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華網論壇 總的來說,除了個別一些實期,在200多年裡,廠衛是忠實履行了自己的職責,也保證了明朝政府的順利運行,就連魏忠賢都要搞一搞『反腐風暴』來裝裝樣子。但這一切在崇禎執政之後被打亂了,崇禎搞垮魏忠賢,可以,但他不該同時搞垮廠衛,就如同檢察院院長和反貪局局長也貪污了,懲辦他們,但不能取消檢察院和反貪局。崇禎搞垮魏忠賢后,極大縮減了廠衛權力和職責,錦衣衛幾乎退化成了皇帝的保鏢,東廠更是幾乎荒蕪,於是皇帝控制不了百官集團了,舉報有人給權貴送了禮,文官集團一去查,一般就成了『查無此事』,如有人舉報袁崇煥送錢龍錫的禮一樣,如果是錦衛衣去查會怎麼樣,天知道?這可是實名舉報,舉報人又不是瘋子,沒有證據怎麼會去得罪那個權力比曾經的宰相還大的內閣首輔錢龍錫。實際上,廠衛的失勢,崇禎就已經失去了對官僚集團的控制權,自己的方針實行不下去,對此,他以不斷更換首輔的方法試圖擺脫困竟,但是,立場決定行動(應該說是集團利益決定代表人的行爲),原來聽話的官員,一放到內閣首輔上就不是那麼回事了,於是崇禎不斷更換首輔的行爲最後必然是以失敗告終,實際上原因就是廠衛失去了自己的職權。沒有了耳目和手腳的皇權根本無法控制百官。於是百官成了經商集團代言人,最富的人不用交稅或繳很少的稅,最窮的農民反倒要負擔全國的主要稅收,於是,明朝的財政破產了。那樣政治破產也不遠了。 政府失去權威。以衛青大將軍驚天動地的戰功,之讓匈奴膽戰心驚之神威,倘不敢私下處決一個違紀的部將,一個小小的袁崇煥,竟然敢假傳聖旨殺害擁有尚方寶劍的朝庭節將毛文龍,並且不受處罰,其實已經說事實上說明,朝庭已經逐步對軍事將領失去了控制,失去了權威。有人說殺了毛文龍去了滿清的心腹之患,幫了滿清大忙。實際上,這還是次要的,更重了的是這是一次完全嚴重違法亂紀的,蔑視朝廷權威的行爲,此事帶了一個很壞的頭,使得明朝軍隊走了集團化,軍閥化的道路,之後的關寧軍在京城遭到後金侵犯的時候臨陣脫逃,左良玉部前不聽楊督師指揮,後公然發動叛亂完全起因於此。殺毛文龍軍事上損害,如果出個優秀的軍事家還可以補救,但對明朝法治和朝庭權威造成的損害,卻是明初劉徐重生也無法補救。
最後,崇禎回首,說『百官誤朕。』實是不懂管理學的結果,他一舉取消了國家安全局、國家內務部、國家監察局和反貪局,形成的官僚集團完全失去制約,自己無力控制,國家怎麼會不亡。所以,崇禎是明朝最節儉最勤政的皇帝,卻成了一個亡國之君,實在是因爲他完全不通管理學的基本要求,管理能力太低之故。
下智治事,上智治人,睿智治法。朱元璋是睿智,天啟是上智,崇禎不幸是下智。
ps:在科舉制度下形成的文官集團是十分可怕的。特別是在勛臣、武官被完全壓制的情形下,文官獨大就成爲必然。
明朝的解決方法是用廠衛,用廠衛來制衡文官集團。清朝的方法是用滿蒙親貴集團凌駕於文官之上。
其實更大的問題不是文官而是士紳。內閣也好、進士也好、侍衛也好,只要這些人是來自士紳階層,那什麼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根本無法做到。即使經過了清初那樣大規模的清算士紳,滿清推行這些政策還是經歷了極大的阻力,雍正被罵到狗血。
明末的這一死局一直到近代還存在。
滿清入關後,在對士紳階層進行大規模清算的基礎上實行了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等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建立了國家與社會的平衡。可是清代發展到後期,滿清與逐漸失去對士紳階層的壓制,特別是到鴉片戰後滿清對地方的控制大爲消弱,於是士紳又成爲一個失去制約完全墮落的獨占階層,然後發展成爲民國時期的土豪劣紳。
大革命時期,KMT意識到豪紳階層的問題,提出打倒土豪劣紳的口號,結果大革命失敗后土豪劣紳們反攻倒算,常凱申的南京政府就這樣依靠土豪劣紳階層建立起來。然後常凱申也面臨同樣一局死棋,KMT不是不知道要搞土改,打倒土豪劣紳的口號本身就是KMT提出來的,但在依靠土豪劣紳爲政權基礎的前提下根本無法搞土改,幾次土改都無疾而終。結果最終被推翻,依靠農民徹底清算了這位豪紳階層。
可是常公去了台灣後沒了大陸的問題,常公在台灣,有如滿清之入關後滿人之於漢人士紳,於是常公在台灣也搞起土改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