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481|回覆: 0

[古代科技] 古代航海:"馬緯度"和"貿易風"(2)

[複製連結]
夏知 發表於 2012-8-6 22:2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中國基礎教育網
原來,這是由於地球各地區受到的光熱不同造成的。在終年炎熱的赤道地區,大氣受熱膨脹上升。這樣在赤道上空聚積的空氣越來越多,形成高氣壓,於是開始向南北兩個方向分流。在赤道上空分流的空氣,在地轉偏向力的影響下,北半球南風右偏、南半球北風左偏。當空氣運行到南北緯30°附近高空時,不能繼續前進,產生下沉氣流,致使近地面氣壓增高,形成副熱帶高氣壓帶,由於沒有水平方向運動的空氣,形成無風帶,這就是『馬緯度』的秘密所在。其實,不僅僅是『馬緯度』無風,在赤道海區、南北緯60°海區都是無風帶。


    既然有無風帶,那就會有風帶。那麼,風帶又是怎樣形成的呢?我們知道,空氣流動總是由高壓流向低壓,所以在低空的氣流,副熱帶高氣壓帶的一部分氣流又流回赤道,以補充赤道低空源源不斷的上升氣流。按理講,這種低空的風在北半球應是北風,南半球應是南風,但是又由於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北半球的北風偏轉成爲東北風,南半球的南風偏轉成東南風。這種風的方向少變,一向很守『信用』,常年吹著一個方向。因此,海員們稱之爲『信風』。在這一帶海島上的樹,被定向風吹得像掃帚一樣,形成一種絕妙的風向標。


    古代的航海家和商人,在多年的航海生涯中,逐漸掌握了這個規律。他們在信風的幫助下,往來於大西洋和太平洋,同各大洲進行貿易往來,因此,這種信風又有『貿易風』之稱。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