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漢學網 (四)對食物的體驗面越廣,『吃』的隱喻性用法也越多
在上文中,筆者總結歸納了漢語『吃』的隱喻和轉喻,其中,『吃』與食物的色、香、味、質互動的隱喻和轉隱喻有14條,『吃』與各類食物、食材互動的隱喻和轉隱喻有51條,『吃』與炊具、餐具、處所等互動的轉喻和轉隱喻有17條。很明顯,在這三類隱喻和轉隱喻中存在很大的數量的差別,這個數量的差別反映了其認知上的特點:體驗的程度越深,面越大,隱喻和轉喻越多,體驗的方法和內容起着關鍵作用。『吃』與食物的色、香、味、質的互動是有限的,與食物相關聯的餐具、炊具、處所等的互動也是有限的,而食物和食材的種類卻是五花八門、變化無窮的。體驗的程度和範圍的差別必然通過語言反映出來,即:『吃』的體驗越多,隱喻和轉喻就越多。這一研究也證實了體驗哲學的觀點:人類的認知和語言具有體驗性,語言的成因是基於身體經驗之上的,經過認知加工逐步形成的,它和客觀的現實世界和人類的主觀加工機制密切相關,是主客觀互動的結果。
(五)概念隱喻具有更強的認知力
在本文歸納分析的漢語『吃』的隱喻和轉喻中,既有本體隱喻和轉喻,又有概念隱喻,本體隱喻或轉喻是針對某一具體事情而言,他們往往是構式結構,如:吃食堂、吃小灶等,其構式意義大於詞彙意義,本身不具備生成性,而概念隱喻卻針對某一類事情而言,如:『吃是承受』這一概念隱喻包括的隱喻就多達26條,上文提到的很多轉隱喻都包括在這一概念隱喻中。由此可見:概念隱喻具有思維的廣闊性,搭配的隨意性,以及語言的生成性,換一句話來講,人的整個思維是隱喻性的,概念隱喻比本體隱喻具有更強的認知力。
(六)民族文化使漢語『吃』的隱喻和轉喻具有民族文化特徵
語言具有體驗性,這不僅僅包括我們的身體和客觀環境的互動,還包括在一定的文化中我們和社會、政治、經濟、宗教團體的互動,即語言還具有社會性和人文性。因為人是認知的主體,不同民族的文化模式,價值體系在隱喻的認知過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許多體驗和認知深深紮根於社會文化環境中,因此,語言處處帶着民族文化的烙印,如:『豬八戒吃人參果』這個隱喻,對於不了解中國文化的西方人來說是無法理解這個轉隱喻的兩端『豬八戒』和『人參果』的喻意的;在『瞎子吃湯圓』、『吃豆腐』等隱轉喻中,『湯圓』、『豆腐』是典型的中國傳統食品,表現了中國的食文化;『吃父母』、『吃小灶』等則表現了當代中國人的某些生活方式和理念。語言是社會文化的反映,漢語『吃』的隱喻和轉喻充分地表達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價值觀念和食品特色。
五 結語
本文分析研究了漢語『吃』的隱喻和轉喻背後的認知機制:體驗和文化背景。在『吃』的認知框架里,主體對客體的感知,對食物全方位、多層次的體驗是『吃』的隱喻和轉喻意義紮根的基礎;漢語文化中傳統的價值體系和豐富的食文化積澱為『吃』的體驗方式和其意義的擴展提供了先決條件。體驗和文化背景是語言意義相輔相成的兩個重要方面。
(作者:聶亞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