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102|回覆: 0

廣西發現稻作祭祀雕塑群 稻神為獸身鳥頭人面

[複製鏈接]
山東受學 發表於 2012-12-26 18:4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南寧晚報
20121226104557799.bmp

田地邊,一株株細長的野生稻倔強地生長着,而山中聳立了千年的稻神雕像正遙望遠方,保佑風調雨順的豐收季。昨日,在隆安野生稻和稻作祭祀雕塑群保護地,我國稻作文化研究專家、中央民族大學原副校長梁庭望進行了現場講解,其中首次公開的稻作祭祀雕塑群為稻作文明起源於隆安為中心的地區提供了又一個重要的新證據。
尋訪石雕像 稻神為獸身鳥頭人面
地點 喬建鎮儒浩村口安吞坡
喬建鎮儒浩村位於南寧至百色二級公路邊,今年9月,在儒浩村發現的稻神山祭祀遺址群被認定為我國最大的稻作文化祭祀遺址群,也是我國古代稻作文化最大最集中的顯亮點。經過對稻作祭祀遺址群的詳細考察,專家們於近日在儒浩村安吞坡發現了古駱越稻作祭祀雕塑群,並進行了相應的保護。儒浩村的村民祖祖輩輩都在這些石像旁勞作,但誰也不知道這些石頭是人工雕鑿的古文物,當地也沒有相關的記載和傳說。
雕塑群由稻神、青蛙、稻穀等雕塑組成,這些造型都是駱越人在原始社會的稻作文化崇拜物。從打磨的手法看,石雕用石鑿雕鑿再用礪石打磨而成,顯然當時的駱越人社會已進入了新石器時代,打制的痕跡帶有新石器時代早期石器痕跡的特徵。根據石雕的造型、打磨手法和周邊的遺物,專家判斷這些雕塑的製作年代為8000年前的新石器早期,這也是我國目前所發現的歷史最早的稻神鵰塑。其中最為珍貴的是一尊高5米,底座長8米,被稱為古駱越絕世之作的稻神石雕像。
若是從正面看,稻神雕像猶如一個盤着髮髻的老婦,眺望着大石鏟祭祀坑遺址。雖然因年代久遠,石像風化程度嚴重,不過仍可清晰分辨出臉部的五官。走到石雕像的側面,天鵝頭狀的石塊用白色的灰漿勾縫粘連在石底座上。至於長達8米的底座則是蛇的形狀,特別是右側發現了四個刻在雕像上的文字符號,筆畫較粗獷簡單,帶有文字初創時的特徵。梁庭望解釋說,在壯族傳說中,稻神『婭王』是鳥部落的女王,她帶領族人發明了水稻栽種技術,這尊獸神鳥頭人面的雕塑和傳說中的稻神形象吻合。
此外,除了安吞坡外,儒浩村的雷桑和雷宏等地方也發現了古駱越稻作文化雕塑群。這些雕塑除了稻穀形雕塑外還有青蛙、蛇、象、鳥等與稻作文化有關的古駱越圖騰動物,為稻作文明起源於以隆安為中心的地區提供新的證據。
尋訪野生稻 形如雜草不易分辨
地點 那桐鎮上鄧村
穿過公路旁成片的速生桉,一片開闊的田地映入眼帘,地里的農作物基本上已經收完了,一處約200平方米的沼澤地被鐵欄杆圍了起來,粗略看去,沼澤地里雜草叢生,似乎並無特別之處。走進圍欄之內,梁庭望面露喜色,迅速蹲下身子,捧起一株匍匐於積水處的『雜草』說道:『這個就是野生稻。』從外表上看,野生稻葉子細長,與旁邊的雜草極其相似,若非有人指點確實很難辨認。
究竟野生稻和栽培稻有何不同?梁庭望特意在現場找了一株栽培稻進行對比,野生稻的稻稈和葉子比栽培稻細長,尤其是芒,即稻穗上尖細的部分很長,栽培稻則很短。此外,當野生稻抽穗時,顏色為紅色,這時就很容易與金黃色的栽培稻進行區分。不過從經濟價值來說,野生稻的穀粒細小數量少,而且一成熟就掉粒,幾乎沒有實用性,即使在野生稻分布數量較多的地區,它也常常被農民當作雜草來剷除。梁庭望語重心長地說,野生稻身上具有豐富的基因資源,也是雜交水稻得以不斷改良的基礎,因此未來對野生稻的保護和研究十分重要。
壯族是稻作民族,隆安縣便流傳着壯族神話 【谷種與狗尾巴】:古時只有天上有穀子,壯族先民就派了一隻九尾狗上天尋找。九尾狗在天上曬穀種的地方用九尾沾滿谷種,不料看谷人發現後砍掉其八條尾巴,最終狗逃出天門,並把粘在最後一根尾巴上的谷種帶到人間。在現實生活中,水稻的改良、栽培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但栽培水稻的起源地在哪裡,數百年來一直沒有定論。
今年10月,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國家基因研究中心韓斌課題組與中國水稻研究所等單位合作,在英國【自然】雜誌在線發表研究論文,認為最早的人類水稻種植極有可能出現在廣西。(詳見本報11月2日第8版【人類栽培稻起源可能為廣西】)
記者陳蕾文/圖

        來源:南寧晚報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