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481|回覆: 0

[論史] 1433年後的中國:"南海"得失的偶然與必然(1)

[複製連結]
酒滿茶半 發表於 2012-8-8 19:1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鳳凰網
南海 南海

    南海再次成爲焦點。

    這塊350萬平方公里的藍水,必須放在更廣闊的地域環境和更遼遠的歷史背景下來打量,其中中國的角色,才更爲清晰。

    如果從長時段歷史的角度來看待這一問題,則南海的種種問題,不是一時一地之爭,也非一船一兵之爭,而是中國500年來對待海洋的態度和海洋政策的累積性延續,這期間既有種種錯失的機遇,也有勉勵而爲的努力。

    毫無疑問,自唐宋中國航海技術大發展以來,中國是南海區域最重要的海上勢力,中國商船頻繁往來於南海各個港口。作爲南海出入印度洋的咽喉--馬六甲,也在中國掌控之中。但自1511年葡萄牙人攻陷馬六甲之後,西方人紛至沓來,而這一過程,又恰好與中國主動放棄遠洋,採取保守的\"海禁\"政策的時間段相吻合。\"西進東退\"不僅僅反映在貿易方面,更在於對南海控制力的消長。在此期間,民間勢力曾經歷過巨大的反彈,盛極一時的東南沿海海盜的主力,即是由閩浙兩省不顧禁令,努力下海的漁民構成。而飄零在南海周邊區域的華人移民,更憑藉其吃苦耐勞的本性,創造出輝煌的成就。

    但這種失去國家支持的民間努力,無論如何也無法抗衡以工業化爲支撐的西方海貿體系。荷蘭東印度公司和英國東印度公司即是其最典型的代表,這種以國家力量爲支持,以壟斷利益爲導向,以商業貿易爲手段,以武裝拓殖爲輔助的大型商貿公司,輕而易舉地擊垮了東亞海域的各種農耕勢力,一度主導了南海區域數百年間的歷史走向。

    在一個習慣了農耕的國家裡,海洋總是處於從屬,處於邊緣的地位,萬裏海疆是阻礙,是隔閡,還是對外部世界侵擾的自我保護。但這一情勢自整個世界轉入海洋時代而一舉扭轉。海洋日漸由邊緣走向中心,晚清歷史的種種陣痛,無不是伴隨著西人自海而來的歷程。可以說,重新發現或認識南海,是近代中國最大的轉變之一,當\"海防\",\"海軍\",\"海權\"成爲這個農耕國家頻頻運用的詞彙時,南海才具有了現代的意義。

    從這一點講,發現南海就具有了雙重意義,一層是地理發現,一層是觀念發現。這種發現,至今仍在延續。

    1433年:南中國海的拐點

    如果說南海對於宋元而言,是商貿之海、利益之海的話,那麼,對於明初而言,則是禮儀之海、朝貢之海。兩種完全不同的態度,代表了南海不同的走向。

文/國家歷史記者 杜興

    公元1433年,也就是宣德八年,正月上元節,北京西苑照例舉辦燈會,明宣宗朱瞻基帶著皇后和太子陪太后親臨,文武群臣及外國駐京使節也前往觀看,一個叫楊士奇的大學士還獻上了十首頌德詩。

    這一年是個平淡的年份。雖然河南、山東、山西等地開春少雨,但很快得到官倉賑濟。貴州和廣西的兩支\"亂蠻\",在五六月間被官兵輕而易舉地平定。中央政府差人到黑龍江口的奴兒干都司重修永寧寺碑,再次確立疆界。爲了提高統治效率,八月,朝廷一舉裁汰了77個冗餘的京官,並考察本科、前兩科進士及一些外省官員,\"拔其優秀者備用\"。明初嘗試向地方派出巡撫,其職責也在這一年有了較爲明確的規定。朝廷重審並赦免了五千多個囚犯。\"宣德通寶\"開始鑄造。皇帝下令維修了京城那座五十米高的白色佛塔。已被傳抄多時的【剪燈余話】在該年有了首個刻本,這部講述世俗婚戀及人鬼愛情的短篇故事集,影響了包括【聊齋】在內的一批最能體現明朝市民文化的通俗小說。

    凡此種種,無不顯示中華帝國的富強和活力。這一年,朝廷一次就向景德鎮御窯廠下達了四十多萬件的燒制任務,其中的大多數瓷器,是使用了從南洋引進的\"蘇青\"、\"勃泥\"等色料而更加翠爽的青花瓷,它們代表當時世界上最精湛的工藝,也是海洋貿易市場最緊俏的商品。

    是的,海洋--如果選取更長遠的時空背景考量1433年,一些與海洋有關的事情,卻使繁榮延續的明朝有了另外一副面孔。比如鄭和之死。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