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466|回复: 0

[国学教育课程] 传统文化常识之国学常识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延章 发表于 2012-9-14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部

经的涵义

经的本质

六经与六艺

五经到十三经

仪礼

礼记

周礼

左传

公羊传

穀梁传

三传的比较

论语

孝经

尔雅

孟子

 

 

四书

大学

中庸

 

 

今古文经问题的产生

十三经的今古文之属

今古文经之争

汉代经学

晋代至唐代的经学

宋元明的经学

清代的经学

史部

史书的分类

正史(纪传)

编年

纪事本末

别史

杂史

诏令奏议

传记

史钞

载记

时令

地理

职官

政书

目录

史评

二十五史

史记

汉书

后汉书

三国志

晋书

宋、齐、梁、陈书

魏、北齐、北周、隋书

南、北史

新、旧唐书

新、旧五代史

宋、辽、金、元史

 

明史、清史、新元史

 

 

 

其他重要史书

竹书纪年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的续作

通鉴纪事本末

 

国语

战国策

水经注与水经

台湾通史

 

 

 

 

经的涵义

  1. 经者,乃织布之纵丝也;此乃织布的最重要的两条丝之一,引申有‘常’的意思。经书,乃记述天道人事‘常理’的书。

  2. 一家传道之书,皆可谓之为‘经’。如《道德经》、《医经》、《墨经》。后世则以‘经’字专称儒家传道之典籍。

  3. 最早以‘经’称儒家典籍者,为《庄子‧天运篇》:‘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可见战国时已对孔子据以传道之书,称之为‘经’。

经的本质

  1. 经书,乃我国流传下来最早的典籍。

  2. 经书,乃中华文化承先启后的关键文献。

  3. 经书,乃中国文化的根本。

 

六经

  1. ‘六经’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天运篇》。

  2. 《六经》乃指《诗》、《书》、《易》、《礼》、《乐》、《春秋》等六部儒家传道之典籍。

  3. 汉代无《六经》之名,只有《五经》之称;至于《六经》则是称为《六艺》,只是个名词而已。

  4. 《六艺》有二义:

   (1)指《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

   (2)指儒家教育的六种内容:礼、乐、射、御、书、数。

 

 

从《五经》到《十三经》

  1. 汉代《五经》:《诗经》、《尚书》、《易经》、《仪礼》、《春秋》。

  2. 唐代《五经》:

孔颖达作《五经正义》:《毛诗》、《伪古文尚书》、《周易》、《礼记》、《左氏春秋传》。此后五经皆以此为准。

  1. 汉以后有《七经》、《九经》、《十经》、《十二经》之说。

  2. 《十三经》:

  南宋光宗绍熙年间,有《十三经注疏》的合刊本,自此乃有《十三经》之名。

  1. 《十三经》之内容:

《易》、《诗》、《书》、《仪礼》、《周礼》、《礼记》、《左传》、《公羊传》、《穀梁传》、《论语》、《孟子》、《孝经》、《尔雅》

  等十三部典籍,其中包含:

  (1)‘经’六部:《易》、《诗》、《书》、《仪礼》、《周礼》、《春秋》。其

    中《春秋》经文合于《三传》之内,不占十三之数。

  (2)‘传’三部:《左传》、《公羊传》、《穀梁传》。

  (3)‘记’四部:《礼记》、《论语》、《孝经》、《尔雅》。

  (4)‘子’一部:《孟子》。

 

周易

1.名称:

 《易经》,又名《周易》,明代以后,通称《易经》。

2.由来:

 《易》,由《八卦》所演成。相传伏羲画《八卦》,文王作《系辞》,孔子作《十

 翼》。本为卜筮之书,经补充阐释而成哲理之书;但因其卜筮书之性质,故经秦 

 火而尚存。《易经》为我国最早之哲理书。

3.版本:

 古《易经》有三种:

 (1)《连山》:夏代之易经,以《艮卦》为首。

 (2)《归藏》:商代之易经,以《坤卦》为首。

 (3)《周易》:周代之易经,以《乾卦》为首。

 《连山》、《归藏》早亡,今唯存《周易》。

4.‘易’有三义:

 东汉‧郑玄《六艺论》云:易简、变易、不易。

 (1)易简:物之始也。《易》述天道人事之理,以六十四卦象万事万物,以简驭繁。

⒉(2)变易:物之用也。每卦六爻,变动不居,而其所得之结果皆不同。

⒊(3)不易:物之体也。宇宙万物,变化无穷,而终归于循环无尽。

5.内容:

 (1)《卦》:共六十四卦,始于《乾卦》,终于《未济》卦。

  (2)《卦辞》:解释一卦之意义。

 (3)《爻辞》:每卦共有六爻,每爻有一爻辞,分别说明各爻之意义。

 (4)《十翼》:共分为《彖辞》(分上、下)、《象辞》(分上、下)、《系辞》(分上、

  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等十篇。

  其中《卦辞》、《爻辞》乃解释卦意,称为《经》;《十翼》又称为《易传》。

6.注疏:

 今《十三经注疏》中之《易经》为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正

 义》。

 

书经

名称:

 尚书者,上古之书也;简称《书》,元以后,称为《书经》。

由来:

 传说古时右史记言,左史记事;记事者为《春秋》,记言者为《尚书》。《尚书》

 中记言之篇幅,约占十之八九。

篇章及体裁:

 1.凡五十八篇,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包含

  虞、夏、商、周等朝代史事。

 2.《尚书》共有六种体裁:《典》、《谟》、《训》、《诰》、《誓》、《命》。

流变:

  1. 书经有今、古文之分,今传本则为《伪古文尚书》。

 2.《今文尚书》:

    秦火之后,故秦博士伏生(伏胜)口授尚书二十九篇,汉文帝令晁错习之,以当

    时通行之隶书写定,称为《今文尚书》,以别于古文。

 3.《古文尚书》:

    汉景帝时,鲁恭王坏孔子故居,得古籍,皆以蝌蚪文字(孔壁古文)写成;孔安

    国以校伏生二十九篇,结果多得十六篇,是为《古文尚书》。

 4.《伪古文尚书》:

    晋代永嘉之乱,《古文尚书》亡佚。晋元帝时,梅赜奏上《古文尚书》孔安国

    《传》共五十八篇,当时以为真《尚书》。唐‧孔颖达《五经正义》亦以此为

    定本,此后流传千余年。宋元明清各代皆有学者怀疑其真实性,至清‧阎若璩

    始考证确定其中廿篇为伪作。但以该书行之既久,仍不能废。今通行存于《十

    三经》中而为定本,每被称为《伪古文尚书》。

地位:《尚书》乃中国最早的史书;为我国散文之祖。

注疏:《十三经注疏》中有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

 

 

诗经

由来:

  1. 诗经为我国最早之诗歌总集。孔子以前,即流传为数众多的诗篇,经孔子重编之后,遂为三一一篇定本《诗经》。

  2. 旧说以为孔子曾删诗,颇有疑义。吴国公子季札至鲁国观乐,其演出次序大致同今本诗经,时孔子方八岁,可见三百篇《诗经》早已流传于鲁国。然孔子曾经整理《诗经》,使‘雅颂各得其所’,对诗之保存及流传甚有功劳也。

作品时间:

    商周之际~春秋中叶。(公元前一一○○妿公元前六○○年),大概网罗春秋中叶以前五、六百年间的作品。

篇章及名称:

    凡三一一篇,其中《小雅》有六篇‘有目无辞’,故实有三○五篇,统称三百篇, 故《诗经》又名《诗三百》。今本《诗经》乃传自西汉毛亨,故又称为《毛诗》。宋以后通称《诗经》。

作者:

 除少数作品列有作者之姓名,其余作者均不可考。

诗六义:

 ‘风、雅、颂、赋、比、兴’合称为‘诗六义’,可分为二部分:

⒈1.内容:

  (1)风:

      共有十五国风,多为民间歌谣;地域包括黄河流域及汉江上游。其乐调 皆为地方流行之腔调,传唱乡里如风之吹动,无所不及,故称为‘风’。

  (2)雅:

      包括《大雅》与《小雅》,为士大夫之歌咏。其中《大雅》多恭敬齐庄之辞,《小雅》多和悦抒情之歌;朝会之乐归于《大雅》,燕飨之乐归于《小雅》。雅者,正也,其诗相对于地方民谣(国风),乃‘中夏之正声’也,故称为‘雅’。

  (3)颂:

      分为《周颂》、《鲁颂》、《商颂》等三部分,乃祭祀时颂赞的乐歌,即庙堂乐歌。颂者,容也,乃兼具歌舞之型态。故‘颂’不仅乐歌而已,且又兼有舞蹈。

      古来皆以《风》乃里巷民谣,《雅》为贵族政歌,《颂》为郊庙乐曲。然十五《国风》、二《雅》、 三《颂》风格颇多混淆,难据以断定一诗之归属。或以为三者乃音乐上之分别,但此论不足以推翻旧说。今暂依古说,竟无定论。

 2.作法:

  (1)赋:《赋》者,直陈其事也,即‘铺陈直叙’的白描写法。

  (2)比:《比》者,譬喻说明也,即‘以彼状此’的譬喻写法。

  (3)兴:《兴》者,因物有感也,即‘托物兴辞’的联想写法。

版本:

 秦火之后,汉代传《诗》有四家:

  1. 鲁诗:申培所传

  2. 齐诗:辕固所传

  3. 韩诗:韩婴所传

    以上并为今文经,合称为‘三家诗’,皆立于学官。 今均亡佚,仅存《韩诗外传》十余篇。

 4.毛诗:毛亨所传。⇩属古文经,乃今传本之《诗经》。

文字:

 以四言为主,乃四言古诗的代表作。

价值:

 1.《诗经》为我国最早之诗歌总集。

 2.《诗经》为我国韵文之祖。

 3.春秋时代之实用价值:

    (1)朝会聘问,出使专对: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2)时人议论,引诗为证:

      子曰:‘不学诗,无以言。’

    (3)表现情志,掌握伦理,认识事物:

      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注疏:

  1. 《十三经注疏》:西汉毛亨《传》,东汉郑玄《笺》,唐孔颖达《正义》。

  2. 宋‧欧阳修《毛诗本义》:论辩《诗经》中《毛传》与《郑笺》之说,开后世考辩《毛诗》大小序及《传》《笺》之先声。

  3. 宋‧朱熹《诗集传》:废去《诗序》,多有新义,为明清以降之通行本。

 

仪礼

作者:

 古文学者以为周公所作;今文学者以为孔子所定。

名称:

    《仪礼》在汉代只称为《礼》,乃是《礼经》。‘仪礼’二字,最早见于《后汉书》。又名:《士礼》。

  • 内容:

    记古代之礼仪,其中又以‘士礼’为多,十七篇中,以‘士’名篇者有五,故《仪礼》又称《士礼》。

  • 由来:

    汉初高堂生传《士礼》十七篇,即今之《仪礼》,又名《士礼》,属今文经。(古文仪礼已佚)

版本:

    《仪礼》版本有三:戴德本、戴圣本、刘向别录本,皆属今文经。东汉郑玄注《仪礼》,采别录本,是为今本《仪礼》。《礼记》、《仪礼》皆有大戴本、小戴本之别。

注疏:

⒈《十三经》:郑玄《注》;唐‧贾公彦《疏》。清‧张尔岐《仪礼郑注句读》。

 

 

礼记

作者:

 孔子弟子及其后学者所记,或谓秦汉间儒者所记。 (非一时一地一人之作)

由来:

    《礼记》本不是《经》,乃是《仪礼》之《记》;附于礼经(仪礼)各篇之末,阐述《仪礼》各篇之义理,后篇幅日增、内涵益丰,乃独立成书。今《仪礼》十七篇中尚有十一篇遗有此制。

版本:

    《礼记》本为一百三十一篇。汉‧戴德删取八十五篇,是为《大戴礼记》;戴圣删取四十九篇,是为《小戴礼记》。大、小戴《礼记》皆属于今文经。孔壁所发现的书籍亦有《礼记》; 东汉‧郑玄注解小戴《礼记》则以古文《礼记》为主,兼用今古文。但《礼记》在汉代并不属于经书,故无今、古文之争。唐‧孔颖达《五经正义》,以《小戴礼记》为礼经;《十三经》中之《礼记》取《小戴礼记》。《大戴礼记》散佚,今仅存三十九篇。

内容:

    或言哲理、或论政治制度、或记礼乐器物、或述生活仪节,乃古代生活大全、礼学丛书。

  • 篇章:

⑴杂记礼之制度三十三篇,解释《仪礼》经义六篇,通论礼之义理十篇。

性质:

 儒家礼治主义与人格教育的重要典籍。

重要篇章:

⒈《大学》:初学入德之门,儒家最高政治哲学。

⒉《中庸》:孔门传授心法之书。

⒊《礼运》:阐述大同世界之政治理想。

⒋《学记》:阐述古代教育制度、学习方法等思想。

⒌《檀弓》:以其散文风格多变化而著称。

⒍《乐记》:《六经》中之《乐经》以佚,由此篇或能见古代音乐方面之思想。

价值:

    梁启超言:‘《礼记》之最大价值,在能供给以研究战国秦汉间儒家者流--尤其是荀子一派--学术思想史之极丰富的资料。盖孔氏之学,在此期间始确立,亦在此期间而渐失其真,其蜕变之迹与其几,读此两戴《记》八十余篇最能明了也。’

注疏:

 《十三经注疏》:郑玄《注》、孔颖达《正义》。

 

周礼

作者:郑玄以为乃周公所作,然缺乏确实证据。

名称:原名《周官》;属经部,又称《周官经》。

出现:

    汉初并无此书。武帝时,河间献王得古文本《周礼》,秘而不传。王莽时,刘歆为国师,始建立《周官经》,以为《周礼》。属古文经。

性质:

    《周礼》之内容乃记古代官制。(礼者,并不专指礼仪而已,官制亦属礼之范围)《周礼》者,顾名思义,应指周代官制。然其内容实未能与周代实际官制相合,故可视之为理想中的官制。

内容:

 《周礼》所载之官制共分为六部分,故此书分为六篇:

⒈天官:天官冢宰所司,掌理邦治之事。

⒉地官:地官司徒所司,掌理邦教之事。

⒊春官:春官宗伯所司,掌理邦礼之事。

⒋夏官:夏官司马所司,掌理邦政之事。

⒌秋官:秋官司寇所司,掌理邦刑之事。

⒍冬官:冬官司空所司,掌理邦事之事。

 ◎《冬官》一篇,在汉时已亡佚,乃以《考工记》补之。

鬶《考工记》:

 凡一卷,专记百工之事。清‧江永谓此书为东周后齐人所作。

价值:

    乃我国第一部职官治事的政典。《周礼》所载,不出治国之要务。虽当时并未实行,而后世政治制度,颇受其 影响。隋、唐之世,设吏、户、礼、兵、刑、工等六部,乃受《周官》六部影响而来。

注疏:

 《十三经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春秋左氏传

  • 作者:

    相传为春秋时鲁国太史左丘明所作。鲁君子左丘明,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孔子据鲁史而作《春秋》,多所褒讳贬损;左丘明论辑本事而为之传,明夫子不以空言立说。

  • 左丘明其人:

  1. 姓左,名丘明。《太史公自序》:‘左丘失明,厥有国语。’言左丘者,盖左丘明三字之省也。如:晋重耳(文公),《左传》称之‘晋重’,名二字则省一字,乃古之常例也。

  2. 当与孔子同时。《论语》中有孔子云:‘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可证。至于《左传》一书中之记载史事超出孔子以后数百年者,盖有后人增益者。古书鲜有未经增益者,《左传》自不能免。

  3. 国籍与身份──鲁人,曾任太史。《左传》中称鲁国为‘我’,可知作者应为鲁人;又,非有太史之位,应未能睹如此丰富的史料;左丘明当与孔子是师友之间,《论语》中孔子对左丘明之赞美,与《左传》中引孔子言皆曰‘仲尼’,可证。

名称:亦名《左氏春秋》、《春秋内传》。

  • 体例及时间:

 编年体。起自鲁隐公元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共二五五年间之事。

  • 内容:

 内容以记《春秋》所书之史事为主;以鲁史为中心,旁及于同时代各国之事。

流变:

    《左传》原不是经,乃是《春秋经》之传(解经为传)。唐孔颖达作《五经正义》,《春秋》取《左氏传》,此后言《五经》则《春秋》属《左氏传》。

《左传》是否解《春秋经》?

    《春秋经》与《三传》皆起自鲁隐公元年;《春秋经》经文止于哀公十六年,《公羊》、《穀梁》二传皆止于鲁哀公十四 年;《左传》则止于哀公二十七年,而其叙事则远至孔子身后百余年,可见非一人之作。且《左传》记事有经文所无者;经文之记,有《左传》所无者,足可见二书 之史观与史料皆有出入;《左传》虽然以‘以事翼经’为主,似亦有自成一家之言之志。

价值:

  1. 叙事详明,令百世以下,具见其本末,对解说《春秋经》甚有贡献,且具有历史价值,故有‘经之臣,史之祖’的美誉。

  2. 腴辞美句,跌宕不群,运笔传神,纵横自得,汉之马、班及唐之韩、柳,皆受其沾溉。

  3. 刘知几《史通》以《左传》为编年史之祖。 (《四库全书总目》则以《竹书纪年》为编年史之祖)

注疏:

    《十三经注疏》本:《春秋左传正义》六十卷,晋‧杜预《注》;唐‧孔颖达《正义》。

     

     

春秋公羊传

    • 作者:

      据唐‧徐彦《公羊传疏》言:此书原传自子夏,子夏再传于公羊高,公羊高口传于其子,子孙五代口传至汉景帝时,公羊寿乃与齐人胡母子都,写定成书。

    内容:

     以解《春秋》经为主,多释义例而少记史事。

    • 特色:大体而言,《公羊传》之优点在解经,只因太重解经,而忽略记事:

      1.优点:其解经往往字释句解,自作问答,反复申述,极为详尽。

    ⒉2.缺点:叙事太少,史事不详,往往需《左氏传》的记事来补足。

    价值:

      《公羊传》对《春秋》大义中的正名分、别善恶的解说,最为详尽,故要研究《春秋》大义,不可不读《公羊传》。

    注疏:

     《十三经注疏》:汉‧何休《注》;唐‧徐彦《疏》。

     

穀梁传

    作者:

      战国时鲁人穀梁子所作。(穀梁子之名各书记载其名不同,或谓名俶,字元始;或谓名喜;或谓名俶,一名赤)穀梁子其人据唐‧杨士勋《穀梁传疏》言:乃受《经》于子夏,与公羊高同一师承,为《经》作《传》。

    内容:

      亦以解《春秋经》之义例为主,以字释句解,自作问答之方式解《经》,与《公羊传》同。

    价值:

      《公羊传》、《穀梁传》皆以释义例为主,而《谷》传之内容不如《公》传之丰富。《谷》、《公》二传自西汉以来并立,流传不绝,可见其本身自有其存在之价值。

    《谷》传之存在,不在其内容丰富与否,而在解《经》之观点与《公》传不同。

    注疏:

     《十三经注疏》: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

     

     

《春秋三传》之比较

    内容:

    ⒈《左传》以记事为主,世称‘记载之传’。

    ⒉《公羊传》、《穀梁传》以释义例为主,世称‘训诂之传’。

      ⒊宋‧胡安国《春秋传》:‘事莫备于《左传》,例莫明于《公羊》,义莫精于《穀梁》。’

    时间:

      《春秋经》与《三传》皆起自鲁隐公元年;《春秋经》经文止于哀公十六年,《公羊》、《穀梁》二传皆止于鲁哀公十四年;《左传》则止于哀公二十七年。

    价值:

      一部《春秋》同样文字,而三《传》解释不同,各家自守门户,坚持己说。读《春秋》者,可互相参考,取其适当。故三《传》足为研究《春秋》经互为参考之用。

       

       

论语

    作者:

     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述编辑而成。

    性质:

      属于‘语录体’。《艺文志》:‘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是书乃孔门弟子听课及日常发问的笔记,或记孔子的言语行事。

     《论语》为语录体之祖。

    名称:

     论─有编纂整理之意;语─指夫子(孔子)之语也。

    • 版本:

     据何晏《集解》所云,共有三种:

    ⑴1.《鲁论》:鲁人所学,属今文经,凡二十篇。

    ⑵2.《齐论》:齐人所学,属今文经,凡二十二篇。

    ⑶3.《古论》:得之于孔壁,属古文经,凡二十一篇。

    ◎今所传《论语》为《张侯论》:

      西汉成帝时,安昌侯张禹,传《鲁论》,后又学《齐论》,采《古论》之说,合而考之,删其繁惑,从《鲁论》二十篇定本,始《学而》终《尧曰》篇,即今之《论语》。

    篇章及内容:

      分上、下《论》,共二十篇。北宋‧

      其思想以‘仁’为重心。阐扬孔子仁义道德之说,倡导爱人及义利之辨,建立道

      德明确观念,而成为中国文化的重心,更发展成中国的传统文化。

    注疏:

    ⑴《十三经注疏》为: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

      朱熹《论语集注》辑宋儒十一家之说,列为《四子书》之一,成为宋以后士子必读之典籍。

    ⑶另有清‧刘宝楠《论语正义》,能集众说之大成。

     

孝经

    作者:

      《孝经》一书乃孔子为曾子述孝道之书。《孝经》中有‘仲尼居,曾子侍’句,可见并非孔子或曾子自作,或为曾子之弟子所作。

    性质:

      此书应属记孔子言行理论的一篇,可归之于《礼记》,然以儒家特重孝道,故单独提出而为一经。

    篇章:

     凡十八章,共一千八百余字,乃诸经中文字最少者。

    内容思想:

      主要意义在《开宗明义》章中提出简要的总纲:‘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由一身以至于天下国家皆在孝道范围之内。

    孝为百行之首,万德之源,从孝出发,可达于仁。

    孝道为我国伦理重要的起点,亦可谓之立国之根本。

    注疏:《十三经注疏》:唐玄宗御《注》;宋‧邢昺《疏》。

     

     

尔雅

    作者:

      相传为周公所作,或谓汉‧叔孙通所作,或谓孔门弟子解释六艺之作;依内容观之,应为汉代小学家缀辑旧文、递相增益之作。

    篇章及内容:

     今传《尔雅》共十九篇。

      搜辑古书中的传注解释,分类编列;引古今天下之异言,以近于正言;通训诂之指归,释《六艺》之要旨,辨章句之异同;乃分类辞义之辞书。

    • 价值:

      其所录者,群经之外,广及先秦各书。由此可窥见先秦名物训释、古今异言之大略情形。分类编成,利于训释之备查,可为读古书之辅助。我国最古之训诂书。训诂之学属于小学,古人视小学为经学之附庸,故《尔雅》列为《十三经》之一。

    注疏:《十三经》:晋‧郭璞《注》;宋‧邢昺《疏》。

     

孟子

    作者:

      非出于一人、辑于一时。或由战国时邹人孟轲之弟子公孙丑、万章等人笔记,而经孟子润饰而成。

    篇章及体例:

     今传七篇,每篇又分上、下,属‘语录体’。

    思想及内容:

      孔子提出仁字,建立起中国文化的重心;孟子强调义字,将仁的学说动了起来,使仁义二字连接起来,建立起仁义的思想。

    ⒉孟子主张性善,认为性善乃仁义之根本。

      道性善、讲仁政、尊王贱霸、民贵君轻、重礼义、轻功利、先富后教、距杨墨、放淫辞。

    地位:

      《孟子》一书原属子书,在《汉书‧艺文志》中列于《诸子略》,乃属于子书。《孟子》最早列经部,始于五代后蜀孟昶,刻石经于成都。宋代特别重视《孟子》,程颐、张载都表彰《孟子》。

      朱熹作《四书集注》,宗程子之说,以为孟子传孔子之道统,自此《孟子》升格为经书。

    ⒌南宋光宗绍熙年间,丛刻《十三经》,《孟子》正式被收入,为《十三经》之一。

    注疏:

     《十三经注疏》:汉‧赵岐《注》、宋‧孙奭《疏》。

     

四书略说

    内容: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其实皆出于《十三经》之中,乃一‘经书选辑’。

    编纂:

      《四书》之成,乃南宋孝宗淳熙年间(一一七四妿一一八九),由朱熹所编成,原称为《四子书》。

    《四子书》:

      以《大学》为曾子所作;《中庸》为子思所作;《论语》属孔子;《孟子》属孟轲,故为《四子书》。

    地位:

      《四书》既出,一时大为盛行。朱熹殁后,朝廷以其《四书》训说立于学官,于是《四书》别为一经。元、明、清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取士,《四书》遂为家喻户晓之书,影响数百年来之学术政治甚钜。

    义旨:

      大学之道,以‘明明德’为总纲;‘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为分目,‘止于至善’为终极目标。

      《论语》、《孟子》的仁、义,乃一切的基本、行为的准则;‘道’乃此一行动的途径,‘德’乃至善的达成。

      人有‘仁、义、礼、智’四端,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有此心乃成善性。

      性者,人心所具之理。‘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皆在修道之中,故为‘大学之道’。

      道不可须臾离。‘中’则不偏,‘庸’则不易,行天下之正道,得天下之定理。依仁、行义、达道、成德,止于至善。

    此四本书可以合为一本书,义理通彻。以其皆孔孟传统之学,自然可以融会贯通。

    《四书》是儒家思想重心所在的一部小丛书。

     

大学

    作者:

     作者有二说:

    1. 子思:汉‧贾逵云:‘孔伋(子思,孔子之孙)穷居于宋,惧家学之不明,作《大学》以经之,《中庸》以纬之。’

    2. 曾子及其门人:朱熹云:‘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

      《大学》作者,汉时已不可考,二说皆不可信。

    由来:

      《大学》本为《礼记》之一篇,宋以前未有单行。宋‧司马光著《中庸大学广义》一卷后,至此《大学》始与《中庸》并称别出。二程兄弟又加以表彰,改定文字章节,各为定本。朱熹复从二程之定本,重分章句,并作《集注》,与《论语》、《孟子》合为《四书》。

    名称:

     大学者,以其记博学而可以为政也。

    性质:

      《大学》一书,乃古之大学用以教育学者成为‘大人’(成德之人)之重要经典。(朱熹所主张)

    内容思想:

    ⑴总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⑵分目:‘格、致、诚、正、修、齐、治、平’。

    ⑶终极目标:‘止于至善’。

    ⑷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⑸六步骤:止、定、静、安、虑、得。

    ⑹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⑺熔‘道德哲学’与‘政治哲学’于一炉,达到‘内圣外王’的目标。

    价值:

      说明自修身以至于平天下的过程,为古人进德修业之主要内容与项目。乃孔门最高之政治哲学。

      乃初学入德之门。(程颐所言)

    注疏: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最佳。

     

中庸

    由来:

      《中庸》本为《礼记》中之一篇,然单篇别出,由来已久。《艺文志》中有《中庸说》二篇;《隋书经籍志》中有《中庸传》、《中庸讲疏》,可见《中庸》之别出当在《大学》之前。

    作者:不确定。

      《史记》及郑玄以为乃子思所作;程颐、朱熹以为乃子思得自曾子所传孔子之言,作《中庸》实授孟子。清‧袁枚疑为西汉儒生所伪托;崔述以为出于孟子之后;但皆无确切证据。

    释名:

      程颐:‘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正理。’ 中庸者,郑玄以为‘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朱熹以为‘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

    篇章及内容:

    凡三十三章。

    《中庸》之内容在阐述中正不变之道。儒家以中庸为道德的最高标准。

     《中庸》之纲领:‘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⑷以‘诚’为贯通天人之道。以‘致中和’为最高境介。

    价值:

    《中庸》为孔门最高之人生哲学。

    程颐以为《中庸》乃孔门传授心法之书。

    注疏: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今古文经问题的产生

    今、古文经分别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秦的焚书。

    1. 今文经:

       汉兴以后,广求遗书,于是有:

    ⒈  《尚书》:济南伏生(胜)所传。

    ⒉  《诗经》:有齐辕固、鲁申培、燕韩婴等三家。

    ⒊  《易经》:田何所传。(《易经》视为卜筮之书,未焚)

    ⒋  《礼经》:高堂生所传《士礼》十七篇。

    ⒌  《春秋》:胡母生传《公羊》之学,瑕丘江公授《穀梁春秋》。

      以上皆以当时所通行的隶书所写定,属今文经。

      汉武帝立‘五经博士’,皆为今文经。

    ㈡2.古文经:

      汉武帝时,鲁恭王坏孔子故居,于坏壁中发现以先秦文字(蝌蚪文字)所写成的书籍,包括:

    ⑴ 《尚书》《礼》《礼记》《春秋》《论语》《孝经》等。

     ⒉汉哀帝时,刘歆校书于秘府,得《周礼》。

    ⒊ 毛亨治《诗经》,为河间王博士。

    ⒋ 汉初张苍、贾谊、张敞等修《春秋左氏传》。

      以上乃汉代所发现以先秦文字所写成的经典,属古文经。

    今、古文经所争执的问题,并不在于文字的不同,而是在于传授的不同。

     

     

十三经的今古文之属

    《易经》:

    ⒈《易经》在秦视为卜筮之书,未焚。

    ⒉今文:汉‧田何所传;施雠、孟喜、梁丘贺、京房等四家为博士,皆出于田何。

    ⒊古文:费直、高相所传。

    ⒋今传本为费氏《易》,古文。

    《书经》:

      今文:汉‧伏生所传《尚书》二十九篇;欧阳生、夏侯胜、夏侯建为博士,皆出于伏生。

    ⒉古文:孔壁所出《尚书》,为古文,孔安国所传,较今文多十六篇。

    ⒊今传本为晋‧梅赜所上,其中二十五篇为‘伪古文’。

    《诗经》:

    ⒈今文:申培传《鲁诗》、辕固传《齐诗》、韩婴传《韩诗》。三家诗今皆已佚。

    ⒉古文:毛亨传《毛诗》。为河间王博士,未立于学官。

    ⒊今传本为《毛诗》,属古文。

    《周礼》:

      只有古文经。河间献王所得书有《周官》,汉哀帝时,刘歆校书于秘府,名之曰《周礼》,为古文。

    《仪礼》:

      今文:汉初高堂生所传十七篇《士礼》。汉‧后仓传《仪礼》弟子戴德、戴圣、庆普,皆立为博士。

    ⒉古文:孔壁所出,有五十六篇,后亡佚。

    ⒊今传本为十七篇《士礼》。

    《礼记》:

    ⒈《礼记》在汉代并不属《经》,无今古文的争议。

    ⒉亦有孔壁所出,亦有隶书写定,此书当是今古文都有。

    ⒊今文家谓《礼记》为今文。

    《春秋》:

    ⒈今文:《公羊传》、《穀梁传》。

    ⒉古文:《左氏传》。

    ⒊皆列入《十三经》中。

    《论语》:

    ⒈今文:汉初有《齐论》、《鲁论》,属今文。

    ⒉古文:孔壁所出,称为《古论》。

      《张侯论》:西汉成帝时,张禹传《鲁论》,取《齐论》之说,又采《古论》之说,称《张侯论》,今古文混合。

    ⒋今传本为《张侯论》。

    《孝经》:

    ⒈今文本十八章,即今所传《孝经》。

    ⒉古文本已佚。

    《尔雅》:

     无今古文的分别。

    《孟子》:

     原为子书,无今古文问题。

     

今古文经学的争论与分合

    今古文经之争,并不在于典籍属今文或古文,而是在于今古文传授的不同:

    汉代立五经博士,皆属今文经(东汉曾立《左氏传》博士):

    ⒈汉代今文经先出,故得先立于学官。古文经后出,不得立于学官,只在民间流传。

    今、古文两派的争执:

      今、古文两派的争议乃因刘歆校书秘府,发现古文经书,力争立古文博士,两派大起争执。当时今文经获胜。

      古文经只于光武帝时曾立《春秋左氏传》于学官,但不久又废。终两汉之世,古文经终不得立于学官。

    ⒊两汉以来今、古文经两派学说对立,持续达二百年之久。

     古文经虽只能在民间流传,但其势力却暗中涨大而生根。

    今、古文经的合一:

    ⒈1.郑玄:

      东汉末年郑玄初修今文,又修古文,注释群经,兼用今古文之说。郑《注》一出,被人重视,今文各家渐衰,而或废或亡。今古文之学在内容上混一,门户之见,渐不强烈。

    ⒉2.王肃:

      晋‧王肃亦是兼通今古文之学,其所注释之群经,与其父王朗的《易传》皆立于学官。今古文乃更为混一,由分立而变为合一。

       

       

汉代的经学

      西汉:(参阅前文‘十三经的今古文之属’)

        秦火之后,经籍焚毁殆尽。汉兴,除挟书之律,开献书之路,诸经逐渐出现而流传:

      《易经》:今文四家,立为博士。古文有二家。

      ⑵《尚书》:今文三家,都立博士。古文有一家。

      ⑶《诗经》:今文三家,都立博士。古文有一家。

      ⑷《礼经》:今文三家,都立博士。

            孔壁所出的《逸礼》与刘歆发现的《周礼》,未得立。

      ⑸《春秋》:严彭祖、颜安乐传《公羊春秋》立博士;

            瑕丘江公授《穀梁春秋》,其孙立博士。

       《左氏传》由张苍传贾谊,数传至刘歆。

      东汉:

      ⑴汉光武帝:爱好经术,建太学。

      ⑵东汉明帝:好经术,自讲经义。

      ⑶东汉章帝:诏诸儒会于白虎观,考详诸经同异,诏史臣著《白虎通义》。

      鬶《白虎通义》:

        简称《白虎通》;又称《白虎通德论》。征引六经传记,并收谶纬家之说。汉时 崇尚经学,古义旧闻多存于此,是为治经者重要参考书籍。清‧卢文弨(音:超)校刻本最称精善。

        汉末古文渐盛,大家有郑众、马融、郑玄。其中郑玄广注群经,今古文之学渐合一。

         

         

晋代到唐代的经学

        永嘉之乱后,诸经的流失:

        ⑴《易经》:亡掉施氏、梁丘氏。孟氏《易》、京氏《易》已无传人。

        ⑵《书经》:亡掉欧阳氏、大小夏侯氏。

        ⑶《诗经》:亡掉鲁诗(齐诗早亡于魏)。

        ⑷《春秋》:《公羊传》、《穀梁传》渐衰。

        ⒉东晋元帝立博士,西汉《五经》十四博士已无一存。

        经学至南北朝,又分为南学、北学:

        ⑴南学:《周易》王弼、《尚书》孔安国、《左传》杜预。

        ⑵北学:《左传》服虔、《尚书》《周易》郑玄。

         南、北同尊者:《毛诗》与郑玄《礼》。

        ⑶虽有南北之分,但多为古文经,或今古文混一的郑氏之学。

         

         

宋元明的经学

        宋代:

        ⑴§宋儒首先疑《经》:

        旿 欧阳修《论经学札子》批评孔颖达《五经正义》。

          王安石、王髣父子《新义》、《毛诗义》;安石自作《周礼义》、《易解》、《论语解》、《孟子解》;王髣自作《尚书义》,均自立新说,不守旧义。王书多已佚,只《周礼义》自《永乐大典》录出,犹存其概。

        ⑵§宋儒经学自辟新径,如:

        旿 司马光《易说》 苏轼《易传》、《书传》

          欧阳修《毛诗本义》 苏辙《诗集传》

          叶时《礼经会元》 刘敞《春秋权衡》叶梦得《春秋传》

        昘 朱熹:

              自作《周易本义》、《诗集传》、《四书章句集注》。命其弟子蔡沈作《书集传》。

             宋代经学集大成于朱熹,其后治经学者多崇尚朱说。

        元代:

         元代经学尊朱熹之说:

          元代仁宗延祐间,定科举法,《易》、《书》、《诗》皆为朱学,《春秋》用胡安国《传》,胡氏之学出于朱熹; 只有《礼记》用郑玄《注》。其尊朱熹之学可知。

        明代:

         明代经学,几无建树可言:

        ⑴明代惟承元人之学,甚至对宋人之学亦很少研究。

          永乐十二年《五经四书大全》的编辑,使明代士人皆奉此为准则,完全不读汉、唐与宋儒之书。此为经学之沈沦时期。

           

           

清代的经学

          清代为经学复盛的时代:

          ⑴§清初:

          旿 顾炎武主张‘舍经学,无理学’,矫正晚明士人‘束书不观,游谈无根’之弊。

           昘黄宗羲教人说经宗汉儒,立身则宗宋学。

          昣 王夫之论学以汉儒为门户,以宋学为堂奥。

          晣 顾、黄、王以及其后的万斯大、阎若璩、胡渭等人,治经皆为汉、宋杂治。

           §乾隆、嘉庆、道光:

          旿 A.汉学:

          媠 吴派:由惠栋开始,弟子江声、余萧客于诸经多有著述。

          媡 皖派:由江永开始,弟子戴震能全得其学,

          由声韵文字以求训诂,由训诂以寻义理,有著作数十种。

              清代学术自顾炎武开端,至戴震而集大成;自乾隆至于嘉、道,言经学不出汉学,言汉学则不出吴、皖两派。

          昘§宋学:

          媠 有桐城派方苞、姚范,而以姚鼐为大师。

          媡 姚鼐弟子方东树作《汉学商兑》,汉学与宋学乃生争论。

          今文经学的复兴:

          ⑴§今文经学之复兴,起自常州:

          旿 庄存与博通诸经,喜治《公羊》之学,但仍杂治古文。

            庄述祖(庄存与之侄)撰《夏小正经传考释古文甲乙编》,发明六书义例所出,引籀文分别部居。故常州学者说《经》必宗西汉,解字必宗籀文。

          昣 祖述之二甥刘逢禄与宋翔凤,皆传其学而抑古文经。于是今文之学大兴。

          晣 刘氏弟子龚自珍、宋氏弟子戴望,皆宣《公羊》之学。

          ⑵§浙中的今文之学:

          旿 魏源与龚自珍友善,作《两汉经师今古文家法考》。

          昘 皮锡瑞作《经学通论》。

            粤人康有为作《新学伪经考》,力贬古文,以《公羊》之学倡变法维新;据《礼记‧礼运》衍为《大同书》,其理想与今世所谓世界主义相近,但实与经学无关。

          • 结论:

            经今古文之争,由郑玄混一之后,已趋平静。清代汉学复兴,今古文又形分立,门户之见甚深。民国以来,治经学已有时代观点,门户之见已渐淡薄,而不甚注重家法。

 

 

史部



史书之分类:

唐‧刘知几<史通>分史书为六家:

㈠尚书家(记言家) ㈣国语家(国别家)

㈡春秋家(记事家) ㈤史记家(通古纪传家)

㈢左传家(编年家) ㈥汉书家(断代纪传家)

  • 刘知几又分六家为‘编年’、‘纪传’二体。

  • 宋‧袁枢又创‘纪事本末’体,至是史书体例有三。

<四库全书>分史书为十五类。

  • 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



正史:

即<二十五史>,皆属‘纪传体’。

纪传体:

  1. 首创于<史记>。

  2. 记史以‘人物传记’为主。

  3. 体例:

  4. 包含:本纪(记帝王)、世家(记诸侯)、列传(记人臣事迹)、表(罗列史事)、书(记典章制度)<史记>之体例。

  5. <汉书>为断代史之祖,后世正史遵循其体例。包含:本纪、列传、表、志(记典章制度)。

  6. <后汉书>开始,正史无‘表’。

编年:
  1. 年次为序,编列史事。

  2. <春秋>即为编年体,但属于经部。

  3. <四库全书>以<竹书纪年>为编年史之首。

  4. <资治通鉴>为编年史之代表作。

  5. <汉纪>、<后汉纪>亦为编年之作。

纪事本末:
  1. 以一段史事为一篇,不受人物拘束亦不受时间限制,专以‘事’为主,可补正史(人物为主)及编年(时间为主)之不足。

  2. 宋‧袁枢<通鉴纪事本末>为纪事本末体之祖。

别史
  1. 介于正史与杂史之间的史书。

  2. <二十五史>已列为正史,其旁出之史书皆列为‘别史’。

  3. 如:<逸周书>、<国语>、<战国茦>、<东观汉记>。

杂史:
  1. 事关国家,遗文旧事,足以存掌故、备考证,供史家参考。

  2. 如:唐‧吴兢<贞观政要>;宋‧司马光<涑水纪闻>。

诏令奏议:
  1. 书明政令之发布,为治道得失之所系。

  2. 如:唐‧陆贽<陆宣公奏议>、明‧黄淮、杨士奇<历代名臣奏议>等皆属之。

传记:
  1. 记个人事迹、或为行事杂记、或为编年之谱,可补史传之缺略。

  2. 如:宋‧胡仔<孔子编年>、孔传<东家杂记>、朱熹<名臣言行录>;汉‧刘向<列女传>等皆属之。

史钞:
  1. 节录典籍之精华,不足言博大精深,仅供浅窥之用。

  2. 如:宋吕祖谦<十七史详节>、钱端礼<诸史提要>、沈枢<通鉴总类>等皆属之。

载记:
  1. 又称为‘伪史’或‘霸史’。

  2. 此类书上不载于正史,下不至于野史,所记多为非正统国之史事,或遗闻逸事。

  3. 如:汉‧赵煜<吴越春秋>;晋‧常璩<华阳国志>;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宋‧陆游<南唐书>等皆属载记。

时令:
  1. 今人读旧日时令之书,可供摭拾故事,观风俗;乃古人治史不可或缺之书。

  2. 如:宋‧陈元靓<岁时广记>;梁‧宗懔<荆楚岁时记>。

地理:
  1. 上自历朝<一统志>、下至各<地方志>皆属此类。多言人文,而言自然地形者较少,不甚同于今日之地理学。

  2. 如:北魏‧郦道元,<水经注>; 宋‧乐史<太平寰宇记>; 清‧顾祖舆<读史方舆记要>、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乾隆敕编<大清一统志>等皆属之。

职官:
  1. 或并入‘政书’,<四库>以为百度之纲,而别为一目。

  2. 如:<唐六典>、<明会典>、<大清会典图说事例>等皆属职官。

政书:
  1. 单记典章制度,而不及治乱兴衰,藉以明因革,知损益。

  2. 如:唐‧杜佑<通典>、宋‧郑樵<通志>、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合称‘三通’;宋‧王溥<唐会要>、苏洵<谥法>。

目录:
  1. 古籍之目录最早为汉‧刘歆<七略>;

  2. 今存书目最早为<汉书艺文志>(因<七略>而删定其要);

  3. 专属目录,各别成书,最早者为宋‧王尧臣等奉敕编<崇文总目>。

  4. 另有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清‧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皆属目录。

史评:
  1. 司马迁<史记>创论赞以见作者抑扬之意;

  2. 唐‧刘知几<史通>阐明诸史籍之义例得失,为史评之第一部书。

  3. 另有清‧王夫之<宋论>、<读通鉴论>;章学诚<文史通义>(此书主张‘六经皆史’)等皆属之。

二十五史 史记:
  1. 作者:汉‧司马迁。其父司马谈对<史记>内容已先有钩勒,司马迁继承父业而完成之)。

  2. 属私修史书。

  3. 体例:共有本纪、世家、列传、书、表;凡一三○篇。

  4. 记事年代:黄帝妿汉武帝;共二五○○年。

  5. 其文雄深雅健,善叙事理,后世散文家莫不奉之为圭臬,推为文史之大宗师。

  6. 地位:

  7. 纪传体之祖、通史之祖、第一部正史。

    首创‘论赞’以见史家抑扬之意。

  8. 定名:

  9. ‘史记’本史书之通称。司马迁所著,称<太史公记>或<太史公书>,魏晋以后始以‘史记’为司马迁书之专称。

  10. 注解:

      史记<三家注>:南朝宋‧裴骃<集解>;唐‧张守节<正义>、司马贞<索隐>。

汉书:
  1. 作者:

  2. 东汉‧班固及班彪、班昭、马续──

  3. 班 彪见<史记>止于汉武帝,乃采前汉史事,作<后传>补之;班固见其父班彪之遗作,乃变其体例为断代史,继续撰著;班昭(班固之 妹)、马续(马融之兄),班固作<汉书>尚余八<表>及<天文志>未成而卒,东汉和帝诏令班昭及马续完成之。

  4. 记事年代:汉武帝~王莽,凡二二九年史事。

  5. 体例:

  6. 共有帝纪、列传、表、志等体例,凡一二○卷。其体例多沿用<史记>,所不同者,乃将<世家>并入<列传>,改<书>为<志>。断前汉一代之史事,乃‘断代史’之祖。

  7. 价值:

  8. 文字精炼,叙事详密,与<史记>齐名,并称‘史汉’。

    <史记>长于文字;<汉书>长于体例。后世正史之体例乃师法<汉书>。

  9. 注疏:唐‧颜师古<注>;清‧王先谦<补注>。

◎<汉书艺文志>:

    <艺文志>为史书之一种体例,首创于<汉书>,故又称<汉志>,后世史书多沿此体例,而名称或有变,如魏徵<隋书>则称家之为<经籍志>。

后汉书:
  1. 作者:

  2. 南朝宋‧范瞱撰。范瞱未及作<志>而卒,其<志>乃梁‧刘昭取司马彪<续汉书>所补。

  3. 记事年代:东汉光武帝⇩献帝禅汉而止之史事。

  4. 编纂:

  5. 范瞱著书以前已有许多记后汉史事之书,范瞱以诸家所撰多未善,遂以刘珍<东观汉记>为蓝本,博载群籍,自定体例,撰成<后汉书>。

    • < 东观汉记>:记东汉史事。<隋书‧经籍志>称长水校尉刘珍等撰。晋时曾以此书与<史记>、<汉书>合称为‘三 史’,人多习之。六朝与初唐人,隶事释书,颇多征引。自范书盛行,此书遂微。北宋尚有残本,元以来,此书已佚。清人姚之骃曾辑其遗文,然挂漏殊多。

  1. 体例:

  2. 本纪、志、列传,无表(正史无<表>自此书始)。范瞱书仅作成十<纪>及八十<列传>。 梁‧刘昭取司马彪<续汉书>之文以成八<志>。宋‧熊方另补<表>八卷别行,未列入<后汉书>中。

  3. 价值:

  4. 文字优美精炼,史实丰富,编次得当,体仿马、班,而精审过之。独创<党锢>、<独行>、<逸民>、<列女>等列传体例,为后代正史所沿用。

    刘知几评此书:‘简而且周,疏而不漏’。

  5. 注疏:

    梁‧刘昭<注>;唐‧章怀太子李贤<注>;清‧惠栋<补注>;清‧王先谦<集解>最为详博。

三国志:
  1. 作者:晋‧陈寿撰。

  2. 编纂:

  3. 蜀人陈寿,蜀亡前,留心蜀事,先完成<蜀书>, 后又完成<魏志>及<吴志>,乃成<三国志>。

  4. 体例:

  5. 纪传断代史。以魏为正统,惟<魏志>有<纪>,此点为后世所诟病。⒊至晋‧习凿齿<汉晋春秋>,以蜀继承汉正统; 宋‧朱熹<通鉴纲目>亦以蜀为正统。刘知几谓陈寿<三国志>:‘曲陈曹美,虚说刘非’;实则陈寿尊魏为正统,乃着眼于史家立场,其主张不为无据。

  6. 注疏:南朝宋‧裴松之<注>。

    • 裴<注>之价值:

          杂引诸书,网罗丰富,旧籍不传者往往可见,且又多首>尾完具。多有保存佚书及史料,其价值甚或高于<三国志>原书。

  1. 价值:

    陈寿著<三国志>剪裁斟酌,矜慎不茍,善叙事,有良史之才。

    <史记>、<汉书>、<后汉书>皆以史才文笔兼胜,<三国志>则除本身价值之外,裴松之<注>价值极高。

晋书:
  1. 作者:唐‧房乔等人奉敕撰。

  2. 体例:共有<帝纪>、<志>、<列传>、<载记>等四类。

  3. 记事年代:包含东、西晋,及五胡十六国史事。

  4. 内容:

  5. 杂取晋代诸书,如<语林>、<世说>、<幽明录>、<搜神记>等,往往采为史料,故不免类于小说家者言,取材不甚严谨。

  6. 属断代史,为官修史书之第一部。(<四史>皆私修之史书)。

宋书:
  1. 作者:梁‧沈约奉敕撰。

  2. 体例:共有<纪>、<志>、<列传>等三类。

  3. 内容:清‧赵翼谓此书多取徐爰旧本增删而成。

  4. 文字优美,为史中之佳作;亦诸史中,修史最快者。

南齐书:
  1. 作者:梁‧萧子显撰。

  2. 体例:共有<纪>、<志>、<列传>等三类。

梁书:
  1. 作者:唐‧姚思廉撰。

  2. 体例:共有<本纪>、<列传>等二类。

陈书:
  1. 作者:唐‧姚思廉撰。

  2. 体例:共有<本纪>、<列传>等二类。

魏书:
  1. 作者:北齐‧魏收等奉敕撰。

  2. 体例:共有<帝纪>、<志>、<列传>等三类。

  3. 评论:

      清‧赵翼谓此书‘趋附避讳,是非不公’,乃正史中之显有偏见者。其内容芜秽,体例荒谬,世称‘秽史’。

北齐书:
  1. 作者:唐‧李百药奉敕撰。

  2. 体例:共有<本纪>、<列传>等二类。

周书:
  1. 作者:唐‧令狐德棻奉敕主编。

  2. 体例:共有<本纪>、<列传>等二类。

隋书:
  1. 作者:唐‧魏徵等奉敕撰。

  2. 体例:共有<帝纪>、<志>、<列传>等三类。

南史:
  1. 作者:唐‧李延寿撰。

  2. 记事年代:记载宋、齐、梁、陈等四朝史事。

  3. 体例:共有<本纪>、<列传>等二类。属通史。

北史:
  1. 作者:唐‧李延寿撰。

  2. 记事年代:记北魏、西魏、北周、隋等共二四四年之史事。

  3. 体例:共有<本纪>、<列传>等二类。 属通史。

<南史>、<北史>皆出于李延寿之手,叙事简净,并为史籍之佳构,而<北史>较<南史>为胜。

唐书:
  1. 又名<旧唐书>。

  2. 作者:后晋‧刘煦等撰。

  3. 体例:共有<帝纪>、<列传>、<志>等三类。

  4. 内容:

      穆宗长庆以前,<本纪>简而有体,<列传>叙述详明。长庆以后,语多支蔓,<列传>多叙官资,无事实。

新唐书:
  1. 作者:宋‧欧阳修、宋祈等奉敕撰。

  2. 以<旧唐书>成于五代文气卑弱之时,纪传失中,论多俪语,乃作<新唐书>,以补旧书之舛漏。

  3. 体例:共有<本纪>、<表>、<志>、<列传>等四类。

  4. 通篇简净、胜于唐书。

◎新、旧<唐书>之比较:

    清‧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云:‘<新唐书>最佳者<志>;<表>、<列传>次之;<本 纪>最下。<旧唐书>则<纪>、<志>、<传>美恶适相等。’

㈡顾亭林以为<新唐书>简易而不明,逊于<旧唐书>。

五代史:
  1. 又名<旧五代史>。

  2. 作者:北宋‧薛居正等奉敕撰。

  3. 体例:共有<本纪>、<志>、<传>等三类。

  4. 内容:记梁、唐、晋、汉、周等朝十三主、五十三年史事。

新五代史:
  1. 又名<五代史记>。

  2. 作者:宋‧欧阳修撰。

  3. 体例:共有<本纪>、<考>、<世家年谱>、<列传>、<附录>等五类。

  4. 内容:

  5. 记载梁、唐、晋、汉、周等朝十三主、五十三年史事。取春秋义法,寓褒贬之微旨。

  6. 刊行:

  7. 此书本为欧阳修私撰之作,成书后藏于家,宋神宗时,诏求其书,为之刊行,遂与旧史并行于世。

  8. 价值:

      义例严谨,褒贬祖述<春秋>。行文高简,叙事祖述<史记>。私人所撰正史,唐以后仅此一部。

宋史:
  1. 作者:元‧脱脱(脱克脱)奉敕撰。

  2. 体例:共有<本纪>、<表>、<志>、<列传>等四类。

辽史:
  1. 作者:元‧脱脱(脱克脱)奉敕撰。

  2. 体例:共有<本纪>、<表>、<志>、<列传>等四类。

金史:
  1. 作者:元‧脱脱(脱克脱)奉敕撰。

  2. 体例:共有<本纪>、<表>、<志>、<列传>等四类。

◎<宋史>、<辽史>、<金史>皆出于元‧脱脱之手。

元史:
  1. 作者:明‧宋濂撰。

  2. 体例:共有<本纪>、<表>、<志>、<列传>等四类。

  3. 此书乃诸史之中,疏失较多者。宋濂不懂蒙古文,译述多有错误;至民国以后,乃有柯劭忞作<新元史>。

明史:
  1. 作者:清‧张廷玉主修。

  2. 体例:共有<本纪>、<表>、<志>、<列传>等四类。

  3. 编纂历时甚久(康熙十七年至乾隆年间刊行),经多人分纂修定;主其事者多为硕彦,故其书甚为完备。

◎清廷曾召顾炎武修<明史>,不往。

新元史:
  1. 作者:民国‧柯劭忞撰。

  2. 体例:共有<本纪>、<表>、<志>、<列传>等四类。

  3. 编纂:元史多误谬,后世学者多有致力于补订者。柯氏仿欧阳修修改<五代史>而作<新元史>。此书取材于清代诸作,乃集<元史>之大成。

清史:
  1. 旧本<清史稿>乃赵尔巽、柯劭忞所撰,著者以清遗臣身份记述清朝之事,多有偏颇,故禁而不用。

  2. 今人张其昀、萧一山取旧稿略加改订,刊为<清史>。<叙例>:‘世变日亟,旧稿易散,不得已而略变体制,是正违碍,稍予斟补,以存史料。’乃时势使然。

其他重要史书 竹书纪年:
  1. 晋‧太康二年,汲县人不准盗魏安釐王墓,得古竹简数十车,中有<纪年>十三篇。

  2. 记事年代:夏以来至战国魏安釐王二十年间史事。

  3. 其书至宋时已佚,今传本二卷,乃辑本,题为梁‧沈约<注>,系出于伪托。

  4. 此书<四库全书总目>列为编年史之首。

资治通鉴:
  1. 作者:北宋‧司马光主撰;助纂者:刘邠、刘恕、范祖禹等数十人助纂。

  2. 编纂过程:

  3. 先采辑史料⇩草编丛目⇩纂成长篇⇩再由司马光抉择取舍,成为定本。历十九年而成;凡二九四卷。其书网罗宏富,文繁义博,体大思精;所采之史书,除正史之外,杂史多达三百余种。书成,神宗特重之,以为‘鉴于往古,有资治道’,赐名为<资治通鉴>。

  4. 记事年代:

  5. 战国妿五代;历十二代,一三六二年之史事。其始于战国(智伯求地)者,意在接续<左氏传>。

  6. 价值:

  7. 司马光:‘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是舍非’。博而得其要,简而周于事,最为体大思精之作。

  8. 注疏:以元‧胡三省<注>最佳。

资治通鉴的续作:
  1. 续资治通鉴:

  2. 清‧毕沅撰,凡二二○卷。记事年代:起于宋,迄于明。叙事详明简要,颇得史法。

  3. 通鉴纲目:

  4. 南 宋朱熹使门人赵师渊等,作<资治通鉴纲目>,又称<紫阳纲目>仿<春秋>褒贬之例,采<资治通鉴>所记 之事,创立<纲目>。其‘纲’乃仿<春秋>,用褒贬正名笔法;‘目’仿<左传>之记事。其意在为<春 秋>、<左传>之续。此书于三国则尊蜀贬魏,以蜀为正统;记扬雄为王莽之大夫,皆不同于<通鉴>。

  5. 通鉴纪事本末。

通鉴纪事本末:
  1. 作者:宋‧袁枢撰。

  2. 释名:‘纪事本末体’,乃以事迹为主,详一事之本末。

  3. 记事年代:

  4. 始于三家分晋,终于后周世宗之征淮南。历一三○○年,凡四十二卷,共载二三九件之史事。

  5. 编纂:取<资治通鉴>旧文,以事为类,每事成篇,自为标题而成书。

  6. 价值:

      乃史书‘纪事本末’体之创始者。此书一出,史书之体例遂分为三: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

国语:
  1. 作者:

  2. 相传为春秋鲁太史左丘明所作。

    相传<左传>及<国语>皆为左丘明所作, 前者又称<春秋内传>,后者又称<春秋外传>。

  3. 内容:

  4. 共二十一卷;采录周穆王十二年至周贞定王十六年之间,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等八国的史事。其所记之事略合于<左传>,而不合于<春秋>。

  5. 风格:文字古朴,有类于<左传>。

  6. 体例:乃‘分国叙述’的‘记言’史书,为我国‘国别史’之祖。

战国策:
  1. 作者:非一时一地一人之作,各篇作者至汉代时已不可考。

  2. 内容:

  3. 继春秋之后,至楚汉之起,共记载东西二周、秦、齐、燕、楚、三晋、宋、卫、中山等十二国,二四五年间之史事。凡三十三卷。

  4. 所载多为战国时策士游说诸侯之事;太史公作<史记>,多采其说。

  5. 编纂:

  6. 西汉‧刘向以前,此书脱误错乱,名称纷歧,如:<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迨刘向典校中秘书,始定名为<战国策>。

  7. 此书传至北宋时,仅存十一篇,曾巩访之士大夫之家,始尽得其书共三十三卷,并正其误谬。今所见<战国策>,即曾氏校定本。

  8. 体例:与<国语>同,皆为‘别史’、‘国别史’。

  9. 注疏:

      东汉‧高诱<注>,然已亡佚过半。清‧黄丕烈重刊宋‧姚宏<注>本较佳。

水经注:
  1. 作者:北魏‧郦道元撰。

  2. 内容:

  3. 以<水经>一三七条水道为经;以记述地理、人物、古迹、景貌为纬;详其支流达一二五二条。

  4. 风格:

  5. 朴实笔调中,颇能唤起历史兴亡,物事人非之感。状绘山川,描写景物,妍丽绝伦,读之使人有如身历其境之感。

  6. 价值:

  7. <水经注>乃古代水系地理的专著。作者实地考察,以正误谬,可与正史<地理志>相辅为用的。

    <水经注>为亡佚的文献作传承。其引用的书籍多达四三七种,北魏以前的相关地理志,几乎搜罗殆尽;亦收录许多汉、魏间的碑刻。这些内容大多皆已亡佚,而赖<水经注>才得以保留一部分。另外在书中所收录的民谣、谚语、方言、传说等,都是珍贵的史料。

    <水经注>不只为地理书,而且是绝佳的写景抒情文章。其文辞清新雅丽,描摹山水,冠绝古今。乃后世山水游记文学的取法对象,后世写景之文,必以<水经注>为宗。唐‧柳宗元最擅长写景,实自<水经注>出。

  8. 注疏:清人校注<水经注>十余家,其中全祖望曾七校<水经注>。清‧杨守敬<水经注疏>为最精。

水经:

    作 者:旧题为汉‧桑钦撰 (桑钦为西汉大儒孔安国之六传弟子); <四库提要>考其非桑钦之撰,乃成于三国时,作者已不可知。内容:记天下之水流共一三七条,乃叙述河道源流之书。价值:乃我国第一部记述河道 水系之专著(水系地理书),但内容简略,缺乏系统。注疏:晋‧郭璞<注>三卷,已佚;今仅存郦道元<注>。

<水经>与郦道元<水经注>比较:

    < 水经>本为简略的水系地理书,只记一三七条水流,局限中国本部,疏略而误谬多。<水经注>所记水流范围则东至朝鲜半岛,西南至印度河, 南至中南半岛,西至伊朗,北至蒙古沙漠,多达一二五二条水流;除了记水系之外,兼及山脉、气候、物产、人文、郡邑沿革、风俗、传说等等,名虽为<水 经>之注,其实为一全新之创作。

台湾通史:
  1. 作者:民国‧连横撰。

  2. 体例:

  3. 乃通史、纪传体。共有<纪>、<志>、<传>等三类,另有表图附于诸<志>之中。

  4. 记事年代:

  5. 起自隋‧大业元年, 终于清‧光绪二十一年(清廷割台);历时一二九○年。

  6. 编纂:

  7. 作者年十三,就傅读书,其父购<台湾府志>授之,乃发愤撰书,以补旧志之缺。光绪十年动笔,至民国七年脱稿,历时十年。

  8. 特色:

  9. 乃私修史书;无助纂者;不属<二十五史>。取材宏富,事理详赅;民族大义,纵贯其中,读之颇能发人深省。

  10. 价值:

      ‘三百年来无此作,马迁之后失宗风’;‘纵横上下,钜细靡遗,而台湾文献于是乎在。’(连氏自评)。

      成于日据时期,颇受日本朝野重视与赞许,并为之题辞。章太炎赞许<台湾通史>为民族精神之所托,乃必能传世之作。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