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715|回覆: 0

[漢語言文學] 經典文言文是中華文化瑰寶

[複製鏈接]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0-7-15 14:3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西安晚報
關於今年高考,一篇題為【今年有位古文奇才】的文章引起關注。『這位高考作文通篇用文言文寫成,自如運用大量古字的考生到底是誰?記者昨天採訪了作文閱卷組組長何永康教授,他對這位考生表示高度讚揚,「相當難得,前途無量,以他現在的文化修養完全可以被破格錄取」,而語文基礎知識閱卷組組長、古典文獻學專家吳新江也表示在看了這篇「奇文」後,自己光對字詞的注釋就寫了4頁。但由於考卷仍處於加密狀態,閱卷老師也不知這位考生到底姓甚名誰。』(2010年6月23日【揚子晚報】) 
學生在高考中用文言文寫作文,不僅難倒了閱卷老師,就連閱卷老師請來幫助閱卷的專家,依然不能全懂,查資料注釋了4頁之多。這啟示我們,加強年輕人閱讀古典文言文能力的培養,傳承傳統文化,成了迫在眉睫的事。
許多大作家,都是喜歡閱讀古典文言文的,從中汲取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內化為自己的東西,為我所用,加深自己文章的內涵。像當代著名作家賈平凹的文言文造詣就頗深,他善於把一些古雅古樸、韻味十足、文氣瀰漫的詞句運用在自己的作品中,讓自己的作品呈現出厚重古樸的古典文學的特質、風格和氣質,說白話也古意盎然,用字不多而境界崇高、韻味綿長,一些對字句、四字句,長句與短句錯落有致,自然地產生了一種行雲流水般的韻感,讀來朗朗上口,別有一番動人心扉的韻味,自然而不生硬。對古典文言文的傳承與汲取,是賈平凹先生成為當代名家的重要因素之一,也讓他的散文具有了有口皆碑的經典性。
古典文言文,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中流傳下來,經過大浪淘沙,實在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其文體特徵也具有了京劇、水彩畫等其它傳統文化一樣鮮明的表現形式和永不衰敗的獨特性。【散文】的原主編賈寶泉在【散文拈花靈】一書中講:『我所喜歡的散文應當像宇宙那樣和諧而有序,我們的宇宙是和諧的,有序的,它在寂靜中運動着,無言的寂寥里處處宣示着力。我們的散文,也應當是和諧的,運動的,字數雖少,卻如同望遠鏡里的天空,雖然鏡筒規定了邊際,我們卻通過那被限定的視野真實地望見了無垠;宇宙中的每一顆星,都不是可有可無的,它們無論大小遠近,都是力的平衡砝碼。』古典文言文正是如宇宙那樣和諧而有序,在望遠鏡的鏡筒里演繹出了宇宙的無垠,以有限達無限,用有限的詞句表達出無窮無盡的內涵和意蘊。文言文的規則和韻律並不像有些人認為的是一種束手腳的障礙,它恰恰成就了文言文的不朽。難怪賈寶泉先生感嘆地說,古典文言文是不朽的文字,而現代文僅僅是一種文字的排列組合。古典文言文之所以不朽,還在於他依託於古人俯仰天地,觀宇宙之浩瀚,天人合一,物我合一,在人文情懷中,『久久蓄養浩然氣,始有筆下風雷生』,應感而發,達到了人、心、手、筆、字、詞、句和全文的整體氣韻相互貫通為一體,文氣酣暢淋漓而讀來讓人盪氣迴腸。有些現代文就沒有很好地繼承古典文言文的這一特質,僅僅是一種文字遊戲般的排列組合,談不上進入了高貴博大的人文境界。繼承傳統文言文,是創作必不可少的一種修養,賈寶泉先生說:『我們正是從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從當代五光十色的生活中掘取瑰寶,我們所做的事,就是讓歷史同未來攜手。』賈寶泉還說:『作家創作從來不是純粹意義上的個體勞動,如果不飽經滄桑,如果不經歷特殊的有意義的生活,如果不能陪同歷史上孤苦的救難者一同受罪,那麼,就沒有值得記錄下來的作品;而飽經滄桑,經歷特殊的有意義的生活,同歷史上偉大的亡靈一同受苦,這已說明別人參與了你的創造。』賈寶泉還說:『如果你希望你的作品氣勢恢宏,請去讀古文;如果你希望你的作品思想深刻,請去讀古文;如果你希望你的作品文字精簡,請去讀古文;如果你希望你的作品長壽,請去讀古文。人慾長壽不能向孩子請教,只能就教於老人,散文欲長壽也須研究古文,向之求解。有些古文歷經數十世紀風雨貫通不同時代依然健在,這個事實本身就是答案。優秀古典散文提醒我們,貧氣不是幽默,浮躁不等於創作激情,媚俗不等於深入淺出,似通非通不等於句法革新。』
尤其值得深思的是,古人曾以崇高的情懷,靜觀宇宙萬物,問天問地問靈魂,無所不思,思想的累累碩果堪稱奇蹟,甚至可以說以古典文言文寫就的作品中所承載的所思所想,也影響到現代的一些大科學家的思考。傳說偉人毛澤東也曾向造原子彈的專家們談起過古籍中的一些思想,供其參考。可見古典文言文中有多少令人稱奇,堪稱奇思妙想的成果,可以代代受益無窮。現代西方的成功學中,提出超強記憶就是要把心相顯現出來,殊不知中國的老祖宗僅僅以一個『想』字就表明古人早已想到了這些,『想』由『心』和『相』組成,就是要把『心』中所想的『相』呈現出來,化為視覺形象,如放電影一樣一幕幕清晰起來。『思』就是在『心』里種『田』……舉不勝舉,中國的優秀古文化是超前的,是永恆的,是值得終生研習的。(張紅華)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