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704|回覆: 0

[口語危機] 漢語『是』源於『時』的考察(2)

[複製鏈接]
真衣 發表於 2012-11-8 18:1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中國語文網
從語義上考察,『時』與『是』也相通。我國最早的訓詁書都直接指明了『時』與『是』之間的聯繫。【爾雅・釋詁下】:『時,是也』;【釋言】:『是,則也。』郭璞註:『是,事可法則。』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釋詁】曰:「時,是也。」此「時」之本義,言「時」則無有不「是」者。』段注又說『是』字:『以日為正則曰是。從日、正,會意。天下之物,莫正於日也。』對『時』與『是』語義上的這種聯繫,自【說文】【爾雅】以來的辭書和歷代語言學家從未對此提出異議。

    通過以上考察,『是』與『時』的聯繫已初步顯露出來。但這些畢竟還只是闡釋學的考察。下面我們將進一步提出文獻學的確鑿證據。

    二

    語言學界都非常清楚,『是』的意義系統歷來極為複雜,這些意義之間的關係,至今仍是迷霧重重。雖然如此,但它的基本意義和用法還是很清楚的。這裡,我們先從【詩經】中『是』的用法進行討論,因為它是公認可靠的最早的文獻之一,而且對它的研究相對也較成熟。【詩經】中的『是』還沒有今天的系詞用法,它的主要義項有:(1)形容詞,正確,與『非』相對。如【魏風・園有桃】:『彼人是哉?子曰何其。』(2)近指代詞,這、這個、這樣、此。如【小雅・巷伯】:『淒兮斐兮,成是貝錦。』(3)指示代詞,復指前置賓語。如【大雅・崧高】:『於邑於謝,南國是式。』根據向熹先生【詩經詞典】[6]中的統計,『是』作『正確』講的有2處,作代詞『這』講的有60處,作復指前置賓語代詞講的有32處。這個統計反映着整個上古『是』的主要特點:主要作指示代詞,也作形容詞『正確』,動詞『認為……正確』等講。

    在早於【詩經】的最古老的文獻【尚書》裡,『時』的主要意義和用法正是如此。『時』在【尚書】中以每千字5.52的高頻率出現,是居於前30位的常用詞,這並非因為【尚書】處處涉及『四時』或時間,實際上『時』作為時間詞講的不足30%,剩下70%以上的『時』,(1)絕大部分作近指帶詞『此』或『這樣』及與此有關的意義講;[7]另外還有以下意義和用法:(2)動詞『肯定』『認為……正確』;(3)形容詞『正確』等。分別舉例如下:[8]

    1.指示代詞

    帝曰:『疇咨若時登庸?』放齊曰:『胤子朱啟明。』(【堯典】:『誰能咸熙庶績順是事者將登用之』)

    帝曰:『俞,咨!禹,汝平水土,惟時懋哉!』(【舜典】:『惟當居是百揆而勉力行哉』)

    帝曰:『棄,黎民阻飢,汝后稷,播時百穀。』(【舜典】:『布種是百穀以濟之』)

    帝曰:『俞!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萬世永賴,時乃功。』(【大禹謨】:『是汝之功』)

    帝曰:『皋陶,……期於予治,刑期於無刑,民協於中,時乃功,懋哉。』(【大禹謨】:『是汝之功,勉之』)

    益贊於禹曰:『……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大禹謨】:『是天之常道』)

    皋陶曰:『都!在知人,在安民。』禹曰:『吁!咸若時惟帝其難之。』(【皋陶謨】:『言帝堯亦以知人安民為難』)

    欽四鄰!庶頑讒說,若不在時,侯以明之,撻以記之,書用識哉,欲並生哉!(【益稷】:『若所行不在於是』)

    時日曷喪?予及汝皆亡。(【湯誓】:『是日何時喪』)

    斂時五福,用敷錫厥庶民。(【洪範】:『斂是五福之道以為教用』)

    帝曰:『迪朕德,時乃功,惟敘。』(【益稷】:『是汝理水之功』)

    王曰:『嗚呼!封,……適爾,既道極厥辜,時乃不可殺。』(【康誥】)

    今惟殷墜厥命,我其可不大監撫於時。(【酒誥】)

    2.肯定、認為正確:

    百僚師師,百工惟時。(【皋陶謨】:『百官皆是言政無非』)

     工以納言,時而^之,格則承之庸之,否則威之。』(【益稷】:『當是正其而^道之』)

    3.判斷:

    王曰:『嗚呼!……越天忱,爾時罔敢易法,矧今天降戾於周邦?』(【大誥】)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