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西化思潮的猖狂,乃至於有不少數典忘祖之徒大呼漢字拼音化,民國時期的疾呼,至於某共和之後,則轉化爲具體實施的國家政策。
漢字拼音化的終極步驟是廢除漢字,代之以漢字拼音,作爲政府官方唯一認可的規範文字。而其過程的步驟大概包括:推出規範拼音、漢字簡化、口語書面語化、漢字詞語化、漢文標配拼音、拼音文獨立使用、廢除漢字作爲規範文字的地位並代之以拼音文字。許多人以爲,只要未實施最後一步,漢字還是官方規範文字,就不算是拼音化拉丁化,顯得非常幼稚。
漢字簡化、漢字詞語化是拼音化的關鍵性一步,這是虛化漢字象形文字屬性的步驟,而漢字詞語化又以口語書面語化爲前提。經簡化後,漢字成爲名副其實的符號——則弱化乃至剝離字義與象形結構的關係(去掉其象形文字屬性),這是破壞漢字根本(則漢字規律)的步驟,然後經漢字詞語化鞏固漢字的符號屬性。
那麼何謂漢字詞語化?漢字作爲象形文字,每一字都有其特定意義,且字義與象形結構緊密相關。漢語詞語則一般都是由兩個或以上的漢字組成的短語(後來出現單字亦可稱之詞語的說法),這些短語有名稱、成語、諺語等。詞語的基本特徵是,其意義往往另行規定賦予,與其組成漢字意義沒有太大關係,甚至有時詞語意義與組成漢字所表達的本義相反。
傳統規範漢字文章(漢文)一般都是文言文,由一字一義漢字組成,漢字意義由其象形屬性確定,不能另行賦予字義。而詞語化後的規範漢文,一般都是口語書面文,基本上由漢語詞語組成(單個漢字亦是詞語,因爲字義與漢字象形結構無關,是另行賦予的詞義),詞語意義與漢字本身無關,需另行賦予詞義。
漢字詞語化成功後,其下一步是漢文標配拼音,則政府推行在漢文下方標配上小一號字體的拼音文。再一下步是拼音文獨立使用,目前爲止,在網絡甚至某些書刊上,已經少量出現單獨使用拼音詞語作文的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