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北京晚報 針對目前大量英文字母鑲嵌漢字之中的現象,中國翻譯協會14日在北京舉行『規範外來語譯名創造和諧語言環境』媒體、學者座談會。有學者認為,漢語是中華文化的基石,它關乎文化認同,民族認同,關乎國家統一。因此建議國家應儘快採取有力措施制止漢英混雜現象的蔓延,維護漢語的純潔性。
我覺得,在世界一體化進程不斷加快的情況下,出現『漢英混雜』是世界潮流發展所致,制止『漢英混雜』實際上是文化上的固步自封。其實,如今的『洋為中用』,是不得已,更是一種語言文化生存、發展之必然。
中國人熱愛母語,唯漢語為尊,這些都可以理解,但絕不能因此便『夜郎自大』。外語不是洪水猛獸,『漢英混雜』自然也不是語言怪胎。說到『漢語關乎國家統一』及語言在『統一』上的作用,可以看看我們的寶島台灣。台灣現在仍用繁體字,和大陸相比,台灣在傳承古老的中華文明上比我們無疑更靠近。但放眼台灣政壇,能講一口流利英語的政治人物大有人在,他們嚴重的『漢英混雜』甚至『以英代漢』卻並沒有造成文化上的不認同,民族上的不認同。
可見,『漢英混雜』並不可怕。語言的流行是實踐不斷檢驗、反覆淘汰的結果。好用的咋樣都不會被遺棄;不好用的,被淘汰也是客觀必然。就像有人說再見,有人說拜拜(Bye-bye)一樣,蘿蔔白菜各有所愛,並不影響彼此間的真誠交流。因此,對『漢英混雜』現象我們不妨多些包容!
作者:陳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