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語文網 [摘要]漢語『是』集『本在』、『存在』、『在者』三義於一身:本在語義體現爲『準則』『常道』,存在語義體現爲系詞的『斷真』,在者語義體現爲近指代詞『這』『此』。漢語的存在觀念是從時間觀念發展出來的:『是』是由『時』分化而來的,甲骨文的『時』是後起的『是』的源頭。
[關鍵詞]是;時;時間;存在;此在;判斷
近年來,英語系詞to be和德語系詞sein成爲我國思想界的一個關注焦點。這是因爲,它是自古希臘以來西方形上學核心範疇的語言形式,以至於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一部西方哲學史,就是對being[1]意義的探索史。
目前,我國哲學界所面臨的一個困惑是:怎樣用漢語來對譯這個概念?是譯作『是』、還是『有』或『在』?這是因爲西語to be具有多種形態,其中最重要的三個意義分別是形上學的三個最基本的概念:本在、在者、存在。[2]而我們之所以產生翻譯的困惑,是因爲我們對自己的漢語『是』還缺乏應有的深入研究。我國哲學界還不曾發問過:漢語系詞『是』是如何產生的?它的詞源如何?它與漢民族的原初形上學存在觀念之間具有怎樣的聯繫?弄清這些問題,不僅對於確定漢語系詞本身的性質,而且對於認識中華民族的原初存在觀念,都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通過考察,我們發現:漢語『是』與『時』有著直接的淵源關係。恰如海德格爾在【存在與時間》裡對『存在』的考察結果一樣,漢民族最初對存在的領悟也是與時間觀念緊密聯繫在一起的。
一
如上所說,西語系詞to be同時含有形上學的三個核心範疇本在、存在、在者的意義。我們尚未清楚意識到的是,我們之所以可用『是』來對譯to be,是因爲漢語『是』本身具有與之大致相應的語義語法功能。現代漢語語法意義上的判斷詞『是』,在古代漢語中曾將中華民族形上學的三個基本觀念本在、存在、在者包容於一身。[3]但是,如果我們粗淺地打量一下漢民族『是』概念產生的歷史,就會感到它似乎與中華民族5000年的悠久文明有些不相稱:殷商時代的甲骨文還沒有『是』字,『是』大約是在周代初期才出現的。從哲學角度看,這是不可思議的。一個民族自產生之日起,就必定有自己的存在觀念,這個原初的存在觀念必定成爲這一民族文化的根源;反映這一存在觀念的語言形式必定是一個最古老、最基本的詞,它不會象一般詞彙那樣隨時代的變化發展而忽生滅,而會象古希臘語的einai[4]一樣,雖然可以有不同形態,可以有變化發展,但永遠是這個語言不可或離的基本詞。現在我們的問題是:漢語中這般性質的『是』怎麼會是一個後起詞呢?
這裡,我們有必要事先說明一下『漢字』跟『漢語』的區別和關聯。漢字是非常獨特的文字,由於它的表意性,我們可以通過字形來了解其字義。東漢許慎作【說文解字】,就是做的這種工作。這雖然很容易誤導人,使我們把文字與語言混淆起來,而忘記了語言的形式不是文字,而是語音;但另一方面,漢字的形旁卻又實實在在地向我們隱隱透露著漢語的原初秘密。如果我們一方面擯除文字符號的干擾,透過語音直接把握語言符號的實質,另一方面也順著漢字形旁透露的信息進行探索,我們就會發現一個秘密:
漢語『是』作爲存在觀念的語言形式,確實是漢民族最古老的觀念;『是』作爲一個詞,也並非後起詞,而是一個最原始的詞,只不過它最早的文字符號爲『時』,而不是『是』。『是』雖不見於甲骨文,『時』卻是甲骨文就有的文字,現在我們要做的工作,是弄清『是』與『時』的原始關聯。考察如下:
從字形上考察,『時』與『是』是相通的。許慎【說文解字】解釋『時』字:『時,四時也。從日,寺聲。],古文「時」,從之、日。』商承祚【殷虛文字類編】說『時』字:『此[5]與許書古文合。漢【無極山碑】「時」亦作「]」,尚存古文遺意。』同時,【說文】還說『是』字『從日、正』,即『時』和『是』均從『日』,表明這兩個詞的意義都與『日』有關係,因而與時間觀念有關。
從音韻上考察,『時』與『是』也相通。根據詞源學原則,如果兩個字在語音、語義上都相通,那麼它們就可能是同源詞。『時』上古屬禪母、之部,『是』上古屬禪母、支部,這就是說它們聲母『禪母』相同,韻母『之』『支』非常接近。這是古音學上公認的『一聲之轉』當中的『旁轉』現象,表明它們可能是同源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