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中醫藥報 家父施治婦人病,善於調理脾胃。認為婦人病脾胃病多,尤以脾胃虛弱為主。故善於應用補養藥物,治療脾胃虛弱之症。
對脾胃虛弱者,善於重用補養藥。如重用山藥、白朮、黃芪等,常用量在30克左右。其中山藥不僅味甘歸脾,且色白入肺,液濃入腎,能滋胃陰,又能利濕,能滑潤又能收澀,性味平和,非重用不能建功。多服常服無流弊。家父治婦人帶下,山藥常為重用首選之品。
白朮善健脾胃,可消痰利濕止瀉泄,因其質重,需重用方顯良效。如治婦人脾虛,帶下乏力不欲食,產後腹瀉,證屬脾胃寒濕不能健運者,或脾虛氣化不升者,白朮均以重用。曾記得家父治一婦人月經量多,下血不止,屬脾虛不統,立方四君子湯加減。方中重用白朮50克,服2劑血即止。家父雲此皆白朮之功也。
黃芪,前人謂其補脾、肺兩髒。家父認為,黃芪可補肝、脾、肺三髒,可升補脾之氣。臨床中凡遇肝虛脾弱、傷於飲食、不耐風寒勞累之氣虛證,每於健補脾胃方中,重用黃芪升肝脾之氣,每獲良效。升達中焦陽氣,非黃芪不可。
在調補脾胃過程中,又當以胃氣為重。因為陽明胃氣,以息息下行為順,若胃氣一旦壅塞,必轉而上逆。上則為脹滿,下多便結。治當投入理氣疏導之品。臨床婦人病又多脾虛,一旦胃氣不順,則選用理氣之品。若用藥不當,恐難以取效,甚至越理越滯。故家父在理氣藥中,每合健脾之參、芪、山藥等品。可健脾開胃,補而不滯,通而不傷正,相得益彰。
總結家父論治脾胃之法,多健脾和胃同用,脾陽胃陰並重。升肝脾之氣與降胃腸之濁相應。補養與疏理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