    【參考文獻】


    [1] 石毓智.現代漢語變化的動因和機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2] 王葆華.漢語語法化研究的新嘗試.外國語,2003.
    [3] 孫朝奮.漢語發展史上的詞序變化及其語法化.史丹福大學出版社,1996.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