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聯合早報
近期,韓國傳媒在極力宣揚一個嶄新的概念――『20-50俱樂部』,宣稱韓國即將成爲該俱樂部第7個成員國,也就是 『全球第7個發達國家』。韓國不僅從新興國家中脫穎而出,而且躋身『已開發大國』行列了。
世界上衡量國家大小、經濟規模或國家強弱的標準,早期有著名的OECD(『經合組織』,或 『20富裕國家俱樂部』)、『亞洲四小龍』等等,後期有G20、G8、BRICs(金磚四國)等等,就是沒有韓國人津津樂道的 『20-50 俱樂部』這個組織。它是否是個量身訂造的新招牌,一個虛擬的組織呢?
上網翻查,除了韓國傳媒,就是只有韓國官方或民營研究所新貼上去的資料而已,還沒有其他中立的報告。也許,它原本就是個象徵性稱號,一個世界衡量標準,一種現象而已,過去和現在都沒有實質存在的組織。但對當事人的韓國肯定是個榮譽和極大的鼓勵,對羨慕它的中小型國家則只有鞭策作用,並無實際效應,因爲要將總人口擴張到5000萬以上,這也不是一般國家追求的目標和理想,甚至連韓國『總人口5000萬』也是偶然的結果。何況,設定國家最佳規模必須是『人口5000萬』,既跟發展世界自由貿易的概念相衝突,也跟建設世界國家的理想相矛盾,如此一個沒有前瞻性和競爭力的俱樂部, 它的存在與否是不會受到世界重視的。
所謂『20-50俱樂部』,就是指這個國家的人均收入(GDP per capita)已達到2萬美元(20K)和總人必須達到5000萬(50K)。在當前國際社會,人均收入2萬美元是長期衡量一個國家,是否已進入發達國家行列的收入標準,而人口5000萬則是劃分人口強國和小國的另一標準。人口突破5000萬,意味著已擁有內需市場擴大和長期經濟增長的動力基礎,符合今後經濟持續發展的需求,但卻不是必須的條件。北歐或一些小國寡民的城市國家,人均收入可以輕易超過2萬美元,人口則總達不到這個規模,這個國家不能進入『20-50俱樂部』,卻不能說這個國家永遠都不會『發達』。
韓國的經濟發展,不僅已從當年的『亞洲四小龍』再脫穎而出,而且開始挑戰日本和美國等一流國家,躋身發達國家之林,這是個有目共睹的事實。難怪韓國主要報章,如【朝鮮日報】要聯手韓國樂金(LG)經濟研究院,共同發表研究報告,宣稱韓國今年6月將晉升爲世界第7的發達國家。
雖然,這與當前的國際金融不安、世界經濟萎靡不振狀態格格不入,特別是歐債危機又將引發世界金融危機之際,如此爲近年韓國的經濟成長歡呼,不僅更突出韓國的成就,還可提醒世界:這個在十幾年前,曾經遭遇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嚴重挫折,GDP 急降6.7%,投資激減,失業激增,國家瀕臨破產邊緣的韓國,卻由於能夠徹底反思,推動經濟變革的結果,韓國的人均國民所得再度飛速成長。據統計,1970年人均收入才255美元的韓國,去年已激增至2萬2489美元,增長了88倍,簡直可稱爲『奇蹟』。韓國除了發展現代工業、各種新型產業,包括文創產業、娛樂事業等等,還積極擴展對外貿易,成爲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最多的國家。是這些努力不僅是使韓國東山再起,而且躋身『發達國家之林』的。
人口5000萬非最佳標準
人均收入超過2萬美元,無疑是衡量一個國家發達程度的適當標準。而事實上,一個國家的人均收入達到2萬美元,在當今國際社會並不稀奇。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統計,2011年人均收入達到2萬美元以上的國家或地區,總數就有45個。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卡達爾,第三是新加坡,第五是汶萊,第24是日本、第25才是韓國。其中,幅員小,人口少的國家卻占大多數,而地理概念上的真正大國,如俄羅斯則排名53、巴西75、中國92、印度129。因此國家規模的大小,並不能就此表示這個國家的強或弱。
根據人均收入劃分國家的發展程度,不僅是統計學上所需,也是衡量發展程度的標準。但 『20-50俱樂部』的概念,雖然不是韓國的發明,卻明顯是韓國的發現。因爲,按照『20-50俱樂部』的概念,可以證明韓國已經是世界第七個躋身『強國之林』的國家了。再根據它們『加入』俱樂部的先後程序,第一名是日本(1987年),第二名是美國(1988年),第三名法國(1990年),第四名義大利(1990年),第五名德國(1991年),第六名英國(1996年),第七名韓國(2012年)。韓國還可以引以爲傲地說,它是時隔16年出現的新成員,二戰後新生國家中唯一有資格進入『20-50俱樂部』的新興國家。
【朝鮮日報】接連發表 『韓國躋身世界第七強國』的報導,還說『有人羨慕,有人嫉妒』。韓國金融研究院院長尹暢賢則表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獨立的國家中,韓國是唯一進入20-50俱樂部的國家。【東亞日報】社論則說,韓國進入20-50俱樂部是發出進入先進強國的信號,現在韓國的GDP爲世界第15位,出口額世界第7位,雖然一些城市國家人均GDP比韓國高,但稱不上強國,而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則因人口不夠根本不可能進入』20-50俱樂部『。
人口超越朝鮮是另一勝利
【中央日報】則強調,韓國進入『人口5000萬的時代』具有特殊意義。因爲,『人口規模不僅是衡量國家實力的尺度,也是支撐內需保證內需持續增長的基本要素。在這一點上,人口5000萬人時代的啟幕可以說是國家的大喜事。
直到80年代初,韓朝總人口5000萬,還是韓朝統一的目標,而『5000萬民族』更是韓國響徹雲霄的政治口號。從1925年的韓國人口1952萬,到1967年的3000萬,到1983年的4000萬,基於政治、經濟、軍事等理由,韓國一貫重視人口問題的解決,如今似乎已經如願以償了。,
但根據韓國統計廳2006年發布的【將來人口預測】,韓國原本不會有進入5000萬人口的時代。當時的推測是,人口在2018年將達到4930萬的頂點,然後開始走下坡路。但後來外國人口的大量流入,卻給了人口超過5000萬『作出了不小的貢獻』。
韓國人口進入5000萬人的時代,原來是包括『在韓外國人』。據韓國【中央日報】報導,在2005年之前,韓國是人口純流出國,但從2006年開始轉變爲純流入國,之後進入韓國的外國人數每年都在增加。韓國有超過10萬的所謂『結婚移民』,再有是填補勞動力不足流入韓國的外國人,但實際人數有多少,韓國當局似乎不願公開。
筆者只知道,1992年有6萬餘外國人居住在韓國,而去年人數突然增加到98萬人。但另一方面,韓國的人口老化問題原本嚴重,而老年人的生活貧困問題(韓國老年人貧困率爲45%,而OECD的平均值僅爲13.3%),出生率持續在下降,可生產人口又在減少,這使韓國的中長期經濟成長必然會受到影響。
總人口超過5000萬,不僅是韓國人口問題喜訊,也是經濟持續發展的有力保證,這當然是一件大事。但是,5000萬總人口中,到底有多少是外國人,至今未有確實的數字發表,不僅使人對5000萬人的穩定性存疑,而且也使人對所謂『20-50俱樂部』這一概念的提出產生迷惑。
爲了表揚韓國的經濟成長,讓韓國成爲世界經濟強國之一,把韓國推上『20-50俱樂部』的神壇,也許有些小題大做。因爲人們會問:人均GDP越高越好,但人口是否必須擁有5000萬,就見仁見智了。總括一句,韓國的經濟建設有突破,但未必要成立所謂『20-50俱樂部』。
作者爲前新聞工作者 【聯合早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