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46|回覆: 0

江蘇考古發掘獲重大發現:"東方龐貝城"初露真容(2)

[複製連結]
南丘 發表於 2012-9-3 17:2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新華日報
 

古城門曾是抗洪第一道防線
另一處重要的考古發現是位於城西南的香華門。此門爲迎接泗州大聖肉身而開,並以鮮花鋪地,因此得名香華門。
連日陰雨,使得考古現場成爲一片池塘,只有城牆在水中若隱若現,城牆厚達9米―12米,外部包磚,內部夯土。考古隊員朱曉汀告訴記者,在古代地圖中,泗州城被畫成一個橢圓形,就像一個烏龜殼,這種『龜相城』比較罕見。以前人們戲稱這是取龜能浮水之意,對飽受洪災的泗州城是一種吉祥的寓意,其實城牆走向要複雜得多,有點像一個歪歪扭扭的粗短炮彈,僅香華門附近發掘的158米,就呈現出一個明顯的S形,很可能是依地勢而建,並且利用城牆的曲線緩解水流的衝擊。
香華門外,還有一個方形圓角的外瓮城。泗州城共有5個城門,均有外瓮城,它們和城牆構成防禦洪水的第一道防線。每次發洪水時,泗州人民就關閉瓮城城門,同時用沙袋將城門洞塞滿塞緊,即使城外洪水漫到了城牆下,泗州城仍像鎮在水中的鐵桶,城內仍可維持正常生活――即使是在康熙十九年全城被淹沒時,5座城門也無一『失守』。
泗州城被淹後迅速被黃河奪淮帶來的泥沙淤墊,當年的街道要比現在的地面低8米―10米。300多年後的今天,當考古隊員們在清理遺蹟時,看著成段傾倒的磚牆,想像城破時頭頂高懸8米以上的滔天巨浪,仍然感到自然偉力帶來的心靈震撼。昔日的太守王升寫了一篇【填城事記】,講述了公元1417年,泗州人以工代賑,共填高大小街巷21道,及軍署民房院基,總計達45920立方米,並幫助修建民房2000餘間,堪稱歷史上罕見的壯舉。然而『人定勝天』終究是一種美好的願望,當洪澤湖的正常水位都已超過泗州城時,古城被淹沒只是時間問題。康熙十九年後,州署衙門就搭棚設在防洪堤上,公元1777年官署移至虹縣(今安徽泗縣)時,歷屆官員已經守望泗州城97年之久,卻再沒見到古城浮出水面。

         來源:新華日報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