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925|回复: 0

三星堆遗址发现最大单体建筑基址 使用性质存疑

[复制链接]
沙舟 发表于 2013-1-16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天府早报
2013116145738167.jpg

三星堆遗址项目考古以来发现最大单体建筑基址――青关山建筑基址。昨日,四川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广汉举办了青关山大型建筑基址性质论证会。下午1点过,三星堆遗址工作站人员和记者走进青关山建筑基址。
此次勘探和发掘是继1986年三星堆一、二号祭祀坑发现、发掘以来,收获最大、取得突破最多的一次。其中,发现了青关山大型建筑基址群,并初步确认“仓包包城墙”和“北城墙”两道新城墙,使得三星堆古城的城墙由原来的5段变成了7段,外廓城也因“北城墙”而趋于完整。
此次勘探发掘在三星堆遗址北部和东南部 3.2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进行,共发现三星堆时期夯土台基群1处及各时期墓葬41座、窑址13座、灰坑149座、文化层堆积27处。
重大发现1
青关山基址,肯定是王权性质
《速览:青关山建筑基址群位于三星堆遗址西北部的二级台地上,北濒鸭子河,南临马牧河。青关山台地呈长方形,建筑西北―东南走向。长约55米、宽约15米,面积约900平方米,东西两侧似有门道。根据形制和出土物判断,使用年代大约为商代,距今3000多年。是迄今为止发现的面积仅次于安阳洹北商城一号宫殿基址北正殿的商代单体建筑基址。》
青关山考古项目负责人、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站长雷雨推测,青关山大型红烧土建筑基址极有可能由最高统治者使用,具体使用性质还未确定。
“青关山建筑基址是三星堆遗址考古以来最大的单体建筑遗址。”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的董静介绍,青关山建筑基址是目前为止三星堆遗址发现中,最高夯土台地,也是三星堆遗址的最高处,它的顶部高出周围地面3米以上。“这样高的地势是人为的,”董静分析,“这肯定是在巨大人力、物力的基础上修建的。”
这次出土的象牙、玉璧、石壁等都规模较大。走进青关山建筑基址,天府早报记者看到,在出土文物周围划有清晰的线条提示,重要文物都被塑料膜盖住密封,青关山建筑基址的红烧土比起周围的黄土地仍然非常明显。
初步推测,青关山建筑基址大约由6到8间正室组成,分为两排,沿中间廊道对称分布,正室面阔6至8米、进深约3米,中间廊道宽5米左右。存留的墙基内外各有一排密集分布的疑似“檐柱”遗迹,绝大多数为长方形,共计近200个。两排“檐柱”间似有宽近1米的廊道,墙基和“檐柱”底部均由红烧土块垒砌。
性质猜测>>>
宫殿说、府库说和祭祀说
青关山建筑基址的使用性质还在争论中,目前有宫殿说、府库说和祭祀说。“可以肯定的是,这么大的面积,怎么都是王权性质。”雷雨肯定地说。之后,雷雨接受采访时也补充道:“很有可能是最高统治者使用的。”
让雷雨振奋的是,青关山建筑基址下还叠压着3到4层厚薄大致相同的红烧土堆积,各红烧土层又分别与夯土层间隔叠压,总厚度超过4米。雷雨猜测,“它是建筑群的一部分!”
谈起接下来的工作,雷雨表示,“今年要先等待国家文物局审批,”审批内容包括具体的发掘区域,“估计会往青关山建筑基址北面继续发掘。”
重大发现2
“北城墙”现世,或颠覆专家看法
《速览:此次考古还在青关山建筑基址北部初步确认了 “仓包包城墙”和“北城墙”两道新的三星堆时期夯土城墙,并在城址范围内发现多条古水道。“北城墙”位于遗址北部,紧临鸭子河;“仓包包城墙”位于遗址东北部。两段城墙的初步确认,将对古城的营建过程、聚落布局研究产生极大的推进作用。》
事实上,“北城墙”的地上部分已不存,残长210米、残宽约15米(北侧被冲毁)、厚1―1.5米,东端与月亮湾城墙北端呈直角相接。相较于其他城墙的长度,显得很短。雷雨认为,这是“被鸭子河河水冲走,残留的城墙。”“这次发现的‘仓包包城墙’或为三星堆遗址中‘城中城’的出现提供新证据。”雷雨介绍,原本由三道城墙围住的三星堆遗址,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规则的形状。而“仓包包城墙”却从原本围住的三星堆遗址中“横空出世”,使得三星堆古城的城墙由原来的5段变成了7段,“既使整个遗址更加复杂,又为‘城中城’提供了一种可能。”“仓包包城墙”现地表尚可见一条长400余米、宽20―30米、高约1米的土埂(地下夯土部分厚约1米,“仓包包城墙”现存高度约2米)。该城墙东抵东城墙北段,与之近呈直角,西端已不存,隔月亮湾城壕与月亮湾城墙垂直相望,南侧并行一条笔直的,宽50―60米的城壕,与月亮湾城壕相通。
专家分析>>>
是否“北城墙”尚难定论
三星堆遗址的东、南、西城墙都已先后被发现。“北城墙”发现之前,专家大多认为三星堆北边是鸭子河天然屏障,此次发现或颠覆之前的看法。不过雷雨说,“现在还叫(不叫)北城墙,其实还不能确定。”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宋治民也表示,“那段夯土墙是不是北城墙还不能确定。发现的这一段,能否和东西城墙相连也尚未可知。”
天府早报记者李丹实习记者颜雪摄影赵霞

        来源:天府早报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