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方教育 论文摘 要:语言接触在语言演变中起着重要作用。自“五四”以来,在语言接触中汉语受到印欧语尤其是英语的影响,出现了大量的欧化长句。就定语长句而言,现代汉语中“的”字堆叠的定语长句、破折号插入的定语从句等等,均是受英语语法的影响形成的,英语语法在汉语中的使用,还有待规范。
一、引言
不同国家、不同文化间的联系、交往、接触,必然有语言的接触,而语言长时间的密切接触必然导致一定程度上的语言变化。自17世纪始,尤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西学东渐,印欧语言特别是英语的影响日益扩大,其对汉语的影响不仅表现在词汇上,而且在词法和句法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冲击传统汉语语法规范的语言变异现象。所谓欧化现象,就是以印欧语言文化为参照系,并吸纳其某些特征的语言演变倾向。王力(2000:335)认为,“所谓欧化,大致就是英化,因为中国人懂英语的比懂法德意西等语言的人多得多,拿英语研究是更有趣的事。”贺阳(2004:83)指出,“这一概念既指汉语中以印欧语言为摹本,通过模仿而产生的新兴语言成分和句法格式,也指汉语中原本处于萌芽或休眠状态的语法形式由于印欧语言影响的推动和刺激而得到迅速发展的现象。”“欧化的语法可以说是没有限制的……我们不敢说现在欧化已经到了止境”。汉语的发展确实如此,欧化已经渗透到现代汉语的各个层面,但汉语欧化主要体现在现代汉语书面语上。
二、汉语与印欧语在语构文化上的差异
语构文化是指词、词组、句子和话语篇章的构造所体现的文化特点,反映了民族的心理模式和思维方式。汉语是孤立语,它的最大特点就是缺乏词形变化。它主要由语义和次序来表达意义。汉语遵照一定的结构规则,在上下文中只要语义搭配合乎事理,就可以合在一起组成句子。汉语的分句结合成复句也很灵活,中间常常不加连词。比如:“明天有雨,出不去了。”在强调意合的句子中,关联词语大量省略,很多成分如主语、修饰语、中心词甚至动词也都可省略。而印欧语系语言如英语等屈折语,有着丰富的形态变化。其结构特征以外部形式标志来表明语句中的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它是形合的语言,句中的词语和分句通过介词、连词等形式标志来连接。这种“结构型”语言,通常一个完整的句法结构就表示一个完整的句子。王力就说过,“西洋人做文章是把语言化零为整,中国人做文章几乎可以说是化整为零。”。朱光潜认为“中文以简练直接见长,西文以繁复绵密见长。”因而朱先生说,“西文长句所包含的意思用中文来表达,往往需要几个单句才行。”
三、欧化长句
汉语和印欧语生成词句的方式不同。随着民族关系和语言间的相互影响的进一步发展,语言系统内部发生在音位、音节构造、构词规则乃至句法规则各个层面上的借用是必然的,但同时也应多层面地考虑汉语欧化的程度及借用的方式。
一方面,重意合的汉语在表达逻辑严密的思想方面,较之重形合的英语,欧化确实能使语言显得更加精密、准确、逻辑性更强。“五四”运动以来,汉语欧化成了对白话文革新的有效途径。连接词在汉语的使用由自然到必然,是一种明显的、普遍的欧化现象,“所谓连词的欧化者,就是由随便变为必须,如此而已”。从下面的这些译文实例可以看出英语结构连词对汉语的影响。
(1)Despite scientific assurances that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GMOs)are safe for human consumption,and a ruling by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against national import bans in the European Union,many Europeans have yet to touch or taste them.①
尽管转基因作物(GMO)对人类食用消费是安全的在科学上已得到保证,而且世界贸易组织已有关于反对欧盟官方明令禁止这种作物进口的裁定,可是许多欧洲人仍然不去接触或品尝它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