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西都市報
工作人員在天府廣場考古工地進行清理挖掘。
1月15日,天府廣場考古工地,發掘出南宋時期的一段鵝卵石組成的路面。
考古人員發掘出一口水井。
@華西都市報:
考古隊在離石獸有七八十米遠的地方清理出來一座殘存的宋代庭院。院子裡有一段用鵝卵石拼出精美圖案的小路,四周還有排水設施。看這裝修水平,可不是普通老百姓能住得起呢。成都市博物院院長王毅說,要把這條小路整體搬遷到成都博物館。
近日來,天府廣場的考古現場經過考古工作人員細緻檢查和清理,漸漸顯露出真容,出土的東西越來越多。
兩天前,工作人員清理出來一段鵝卵石鋪花的小路和幾段排水溝,成都市博物院院長王毅認為,這是南宋時期的庭院基地,也是成都市區首次發現精美的南宋時期拼花路面。過些天,要把這條小路整體搬遷到成都博物館。庭院深幾許? 小路位於院中央,院落很大
兩天前,在天府廣場考古點,工作人員清理出一段拼花小路和幾段排水溝,經過探測,工作人員認為,拼花小路所在的地方是南宋時期一座庭院的基地。
記者看到,清理出來的拼花路面呈長方形,就是缺了一角。『原貌肯定比現在挖出來的大很多,現在這個是被破壞後殘餘的。』工作人員惋惜地說道。
拼花小路的四周還清理出了幾段青磚鋪就的排水溝,成都市博物院院長王毅認為,拼花小路鋪在宅基地的中央,四周環繞着青磚排水溝,而環繞着排水溝就應該是房屋了。
『按照這樣的規格,這個院落應該非常大。』王毅說。不過由於破壞嚴重,目前還不能斷定庭院占地幾平米,有幾進幾深。小路近3米寬 南宋時期,鵝卵石拼花路面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個路面被青磚隔成了菱形和三角形。『長5.6米,寬2.87米。』昨天下午,兩位工作人員在認真測量這段拼花小路。路面上的花紋由鵝卵石鋪就,雖然石頭大小不一,但是排列有規律。『最大最圓的鵝卵石在中間,圍着它的是小一圈的鵝卵石,再外面的這兩圈鵝卵石又小一點。整個看起來是個圓。』工作人員笑着說,『就像現在公園裡鋪的鵝卵石路,可以按摩腳的嘛。』
這段殘存的拼花小路讓王毅很興奮。他告訴記者,在成都市區內發現的老街道古巷子,最寬的也只有2米左右,而這段鋪在庭院內的小路,殘骸寬度就達到2.87米,這是在成都市區內首次發現如此精美的庭院拼花小路。庭院主人是誰?住過幾代人,或是官宦人家
千年前,是誰會漫步在這條鵝卵石鋪就的精美小路上呢?『肯定不會是普通老百姓。』王毅認為。雖然這片宅邸已經被嚴重破壞,現在看到的是它的殘垣斷壁,但是從小路的裝飾水平和排水溝的規模來看,庭院占地面積很大。而且,王毅在現場認真查看後,認為這座庭院住了好幾代人。
『你看,這個鵝卵石亂面有修補過的痕跡,說明是在反覆使用,估計是一個大家族一直住在這裡。根據小路旁發現的明代城牆遺蹟,可以推測這條路一直使用到明代前後,才被徹底遺棄。』所以,王毅推測,住在這裡的是比較有身份的人。有可能是當時的官宦人家,也有可能是商人。追問
南宋庭院和石獸為鄰兩者沒關係
公元前四世紀,古蜀國王開明王朝九世於『廣都樊鄉』(今雙流境)『徙治成都』,開啟了成都的歷史。
金沙遺址、江南館街唐宋街坊遺址、天府廣場東漢石碑……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考古發現豐滿着古蜀的歷史。
近日在天府廣場發現的這座南宋庭院,發掘距離石獸只有七八十米遠,二者之間有關係嗎?成都市博物院院長王毅說,兩者沒關係。天府廣場地區一直以來都是成都的中心地區,每個年代這裡都有人居住,出土的東西不斷代,最早可能到古蜀時期。探獸
擔心石獸『皮膚干』天天洗澡穿衣
暫時無法與市民見面
華西都市報訊(記者楊永萍)萌翻成都人的石獸現在在幹什麼呢?昨天記者特意去看望它,石獸還乖乖地站在出土時的探坑裡,不過跟前些天不一樣,它被彩色尼龍編織布包裹得嚴嚴實實。
原來,為了防止石獸『生病』,工作人員每天都會給石獸洗澡,然後再給它穿上尼龍編織布防護衣。『保持適當的濕度可以減輕損壞。』
石獸由紅砂岩雕刻而成,多數紅砂岩在挖掘或爆破出來後,受大氣環境的作用會崩解破碎,甚至泥化。
工作人員說,如果石獸太乾燥,『皮膚』起皮脫落,那麼身上那些精美的圖案就消失了,它的藝術價值也就不復存在。
『埋在地下上千年,出土時,左側面受損嚴重,有很多空洞,如果長時間暴露在外面,可能會加速風化,後果就很嚴重了。』成都市博物院院長王毅說。為了儘快給石獸找到宜居的新家,成都市考古隊邀請了許多專家制定搬運和保護方案。
王毅告訴記者,原本打算在春節前讓石獸和市民們見面,但是目前看來有些困難。搬出後,它需要一個寬敞且濕度、溫度都合適的地方。『這些都需要仔細論證,不能馬虎。』王毅說,期待一睹石獸真容的人們可能要等一陣了。華西都市報記者楊永萍
攝影楊濤
來源:華西都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