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華網 在沙漠中沉睡千年的新疆米蘭古城遺址,經過考古人員的再次發掘,又向世人『披露』了昔日繁華。在去年進行的搶救性考古發掘中,殘存在這裡的36間古民居出土了300多件珍貴文物。
據了解,2001年,米蘭遺址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44.49平方公里。
記者從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為配合新疆實施的重點文物保護項目――米蘭遺址搶險加固工程,去年考古人員開展了前期清理工作,這也是繼1973年由中國政府牽頭對米蘭遺址進行發掘後的第二次清理髮掘。
1907年,英國探險家斯坦因在米蘭古城的一座土坯佛塔中發現了『有翼天使』壁畫,一時轟動歐洲。此後,雖然中國政府開展過一次發掘,但在隨後的大部分時間裡,這一著名遺址仍埋沒在荒漠中,歷經風霜雨雪。
在一新輪的清理髮掘中,考古人員對當年斯坦因編號的4處佛教建築遺蹟,及遺址東部的戍堡進行了重點清理。其中,36間保存完好的古代民居的發現讓他們興奮不已。
由於埋藏在沙土下,這些泥土結構的房屋保存完好,布局和使用的材料清晰可辨。半地穴式的房間大的有6米×4米,小的僅有1.5米×1.5米,還有灶台、石磨、煙囪等,甚至可見千餘年前烹飪的痕跡。
在一些依北城垣而建的房屋裡,考古人員發現,房屋主人充分利用厚厚的城牆,在上面開鑿了壁龕或小倉,並用牛皮包蒙牆面。參與現場清理髮掘的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人員黨志豪認為,『如此講究的處理,很可能是用來儲藏食物。』
異常艱苦的清理髮掘工作還出土了大量吐蕃文木簡和文書、木器、毛織品,及少量的陶器、石器、開元通寶、壁畫殘塊等,共計300多件珍貴文物。黨志豪說,『足見當年古絲綢之路要道上的米蘭重鎮與內地政治、文化等方面交流頻繁。』
據此次發掘工作的負責人、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於志勇介紹說,通過對出土文物和古老民居的初步對比研究推斷,這些房屋和文物大多出土於漢唐時期,並代表了當時先進的工藝理念和製作水平。
米蘭遺址地處古羅布泊之南,為絲綢之路南道的咽喉。遺址共有佛寺、佛塔、烽火台、灌溉渠道等保存較完整遺址15處。此外,這裡還發現有居址、窯址、冶鐵遺址和墓葬等文物遺蹟。
來源:新華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