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508|回覆: 0

[漢語詞典] 漢語短語的分類問題(3)

[複製連結]
夏知 發表於 2012-11-14 18:3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中國語文網
3.2由於篇幅所限,本文只選擇比較重要而且具有典型意義的施動動語和受動短語來比較。倘若把這兩種短語區分開來能夠更好地分析和說明一些語法現象和規律,那就證明語義標準分類是有實用價值的,因爲,如果用結構關係標準來分,它們就沒有什麼區別,都是主謂短語。我們希望這種比較能起到『管中窺豹,可見一斑』的作用。


    比較兩種事物必須以一個在外的條件爲參照點,被比較的事物在這個參照點上呈現出相同或相異之處,這樣的比較才有意義。對施動短語和受動短語進行比較,也需要參照點。我們找到兩個參照點:一是兩類短語由靜態的語言單位轉爲動態的言語單位時的自足條件,二是兩類短語充當句子成分時的搭配能力。下面我們分節討論。


    四 兩類短語由語言單位轉爲言語單位時的自足條件


    施動短語和受動短語在結構類型中都是主謂短語,按照一般語法著作的說法,一個主謂短語具備了一定的語調或加上一定的虛詞就可以由語言單位轉爲言語單位―一句子。但是,是不是必定轉成一個自足的句子呢?


    回答是否定的。一個有趣的事實是:許多語法著述都講到受事主語句的特點(或限制),而不提或很少提到施事主語句,因此給人的印象是施動短語似乎更容易直接轉爲自足的句子。其實不然,施動短語和受動短語轉爲言語單位進有各自的自足條件,而各自的自足條件又呈現出明顯的對立,這種對立又主要表現在謂語動詞方面。


    4.1丁聲樹先生在談到受事主語句的特點時說:『……從謂語方面看,謂語往往不是一個單獨的動詞,動詞的前後多半有別的成分』。[⑥]這個概括當然是正確的,這裡需要說明的是:受動短語轉成的言語單位就是受事主語句,因此,我們談受事主語句謂語方面的限制,實際上就是分析受動短語轉爲受事主語句(言語單位)時表現在謂語動詞方面的自足條件。


    施事主語句對謂語是否由一個單獨的動詞充當的這一要求不是強制性的,如一些不及物動詞作謂語,前後可以沒有別的成分,如:


    (1)明天下午的會李校長發言。(2)我休息,他勞動。以上兩例的謂語都是由一個單獨的動詞充當的,而且這幾個動詞本身又不能帶賓語,這和動詞本身是不及物動詞有關。


    但是,漢語中的動詞絕大多數是及物動詞,多數施事主語句的謂語動詞也是由及物動詞充當的。另一方面,受事主語句的謂語動詞則必須由及物動詞充當。恰恰是在這一點上,施動短語和受動短語轉爲句子的自足條件完全不同。


    由施動(及物)短語轉化而來的施事主語句,及物動詞必須帶著它的受事,否則儘管從結構上看主語和謂語俱備,但它是不自足的,比較下面兩個例子:


    (3)醫生們治好了他的病。
    (4)*醫生們治好了。


    例(4)是不成立的。而由受動短語轉化而來的受事主語句,因主語是它後面的及物動詞的受事,因此,動詞一般不帶受事賓語仍是自足的,如:


    (5)他的病治好了。
    (6)這首詩背下來了。


    4.2 事實上,人們在理解句子時,必然會受到兩種短語的不同自足條件的影響。我們可以通過比較下面兩個例句來證明這一點:


    (7)敵人打退了。
    (8)我們打退了。


    例(8)無論怎樣理解都是不自足的,『我們』不會是『打退』的受事,而例(7)儘管『敵人』也可以是『打退』的施事,但這個句子只有理解成受事主語句時才是自足的,而且按照常理,人們一定會把這個句子的主語理解成受事。


    受動短語轉化而來的受事主語句,其主語擔負著語法和語義兩個層面的任務:從語法上看,一個句子必須有一個話題,即主語。假如這個話題在表層結構中沒有出現,它一定被語境承擔了。話題可以是施事,可以不是施事,受事主語句的受事就是話題。從語義上看,一個及物動詞必須帶著它的受事,不管這個受事在什麼位置,也就是說,受事可以出現在動詞的後面,也可以出現在動詞的前面。及物動詞的受事若不出現,它在語義上就沒有著落,以施事、受事與同它們相聯繫的及物動詞的關係而論,受事似乎更重要一些,這一點還可以通過『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比較中看出來。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