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瀋陽晚報
2、瀋陽故宮採用『地熱取暖』
現代人們裝修房子,最時髦的採暖方式莫過於使用地熱了――既保障了溫度,又節省空間。其實在300多年前,『地熱』取暖方式就爲瀋陽故宮所採用了。
當時的工匠,把鍋灶的煙道設計在地面下,從地下通到各個宮內。比如清寧宮地下的煙道,呈魚刺形,中間是空的,當鍋灶處有火燃起時,餘溫就會沿著煙道烘熱地面,這樣既增加室溫,還節約了不少能源。有趣的是,燒炕和加熱地面的煙囪並沒有修建在房頂上,而是建在屋後的地面上,高大的煙囪不但有很好的排煙效果,而且使皇家建築整潔美觀。皇太極夫婦居住的清寧宮,爲典型的滿族建築風格。北、西、南三面均有火炕,當年皇太極曾坐在炕上召見臣僕。
除了這種集中供暖,各個宮內也都備有火爐。火爐也叫火盆或熏籠。熏籠的形狀大小有很大的區別,大的可達數百斤,高一米多,有三足、四足的,有點像古時的鼎。小的則如西瓜一般大小,隨手可提,有放在腳下暖腳的腳爐,也有暖手的手爐,火爐里燃起炭火就可以取暖。北方冬天漫長,即使是在皇宮之中,燒柴取暖也是個大事,爲此宮廷里專門設置了管理冬季取暖的相關事宜的機構,比如惜薪司,就是專管供應皇宮內薪炭的機構。根據清宮規定,皇帝、后妃等每人的地位名分不同,每日供應木炭數量、質量也有所不同。
古代『地熱取暖』雖然好處多多,但是這種灶坑用於生火,通過火道將熱力傳向室內各個角落的取暖方式,確實是不折不扣的『貴族產物』,單是鋪設地下煙道一項,就要耗費不少人力物力,所以這種『地熱』只在皇室住所和寺院中才有發現,而一般的臣民們更多採用東北老人熟知的『火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