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都市快報
永康發現的炭黑狀穀物距今約11000年
昨天,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發佈2012年度考古重大發現:在永康地下找到的一些炭黑狀穀物,讓中華大地沒有文字記載的遠古文明變得清晰。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蔣樂平說,早在11000年前,浙江人不僅吃上了穀子,而且是人工栽種的,這是人類歷史中最早的稻穀。
還有兩項浙江年度考古新發現也在同一天向公眾披露:有關南宋墓葬的系列考古弄明白了八九百年前浙江的喪葬禮儀,並認為浙江習俗可能影響了後世六百年的皇陵建築;有關龍泉黑胎窯的發現,找到了眾說紛紜的宋代五大名瓷之一的哥窯窯址,認為它就在浙江龍泉。
種莊稼、養牲畜就是文明的開始
中華大地上的人們,是怎樣向文明出發,哪裏是中國乃至東亞文明的發源地,過去十年間,蔣樂平等在金衢盆地苦苦找尋,他希望找到錢塘江上游遠古人類留下的腳印,他認為,那個腳印很可能就是中國人的第一個文明腳印。
中國人曾留下了四個劃時代的歷史腳印:第一個在百萬年前,古猿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第二個腳印距今上萬年,那是中國的文明起步,第三個在5000年前,國家和城邦出現,我們因而被稱作五千年古國;第四個腳印在2000多年前的秦代,中華一統的國度問世。
第二個腳印,古人踏在了哪裏,究竟哪一年踏出,是個懸了數千年的謎。
什麼叫文明的開端?在國際考古界,有個通行的觀點,『農業革命』就是文明的開始,在這場革命中,原本全憑狩獵、採集的古人學會了種莊稼、養牲畜,進入最早的農耕文明。
這場革命發生在新石器時代,又被稱作新石器革命。接下來又是漫長的歲月,文明極其緩慢地累積,直到城市和國家出現,才宣告人類文明的形成,『城市革命』被稱作人類社會的第三步。
沒有文字的新石器時代,人們日常生活用陶器,狩獵採集用打磨過的石器,因為開始了農業耕作而定居下來。找到中國最早這樣生活着的古人,也就找到了中華大地通往文明的入口。
10年的找尋,蔣樂平在金衢盆地找到了15個這樣的新石器時代人類生活的遺存。
隨着永康湖西遺址的一些完整稻穀顆粒被發現,蔣樂平得以確認,這是人類歷史中最早的人工種植稻穀。
人們在河姆渡
找到7000年前的稻穀
在缺乏溝通的史前,人類文明在這個星球上各自獨立生長着。在與飢餓的搏鬥中,大致1萬年前,散佈地球各處的人類族群開始觸碰文明,陸續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種植作物,開始農耕。
包括長江黃河流域在內,全球有八大農業起源中心,延續至今的麥子、稻穀、玉米三大作物哺育了我們的祖先。
大麥和小麥被證實1萬年前出現在西亞的伊朗和土耳其。7000年前,印第安人在美洲找到了玉米。1973年,寧波餘姚的河姆渡文明被發現,人們在那裏找到了7000年前的稻穀,河姆渡多年間被視作以稻米為標誌的東亞農業文明發源地,各國學者如朝聖般湧來。在中學歷史教科書中,河姆渡人多年來被視作人類種植水稻的始祖。可是,對於水稻,河姆渡真的是最早的嗎?
新世紀,人們在杭州蕭山找到了跨湖橋遺址,8000年前的跨湖橋人已過上了與河姆渡類似的農耕生活。蔣樂平在追問,文明的入口還會更早嗎?他的追尋腳步向西,聚焦矮山與盆地交錯的金華、衢州。
他篤信:幾乎沒法相互學習,遠古的耕種文明不可能在長江中下游同時起源,必然存在率先開始文明的族群。之後,伴隨着遷徙,水稻種植技術四處擴散,這樣的緩慢擴散延續了數千年。
上山遺址位於金華浦江縣黃宅鎮,那裏是金衢盆地發現的第一個早期新石器遺址,伴隨十多個類似遺址的陸續出土,上山遺址已躍升為上山文化。在同一文化的照耀下,金衢盆地古人類以一種相似的生活方式在此繁衍生息約2000年DD距今1.1萬年至9000年。
上山人的種植早了4000年
人們驚嘆於7000年前河姆渡人的聰慧:種着水稻,住上了木屋,靠獨木舟出海,烹飪祭祀有陶器。儘管略顯粗糙一些,但以金華DD義烏兩地的中點為圓心,方圓50公裏範圍內的『上山人』,早於河姆渡人4000年前,已過上了類似的生活。
15處古人生活的遺蹟,14處無限接近文明的核心,但無法抵達。在這些遺蹟中,稻穀的空殼在製作陶器的材料中被發現,因為是空殼,人們無法判定這究竟是野生稻還是人工栽培稻。
必須糾結於此,同樣是稻穀,野生稻還是採集與狩獵的生活,而人工稻則是農業,哪怕是最為原始的刀耕火種。
之所以只能在陶器殘骸中發現穀物,是因為金衢盆地酸性紅土遍地,土壤將穀物腐蝕得無影無蹤,直至最近第15處遺址被找到。永康湖西遺址幸運地坐落於一片黑土,不僅穀物被完整找到,還發現了動物骨骸,隨着發掘的進行,一直未能現身的萬年前浙江人骨架也並非沒有出土的可能。
斷定這顆稻穀來自人工,要看它的小穗軸(連接稻穀和稻稈間的小梗)。採集野生稻穀,只需搖一搖,穀子就落入袋中,記載中古印第安人曾這樣愜意地收穫稻穀。
一旦人工種植,搖晃再無法讓稻穀脫落,此時需要石頭做的鐮刀。搖落的稻穀,小穗軸有圓滑的脫落疤痕,割下的人工稻,小穗軸末端保留下不規則形狀的枝梗殘部。
當然,在湖西發現的稻穀並非完全人工種植,在文明的起始,古人既吃自種大米,也在濕地裏採集野稻。在此4000年後發現的遺址中,種植稻穀和野生稻米還是各佔一半。
畝產約55公斤
若隱若現的萬年前田園風光
當代稻田,灌溉用的溝渠和阻擋水分流失的田埂必不可少。在新石器時代早期的遺址中,蔣樂平並沒有找到溝渠和田埂。但骨耜、木刀等原始農具被發現。耜是一種原始農具,可以翻土,樣子類似鐵鍬,製作萬年前鐵鍬的材料是一塊水牛的肩胛骨。
沒有化肥、沒有農藥,沒有金屬利器,先祖們無奈地看着稻田裏各類雜草的瘋長。在稻穀遺存中,夾雜着稗草、沙草、草、飄拂草、野荸薺、苔草、金魚藻、茨藻、眼子菜等十多種雜草,雜草的密度往往超過禾苗。
蔣樂平判斷,那時耕田,很少甚至完全沒有鋤草等田間管理。土壤中還發現了高密度的蘆葦殘體,相對於禾苗,高個子的蘆葦算得上大型植物,禾苗躲在蘆葦腳下,放眼望去,萬年前有的稻田形似一片蘆葦盪。
稻田底層中出現高密度炭屑,這是稻田中的火燒痕跡,用大火焚燒野草後播下稻穀,刀耕火種本該如此。遺址中出土石磨盤與石磨棒,石磨棒有的像棍子,有的像烏龜背,還有鐮刀狀石器。藉助萬年前的磨盤和磨棒,蔣樂平把一捧當代的穀子研磨成大米,『磨得慢了點,但效果相當棒。』
學者還原萬年前的耕作場景:先民四處尋覓濕地,試圖把濕地開墾為稻田。冬天或早春,他們放火燒去枯枝落葉,用骨、木耜適當翻耕和平整土地,仲春播種;秋天摘穗收割。水稻田的灌溉依賴雨水和儲存在沼澤地的水。生產方式隨意而粗放,估算萬年前每畝稻田一年可收穫稻穀約55公斤,與現今上千公斤的產量不可同日而語。
中華文明的下一個腳印
還是在浙江
萬年前,長江下游地區海平面不斷上升,距今7500年左右達到巔峯,那時的杭嘉湖紹平原或被海水或河水淹沒。之後,海水一點點消退,遠古浙江人的腳步,追逐着海水消退的方向,一路往東。
1.1萬年前至9000年前,浙江人生活在金衢盆地,8000-7000年前,以蕭山跨湖橋為中心的區域是他們主要活動的區域,之後的1000年間,先祖再次東遷,來到了河姆渡為中心的杭嘉湖平原和寧紹平原。
追趕着海岸線東進,先祖希望找尋更多的水草,依照他們當年的種田方式,唯有濕地堪當好農田。那時的浙江東北部平原,水域一天天淤塞為陸地,出現大片濕地草原和湖泊河流,水生植物繁茂,草食動物出沒,禽鳥群集,這樣的地方,自然成為首選樂土。
文明萌芽後的6000年中,浙江先民與自然搏鬥着,在搏鬥中文明一點點向前,蔣樂平認為,來自北方的文明很可能在距今約六七千年前來到浙江,不同文明的交融引發了文明的躍進,終於,距今5000年的良渚文明驚艷全世界。
以餘杭區良渚為中心,遍佈浙北大地的良渚文明儘管謎團重重,但考古界已公認,那裏高度發達的史前文明中,有城郭、有灌溉水利工程、有護城河、有圓潤玉器。
出現了城市,作為人類文明形成標誌的城市革命就發生在這裏。而距今5000年的時間點,恰好與上下五千年的中華文明長度吻合,那裏,極有可能就是中華文明勃發的起跑線,按蔣樂平的話來說,『至少是南中國新石器時代文明的高峯』。追根溯源,這文明的星火,良渚之前的4000年已在錢塘江上游點燃。
記者 王中亮
來源:都市快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