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聯合早報
在中國當前的區域經濟板塊中,以上海爲中心的長三角城市群, 以廣州、深圳爲中心的珠三城市群和以北京、天津爲中心的京津冀環渤海灣城市群,用約4%的國土面積產生出約中國三分之一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成爲國內外公認的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三大增長極。但是,隨著目前中國經濟發展進入到新的階段,這三極所在的沿海地區由於受發展規律、出口下降、勞動力上升、資源承載能力下降、產業升級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發展速度出現了明顯下滑。
2011年,三極的龍頭城市北京、上海的GDP增速排名位列全國倒數兩位;深圳在2012年一季度GDP僅增長5.8%,創歷史新低。可以預見,這種趨勢在短時間內將會維持,三極在中國經濟總量中所占的比重會繼續下降。其實,這也並非是一件壞事,它表明中國區域經濟正向協調與均衡化的方向發展。對於幅員遼闊的中國,不能將所有的雞蛋都放在沿海和三極上。而隨著西部大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等一系列國家戰略的實施,客觀上也推動了這些區域的發展。其中一些重點發展地區,目前已經成爲了局部區域的龍頭,從它們中有可能誕生中國經濟第四極。
三代領導人與經濟三極
探尋中國經濟第四極與當前中共十八大即將召開有著密切的關係,已有的發展三極和中國領導人的更替有著關聯性。珠三角崛起的背後有改革開放後第一代領導人鄧小平的助推。他以在南中國海邊畫了一個圈的方式,通過建設深圳這座新城,打造珠三角,也直接吹響了改革開放的號角。長三角地區成爲當前中國經濟最大的一極,與江澤民、朱F基這代領導人大力開發浦東戰略直接相關;而在胡溫主政中國的十年間,通過大力實施建設天津濱海新區的戰略,實現了天津的再度崛起,與北京一同成爲京津冀環渤海灣的龍頭極。現今轉眼十八大即將來臨,中國新一代領導人將會走向前台,按之前的邏輯來看,培育中國經濟第四極的戰略出台有很大的可能性。
當然,在市場經濟建設二十年後的今天,市場日益發揮出舉足輕重的作用,要想成爲中國第四極,除了得到中央政府的支持,還需要依靠市場資源配置以確立自己的優勢。而第四極對目前具有潛力和機會的區域,其吸引力不言而喻。經濟學講究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指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現象),誰成爲新的龍頭,誰獲取的資源便會更多,從而形成良性循環,進一步擴大和鞏固優勢。
從中國目前的區域格局來看,有機會成爲中國第四極的區域主要有以下四個。一是以成都、重慶爲核心的成渝經濟區;二是武漢、長株潭、南昌爲支點的中三角區域;三是以鄭州、洛陽爲核心的小中原經濟區或鄭州、太原、西安爲支點的大中原經濟區;四是瀋陽、大連爲核心的沈大經濟帶。這四個區域能夠入圍角逐中國第四極,主要的原因如下:
四區域都不是沿海區
首先,這四個區域都處於非傳統意義上的沿海地區,其中的大連雖然臨海,但其依舊屬於東北區域範疇。儘管沿海地區還有青島、廈門這樣的有經濟實力的城市或城市群,然而從中國經濟均衡發展的需要出發,不論從中央政府層面還是市場資源配置層面,都會選擇在非沿海區域構築中國經濟第四極,通過龍頭城市群帶動更大區域的發展。這四個區域都符合此標準。
其次,四個區域都符合了中國國家的主體功能區布局要求。作爲未來中國主要領導人之一的現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在本屆政府主管國家發改委的工作中,直接推動了中國主體功能區的規劃。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是要根據不同區域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現有開發密度和發展潛力,統籌謀劃未來人口分布、經濟布局、國土利用和城鎮化格局,將國土空間劃分爲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四類,確定主體功能定位,明確開發方向,控制開發強度,規範開發秩序,完善開發政策,逐步形成人口、經濟、資源環境相協調的空間開發格局。這是一種符合區域經濟區別對待、分類指導的戰略落實,它也會伴隨新一代領導人的上台,在更長的一段時期內指導中國區域發展布局。目前規劃的主體功能區中,除開三極作爲優先開發區外,還提出了十八大重點開發區,這四大區域都位列其中。
再次也是關鍵所在,這四大區域都有著足夠的經濟總量作爲支撐。要想成爲中國經濟第四極,如果沒有足夠的經濟總量做支撐,既不能服眾,也不方便吸納更多的資源流入。已有的發展三極擁有一大明顯的比較優勢,即至少都有兩個城市GDP總量進入全國前十。長三角有排名第一的上海,其2011年GDP已達1.919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排名第六的蘇州,GDP總量達1.05萬億元;排名第八的杭州、排名第九的無錫,GDP總量分別爲7011.8億元、6880.15億元。珠三角有排名三、四的廣州與深圳,GDP分別達1.238萬億元、1.1萬億元;以及剛被擠出前十不久的佛山,其2011年GDP總量也有6600億元。京津冀環渤海灣這一極,也有著排名第二的北京與第五的天津,其GDP分別爲1.60004萬億元、1.1190萬億元。
最後,雙重的國家戰略支撐也是四大區域發展的引擎。目前國家爲了支持各大區域通發展,先後推出各種不同形式的國家戰略。有部分區域甚至配置了雙重的國家戰略,也就意味著這些區域能夠獲得更多的國家政策、資金等各方面的支持,容易得到更好的發展機會。目前這四大區域都擁有兩個以上經濟發展戰略,如成渝經濟區就有西部開發、城鄉統籌、成渝經濟區、兩江新區等;中三角就有中部崛起、兩型社會綜合改革配套試驗區、環鄱陽湖生態經濟圈等;沈大就有瀋陽新型工業化試驗區、遼寧沿海經濟帶、東北振興等戰略。
成渝和中三角角逐第四極
將上面這些要素進行對比,可以較爲容易地得出四大區域中誰最有實力角逐中國經濟第四極。目前看來,最有希望的是成渝經濟區和中三角區域,它們將角逐中國第四極,其中最主要的決定因素是經濟總量。四大區域2011年的GDP分別爲:沈大1.0175萬億元;成渝1.3445萬億元;中三角1.2269萬億元;中原經濟區8778億元,可以顯見,目前成渝經濟區和中三角區域的經濟總量占據強勢地位。其中的大中原經濟區由於距離過於遙遠,難以形成一個核心極;再何況,即使加上洛陽,中原經濟區GDP總量也只有1.1495萬億元,顯得不突出。成渝經濟區和中三角區域中,重慶成爲了中西部地區第一個上萬億的城市,成都和武漢的GDP在2011年分別達到6854.6億元、6756.2億元,成都進入了前十,武漢也將跟進。同時,包括長沙在內的兩大區域核心城市,GDP增速都排在全國的前列,已經成爲擠進全國城市前十名的主要候補對象。可以肯定的是,要想成爲中國經濟第四極,必須有一個龍頭城市進入全國前十,目前成渝經濟區有兩個,中三角區域中武漢大約在今明年或將跨入。
如果單從城市爲支點來看,成渝經濟區的成都與重慶對比武漢、長沙和南昌有著明顯的優勢,但從城市群的角度來看,中三角的城市群的厚度明顯要高過成渝經濟區。如果將長株潭城市群的經濟總量累計一起就達到了8000多億元,按照城市排名可以排進中國的前八名,武漢城市圈同樣如此。而且考慮到重慶這座直轄市有著省級區域的大城市和大農村的特點,其真正的主城區的GDP必定會減少。當然,中三角比起成渝經濟區而言有一個明顯的比較優勢,即區位和交通優勢。儘管成渝這幾年再打造交通綜合樞紐上投入很大精力,取得明顯進展,但由於地形和區位原因,其區位輻射力比較中三角而言依舊偏弱。不過,成渝經濟區的優勢在於其老四川省的基礎,這使得雙方的溝通共融相對比要跨越三個省級行政區的中三角有優勢。
未來中三角和成渝在角逐中國經濟第四極的博弈中,誰能夠真正取得先機,還是要看下面幾個要素的處理是否得當。首先,要看誰能夠更好地踐行好共生崛起的理念,這個第四極必然是一個跨行政區劃的區域集合,誰能夠在這過程中更多地實現共生雙贏,那麼其組合集聚的效果會更強,推動區域發展的動力就越強。
創新機制是關鍵
其次,還要看中央在政策層面的布局,包括這兩大區域領導人的安排。中三角的湖北於十六大有一位政治局委員出任省委書記,成渝的重慶在十七大有一位政治局委員出任市委書記。在當前體制下,領導人的資源和能力往往對一個區域的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隨著十八大的召開,這些區域都會面臨新一輪領導人的調整,而這些新任領導人的能力、資源往往會成爲這兩大區域能否實現快速發展的關鍵,也會成爲競爭中國經濟第四極的重要砝碼。當然,和領導人同樣重要的還有國家層面對區域是否出台新的利好政策。
再次,未來十年中兩大板塊產業的發展趨勢也還有待觀察。目前,兩大板塊的產業各有側重,成渝的資訊科技業、汽車業是主導產業,中三角以汽車、工程機械、鋼鐵爲主導產業。未來十年中,大經濟環境對這種支柱產業的影響會直接關係到這些區域的增長速度,比如2011年,武漢因爲汽車銷售增速大幅回落,直接衝擊到了其工業增加值和GDP增速,爲此武漢特意推出了工業倍增的計劃,以此對沖汽車工業對武漢經濟的影響。
當然,科技進步對於經濟增長的貢獻也是未來的關鍵博弈點。總體而言,這兩個區域的科技轉化生產力的能力都不太強。十一五期間,科研投入占GDP的比重,兩大區域都未完成指標,表明兩者都還需加強在經濟增長中生產率的提高。其實,兩大區域的科研機構和高校在全國都屬於較強的地區,如何更好地實現科技轉化值得探討和思考,因爲要發揮市場作用,創新機制將成爲這兩大區域未來可持續發展,最終坐穩中國經濟第四極的關鍵。
最後,還是要看區域能否抓住在一定時期依舊是中國經濟主動力的工業化和城鎮化,並且必須能夠抓住這兩者的互動,從而誕生出更多的經濟增長的新動力。爲此作爲成渝經濟區重要一極的四川,在省委書記劉奇葆的推動之下,正在加強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兩化互動的作爲。這種兩化互動會在更多的區域內推進,但最後要看互動的質量和協調性。
可以預見,角逐中國經濟第四極的這種競爭必然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管誰在角逐中國經濟第四極勝出,這種競爭對中國經濟發展都是好事,對促進中國區域均衡都是好事。
作者爲中國政經觀察員 【聯合早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