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華商晨報 以陶器和石器為主 為搶工期發掘工作仍進行
■新聞回放
2012年年中,大連大王山上發現一處青銅時代遺址,那裏生活的可能是大連最早的漁民。10月下旬,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正式進駐大王山遺址,進行考古調查、勘探和發掘工作。
首次報道題目:【大連發現3000多年前青銅時代漁村遺址】
備受矚目的大連大王山遺址發掘工作已有了重大進展。
截止到目前,該遺址出土完整的和可復原的遺物500多件,其中以陶器和石器為主。
暖棚中進行挖掘 推測遺址房屋應毀於火災
昨日下午,記者再次來到大王山遺址。與之前相比,遺址的上面已經搭建了暖棚,通往遺址的上山道路旁也加裝了護欄和防護網。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第二研究室主任、本次考古隊隊長白寶玉解釋,由於氣溫下降,土層上凍,已無法進行考古發掘工作。但由於大連新機場建設工程工期緊迫,在搭建暖棚,增加取暖設施後,考古發掘工作仍在繼續開展。
走進暖棚,可以看到地面上已經被挖出了一個個『大坑』,站在『大坑』旁,能看到一些陶罐的碎片已經裸露出來。
這些『大坑』為古代先民的房址。可以確定的房址數量為30餘座,已經清理完10座。
從已清理完的房址中可知,其建造方式和結構為先選取一處坡度稍緩的位置,用大石塊在山坡下方沿山坡走勢砌築一道護坡牆,然後用夾雜白色小石塊的黃土鋪墊成一座平整台面,在其上再用石塊和草拌泥壘砌房屋牆體。
這些房址平面多呈長方形,門道位於順山坡方向的一面上,房屋地面經火燒過,但在房址內部未發現有灶址,房址內多出土數量較多的陶器,均遭到了二次火燒。從這點推測,大王山遺址的房屋應毀於火災。
遺物以陶器和石器為主 數萬碎片中拼對
目前出土遺物,主要以陶器和石器為主,骨器、角器、貝殼器次之,數量較多,完整的和可復原的遺物共有500多件。
其中,陶器可以辨認的器物有罐、壺、豆、碗、[、鼎、盆、簋、器蓋、網墜和紡輪等。石器有斧、錛、鑿、刀、劍、矛、鉞、鏃、石球、磨石、紡輪、棍棒頭和帶孔的盤狀器等。
在基地內,記者見到了幾個已經拼對好的陶罐,粗略看每個陶罐都是用幾十塊碎片拼在一起的。這項工作需要在數萬個碎片中進行拼對,有時一個陶器可能就需要一二百塊碎片,這需要兩三個人用兩三天才能完成。
它是我省發現的海拔最高青銅時代遺址
大王山遺址位於大連市甘井子區大連灣街道大王山山頂上,海拔235.9米,是我省迄今為止發現的海拔最高的青銅時代遺址。
白寶玉介紹,從已出土的陶器、石器等遺物來看,大王山遺址的年代為青銅時代,與大連地區已發掘的雙坨子文化相同,大王山遺址的絕對年代應為距今3000年―4000年前後。
這不僅為研究遼東半島南部地區的青銅時代考古文化提供了一批嶄新的實物資料,同時也對考古學界進一步探討本地區與周邊地區之間的文化交流等相關問題提出了新的理解和思考。
目前考古人員每天都需要加班2個小時以上,為考古發掘工作節省大量的資金。 (主任記者 姚琦東)
來源:華商晨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