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青年報 記者 酈亮 『上海考古發掘,唐宋元的東西稀缺,現在一下就出土了2000件器物,局面發生重大改變。』昨天在青浦青龍鎮遺址考古發掘現場,上海博物館館長陳燮君對本報記者說。記者了解到,青龍鎮考古發掘的這些成果不僅可以豐富人們對唐宋時代上海地區面貌的認識,也收穫了許多『之最』,比如上海考古史上最深的井和最大的唐代銅鏡。
在老通波塘西岸,考古隊員發現了一處唐代鑄造作坊遺址。記者昨天在現場看到,大量紅燒土鑄造殘渣、陶瓷殘塊依然比比皆是,預示着當時這座鑄造作坊生意的興隆。宋健研究員告訴記者,作坊在使用了相當長時間後被廢棄,人們將土地平整,又建造了3處建築和5口水井。在發掘出的一口做工最精、深度最深(4.38米)的水井中,人們發現了3面唐鸚鵡銜綬帶銅鏡、一隻鐵釜,一隻鐵提梁鼎等金屬器具。專家認為,這些東西都應該是由作坊生產。
記者看到,這批上海迄今發現的最大的唐代銅鏡,雖然歷經了1300多年,但其上紋飾依然生動鮮活,似乎歷史在此停滯。同時也顯示了當時青龍鎮鑄造工藝的發達。
據介紹,此次發掘過程中還出土了大量瓷器,占到近2000件出土文物的90%以上。瓷器以越窯、長沙窯、龍泉窯等為主。其中兩件唐代長沙窯的瓷腰鼓是極其罕見之物。上海博物館副館長陳克倫告訴記者,這些腰鼓從長沙遠道運來,可能是為了滿足當時的青龍鎮人對於文藝的需要。
來源:上海青年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