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聯合早報
本月中旬,一本中國大陸雜誌以『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作爲封面故事,立刻引來台灣媒體的廣泛報導,接著網絡上也出現各式各樣的貼文。總的來說,大家都認爲報導的內容是個事實,所言不假,所以評論多以正面、肯定的意見爲主,說台灣是大陸的一面鏡子。看了之後讓許多台灣民眾感到神清氣爽,有些人可能走路都要有風了。
媒體的報導確實不假,至少筆者所接觸過的各國使領館、代表處及國際媒體人員在調離台灣,或重返台灣工作的歡送及歡迎酒會上,最常聽到的就是,除了中華美食之外,最讓他們念念難忘的是台灣民眾的熱忱與坦率、勤勉、善良,他們結交了許多朋友,認爲這是一個正常、安全、讓人能夠寬心的地方,在台灣的工作經驗給大家留下美好的回憶。日前訪台的美國前駐華大使洪博培也提及當年在台的美好經驗,而美國、瑞典、荷蘭等國駐台代表退休後決定長住台灣也都是個例子。
保留了中華文明美好元素
除了所謂的達官貴人或知名人士之外,凡是到過台灣的訪客,尤其是中國大陸和新、馬、泰、香港的華人及日本等地的民眾,由於語言、文化的相似性,更是對台灣社會的祥和,民眾的樂於助人,舒適休閒的氛圍,誠信的感覺都有相當正面的評價。大家多半覺得,相較於中國大陸,台灣的硬體建設未必比得上中國大陸的北京、上海,但正由於過去沒有太多政治運動,透過中華文化復興,台灣反而保留了中華文明的美好元素,台灣民眾的人文素養、民主發展及多元創新、包容並蓄反而讓大家感到驚艷。
舉例來說,近年來有不少中國大陸的學生赴台求學,雖說他們對於國家統一、反對台獨仍有堅持,但也多少受到一些潛移默化的影響,對中華民國的存在也有相當的認同。有位學生說,小時候非常痛恨蔣介石的統治,如今卻是更恨蔣介石,但恨的卻是他當年剿匪不力;另外一位學生則舉例,說明其家人來台探望,在花東地區問路時受到不相識的小店主人協助,店東居然主動把相關旅遊訊息列印出來,送給她們的美好經驗。這種台灣民眾出自內心的協助當然讓人津津樂道。
同時,網絡上近期另有一篇文章也提到台灣人的驕傲,說是和各國比較,台灣有許多優點:如全民健保、很低的所得稅、便宜的水、電、瓦斯(即煤氣)、電信費用、相對便宜的百貨和食物(只有汽車、電訊、電器類較貴)、垃圾不落地,幾乎每天可以倒垃圾、除了台北市,不算擁擠的交通,尚稱良好的治安、真正便利的『便利商店』等等。其結論是這些都是台灣人該要珍惜的福氣,當全球都在羨慕台灣時,台灣人不要再唱衰自己。所言都是生活層面的事情,但廣度、深度有限。
其實,即使這些讚美大部分都是事實,台灣可以不必妄自菲薄之外,但也不妨自我檢討一下,台灣受人的讚美有可能以下幾個原因:一是人家遠來是客,總要表現一些禮數,總不好對主人說三道四地胡亂批評一通;二是距離創造美感,就像朱光潛在【談美】一書中所說,對於沒有實用價值的人或事與物,外人總是比較容易產生美感;三是觀光客走馬看花,事不關己,沒有利害關係,當然更是容易看到或放大一些優點;四是許多人對中國大陸政府某些不滿的投射和對民國的移情作用。
換句話說,即使台灣確實是個寶島,一般人民相當善良,但就像有位網友質疑,『台灣就真的什麼都好麼?已經變成烏托邦了麼?』一名自稱在台灣住過半年的大陸網友指出,台灣也不是啥都好,經濟發展不斷衰退,『人民心態普遍島國小民、不夠寬廣,也就是小家子氣』。
到底是誰讓台灣停止轉動
同樣的,最近也有人質疑,到底是誰讓台灣停止轉動,但世界可不會停下來等待台灣,台灣早已落在亞洲四小龍之末,甚至預言似地指出,台灣五到十年內將菲律賓化,屆時台灣的勞動力除基本服務業外,幾乎全數移往大陸,而在大陸的台灣勞工有大多數將在陸資企業工作,台商將急遽減少。什麼工業都反對,就什麼工業也沒有,而造成此一結果的主因是缺乏國際視野的人民, 沒有水準的選民造就沒有水準的政黨,沒有根的代工產業難道會是台灣的希望?MIT(Made in Taiwan,即『台灣製造』)的品牌在哪裡? 台灣人除了大陸,還有哪裡可去?說的多半也是事實。
具體地說,台灣民眾對人的友善其實有許多時候還有對象之分、人種之別,其中尤以對歐、美、日本居首,而且至少到目前爲止,台灣在法律上對外籍新娘、大陸配偶、外籍勞工、台生、陸生還有一些岐視性的規定。台灣民眾有太多的自以爲是,政客、媒體、名嘴更有太多的算計,常常爲了反對而反對,深度不夠,譁眾取寵,遇事動輒出自膚淺的情緒反應,凡事一碰到中國就統戰陰謀及惡意打壓,最近發生的美牛爭議、林益世案、反對麥當勞兒童中途之家、謊稱廣島、長崎原爆事件都一再凸顯出部分台灣民眾無知無理及理盲濫情的一面。
最後,筆者要強調的是,任何一個社會都有好人壞人,有好的一面也有不足之處,只看好的不講壞的,或反其道行之都不是一個健康的態度。台灣人民固然有其善良的一面,但社會也有明顯不足之處,只曉得誇大自己的優點,看不到別人的長處,不知道當前世局已然發生重大變化,再不迎頭趕上,再繼續內耗,空有善良的人民與民主的政治並不能保障台灣的安全與發展,更不要說是解決台灣當前所面臨的艱巨挑戰。台灣的未來還是有讓人擔心的一面。
作者是台灣中國文化大學中山研究所教授 【聯合早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