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614|回覆: 0

[國學灌水] 古代領導『公款吃喝』:請妓女作陪要"杖八十"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休竹客 發表於 2013-2-18 17:2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北京晚報
201321892931420.jpg


漢代宴飲圖

201321892945731.bmp

清代官場吃喝圖

201321892958531.bmp

魏晉人進食圖


   中國的公款吃喝之風,可以說在上古三代時便颳起了。如在周代,周王便帶頭大吃大喝。【周禮】開篇記載的便是專門侍候周王吃喝玩樂的各類『天官』,其中吃方面就有膳夫、庖人、獸人、漁人、鱉人、臘人等一批有技能專長的『國家工作人員』。周王的大廚還分爲內饔和外饔兩班人馬,內饔專爲周王及王后做飯,即後世皇帝的御用廚師;外饔則負責皇家祭祀和集體宴會。
  周王這等排場,爲後世公款吃喝之風開了先河。從史書記載來看,古代中國公款吃喝可謂形式多多。
  開朝會賜食『廊下餐』
  過年時朝廷辦朝會,吃正旦宴,冬至、寒食、中秋、重陽諸節氣都各有宴會。其中最盛大的公款吃喝,要數每年元旦(今陰曆大年初一)的大朝會後的宴飲,還允許臣僚把家屬帶來一起吃喝。
  大朝會活動始於周代,是古代規格最高的公款消費活動。據【唐六典】記載,唐代『凡元正、冬至大朝會,則設斧於正殿』。從秦始皇開始,一直吃到清朝滅亡,歷代不衰。
  大朝會一年一兩次,平時更多的是『朝會』。朝會後吃喝都由朝廷負責招待,因爲是皇宮『埋單』,所以叫『賜食』。賜食又稱『廊餐』或『廊下餐』,宋代廊下餐最出名,【宋會要】記載,廊下餐宴席安排在左、右勤政門北的東、西兩廊下,文官坐東廊,武官坐西廊。
  登基吃『元會宴』改元建號吃『定鼎宴』
  皇帝登基吃元會宴,改元建號吃定鼎宴,過生日皇帝有萬壽宴、皇后有千秋宴。過去皇帝的生日都是重要節日,和元旦、冬至同等重要,一樣隆重。節名也因人而異,各朝有異,唐代叫過千秋節、天長節、慶成節、嘉會節等;宋代則稱長春節、乾明節、壽寧節、承天節、乾元節、壽聖節等;元代統一叫聖節,明清兩朝名爲萬壽節。唐玄宗李隆基對自己的生日最在意,也最講究,每年到了千秋節,他和楊貴妃都會在興慶宮大擺宴席,招待文武百官。
  升遷吃『燒尾宴』及第有『鹿鳴宴』
  當官、升職有燒尾宴,掌握實權有開印宴、封印宴,考中了文有鹿鳴宴、聞喜宴、瓊林宴、恩榮宴等,武有鷹揚宴、會武宴等。中榜宴會起初主要是學子湊份子,即所謂『醵錢』喝酒,到五代後唐時開始由朝廷『埋單』。
  【舊五代史・唐書】記載,『新及第進士有聞喜宴,逐年賜錢四十萬。』到了宋代,給及第學子辦的宴會規模更大,公款花得更多。有時皇帝本人也參加吃喝,而且把酒席擺進皇家御花園內,宋代所謂『瓊林宴』,便因設在御花園瓊林苑中而得名。
  農忙吃『耕田宴』農閒有『鄉飲酒』
  春耕大忙時節,有勸農耕田宴。如唐代,每年春耕前舉行勸農祭祀活動後,皇帝便會留下『農業部』官員公款招待,官員大吃大喝後還會得到不菲的賞賜。【唐六典・司農寺】中記載:『帝降之便殿更衣,宴饗、班賚而還』。農閒時,『基層』則有『鄉飲酒』,有的朝代皇帝還會搞一些親民敬老之類的公款宴請,如清朝的『千叟宴』。
  另外,迎來送往更是少不了吃:『下基層』有接風洗塵宴,返程有餞行送別酒。唐代詩人王維【渭城曲】詩篇中的名句,『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看似友人間餞飲,很多情況下花的是公款。
  古代公款吃喝的錢是哪兒來的?
  古代公款吃喝最突出的,還不是上述各種名目繁多的宴會,而是日常消費、分散型消費的公款用餐制度,如官員外出巡察,『下基層』指導工作,同僚、單位聚會等。在中國封建社會,吃吃喝喝,同時許之以高薪厚祿,成爲帝王維護其『家天下』統治的手段之一。那麼,古代公款吃喝的錢是從哪裡來的?
  南北朝時期『迎新送故』『餉饋皆百姓出』
  從西漢至五代十國時期,古代官員的公款用餐制度已經建立。
  西漢時,官員『下基層』,地方上已有公款招待。據【漢書・宣帝傳】記載,元康二年(公元前64年)皇帝劉詢(漢宣帝)曾下詔書,批評有的地方官員擅自提高過境官員的食宿標準。從這條記載來看,西漢當時是有相應的公款吃喝制度的,地方官員有公款招待權或『義務』。
  南北朝時期,公款招待制度更爲明確。地方官員除享有基本的『菜田』之外,還享受『雜供給』、『迎新送故』等制度允許的收入。『迎新送故』即是一種公款消費制度,新官上任、舊官離職,都要舉行迎送宴會。
  除了吃喝,南朝時期的『迎新送故之法』還規定,地方官員調進調出都得送禮,官員『送故』所得又叫『還資』,一般送故以三年爲期,即離任後三年內,原任職所在地每年都得送禮,當時州郡都設有『送故』官員,稱之爲『送故主簿』。
  『迎新送故』並沒有財政撥款,『餉饋皆百姓出』,意思是公款消費全攤派到老百姓頭上。
  唐代設招待款『公廨錢』『俸料錢』
  隋唐時期,公款消費制度被完全確立,當時從中央到地方的行政權力機構都設有『單位食堂』,有包括『公廚』在內的專門廚師。當時,官員最喜歡開朝會,因爲會後有朝食招待。從【唐會要】記載來看,『朝食』是供較高級別官員享用的,根據級別的不同,用餐地點也不一樣,宰丞一類大官在政事堂的專門餐廳用餐,稱之『堂食』;普通官員、一般公務人員則由『吏廚』或『佐史廚』、『府史廚』提供『工作午餐』。官員下去檢查,地方上同樣會有招待。
  唐代官員的公費用餐有固定預算,主要從『公廨錢』和『俸料錢』中支出。『公廨錢』由朝廷提供,本來是用於彌補辦公經費的不足,事實上多被用於個人補貼和集體吃喝。
  宋朝有公款吃喝專款『公使錢』
  在中國古代公款吃喝之風中,制度最完善的當屬宋朝。宋代京官有朝會酒食、堂食,官員外出巡訪、視察或『下基層』調研,也都會得到地方政府的公款宴請和日常例行招待。地方還有定期的會餐,趙擴(宋寧宗)當皇帝時出台的 【慶元條法事類】『公用令』中有條規定,各州知州和通判、兵官、幕職官、巡檢、捉賊使臣、將副、部將、隊將、押隊及各軍將校,『每月一賜酒食』。
  宋代地方財政因此出現了一筆其他朝代所沒有的公款 『公使錢』。『公使錢』是從哪兒來的?一部分是朝廷賜補,即來源於中央財政;一部分由本地自籌,從地方財政里列支。錢有節餘便用於刻版出書,『公使庫本』古籍就是這麼來的。
  宋代地方公款吃喝厲害,大概就是『公使錢』惹的禍。宋以後,公款吃喝之風有所減弱,但公款消費仍未見減少,往往中央財政也會補貼一部分。明太祖朱元璋一度鼓勵公款消費,據明代周暉在其【金陵瑣事】一書中記載,當時的京城應天(今南京)建有16座豪華酒樓,爲吸引食客,還專門招聘妓女爲客人消費助興。
  古代是怎麼治理公款吃喝的?
  中國封建社會是『家天下』,天下都是王或皇帝家的,【詩經》裡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既然天下都是皇帝的,那公款吃喝吃的錢也就是皇帝家的,皇帝也心滸。所以不時會採取措施來剎吃喝之風,遏制浪費。
  漢景帝頒詔接受吃請一旦發現即免職
  【漢書・景帝紀】(卷五)記載,劉啟(漢景帝)當皇帝前後連年歉收,而公款吃喝、鋪張浪費並未因此減少。劉啟即位後下詔:凡到地方後接受公款招待的官員,一旦被發現立即免職。後來下面反映這種處罰太重,劉啟接受丞相申屠嘉等人的建議,於公元前156年陰曆七月份重新下詔:凡接受吃請的官員,餐費自理,吃多少賠多少,但不再免職。
  之後,歷朝都制定有相應的限制公款吃喝的辦法。
  宋代『券食』超標會被『送法』
  在所有朝代中,宋代限制、打擊公款吃喝的條例和規章制度最詳細、最具體,具體到什麼崗位的人不能接受吃請、什麼時候不能吃請,這大概與宋朝大吃大喝之風盛行有直接關係。
  宋代的公款吃喝可不是一般的酒肉可以滿足的。如趙Y(宋孝宗)當皇帝時,知台州唐仲友很腐敗,『親會宴集經月,姻族內外,一文以上皆取辦於公庫。』每次吃喝都要召妓,動輒與之胡搞,結果遭朱熹檢舉揭發。
  宋代的【慶元條法事類・職制門】(卷七)『監司巡歷』里,列出了操作性很強的條例,凡『下基層』公幹、外出視察的官員,都有統一的就餐標準,一律供應『券食』,超標受罰,隨同吏員也不例外。如果官員接受地方吃請,或是超標消費,將會被處分,甚至法辦,即所謂『送法』。
  召妓陪宴即使非公款消費也『杖八十』
  公款吃喝,再找『三陪女』,更是絕對犯忌。【名公書判清明集】有一判例,南宋時崇安知縣因『日日宴飲,必至達旦,命妓淫狎,靡所不至』遭奏劾,最後被降爲縣主簿。
  即使不是公款消費,如果官員參加有妓女作陪的私人宴會,也要被處分:『諸州主管常平官,預屬縣鎮寨官妓樂及家妓宴會,依監司法。即赴非公使酒食者,杖八十,不以失減。』
  需要說明的是,宋代遏制公款消費的制度雖多亦全,卻並未能剎住大吃大喝之風,一直吃到滅亡。
  聲明:『一方鉤沉』欄目文章系著名歷史學者倪方六先生供本報專稿,摘轉請務必與作者本人聯繫。

        來源:北京晚報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