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430|回覆: 0

[醫藥臨床] 胃樂膠囊

[複製連結]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12-6-23 00:1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來源: 中醫藥報
  李英傑,男,1939年生,1967年畢業於北京中醫學院,現爲河北省衡水市中醫院主任醫師,全國第三、四批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河北省首屆名中醫。從事臨床四十餘年,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擅長治療脾胃病及疑難雜症。現將李英傑主任醫師的經驗方胃樂膠囊介紹如下:
  組成黃連6克,蒲公英30克,白花蛇舌草10克,白芍30克,元胡15克,甘松10克,佛手10克,吳茱萸3克,炒白朮15克,麥芽12克,谷芽12克,法半夏10克,三七3克,海螵蛸20克,炙甘草6克。
  功效清膽柔肝,消食和胃。
  用法每日1劑,水煎,早晚2次分服。
  方解方中黃連、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爲君藥,清膽火,除膽胃鬱熱,正如【甲乙經】所說:『邪在膽,逆在胃,膽汁泄則口苦,胃氣泄則嘔苦汁。』白芍柔肝養陰,元胡、甘松行氣止痛,共爲臣藥。吳茱萸、佛手、炒白朮、麥芽、谷芽、法半夏、三七、海螵蛸爲佐藥,吳茱萸味辛而苦,性燥熱,反佐黃連之寒,且入肝降逆,調和肝胃;佛手、炒白朮健脾理氣;法半夏、麥芽、谷芽燥濕化痰、消食和胃;三七活血止血、定痛;海螵蛸制酸斂津。炙甘草爲使調和諸藥。諸藥同用共奏清膽柔肝、消食和胃之功效。
  綜上配伍,膽胃鬱熱同清,疏肝、健脾同用,養陰與行氣止痛同顧,使肝氣鬱結、膽火熾盛、膽汁上逆於胃所致的膽胃不和證之燒心、泛酸、嘔惡、胃脘隱痛症狀相應而解。
  主治用於膽汁返流性胃炎、消化性潰瘍、功能性消化不良屬膽胃不和、膽胃鬱熱者。症見:燒心、泛酸、嘔惡、胃脘隱痛、呃逆、胃脘痞滿、舌質暗紅、苔黃、脈弦。
  臨床應用呃逆明顯加旋覆花、代赭石、鬱金行氣降逆;兩脅肋脹滿加柴胡、川楝子、佛手、青皮、陳皮疏肝理氣;嘔惡者加陳皮、生薑、竹茹和胃止嘔;燒心、泛酸較重加浙貝、煅瓦楞以制胃酸。(劉銀鴻整理)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