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文化報
18倉儲坑
黎陽倉遺址調查中採集到的官字款板瓦
地下倉窖到地上糧庫
黎陽倉建於隋朝,唐朝中期被廢棄,北宋初年被重建復用,北宋晚期再次廢棄。由於隋唐時期的地下倉窖是窖穴形,依山坡地形而建,倉窖的開口不在一個平面上。到了宋朝,糧倉從地下轉到了地上,開始了地上糧倉時代。黎陽倉的考古現場可以看到兩種糧倉不同的蛛絲馬跡。『為了確保地上大型倉庫建築的基礎堅實與穩固,宋人在原來隋唐窖藏區內層層平整填土築夯,形成一個完整的大面積夯土基礎平面,在此基礎上營建大型土木結構庫房。』一位考古人員說。
為什麼興盛於隋朝的國家糧倉在唐代被廢棄呢?考古專家推測,這可能與唐朝統治者總結和吸取隋朝滅亡教訓、不在都城之外興建大型糧倉有直接關係。隋朝興建大規模國家糧倉對鞏固政權發揮了重大作用,但都城以外的糧倉,缺少重兵把守,易於失守,這也為隋朝滅亡埋下了隱患。
而到了北宋為何又告別完備的地下儲糧技術,轉而建造地上倉庫?這至今仍是個謎。也許隨着對黎陽倉的進一步發掘,這個謎團會一步步解開。
相關鏈接
黎陽倉是隋朝的國家糧倉。隋煬帝3次遠征高麗,都是從黎陽倉抽調的軍糧。李世民遠征遼東,同樣是以黎陽倉作為基礎。在瓦崗軍起義的大起大落中,爭奪黎陽倉成為瓦崗軍走出低谷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李密聽取徐茂公的建議,攻下黎陽倉並開倉放糧,使得起義軍隊伍一下增加20萬人。在取得了洛口倉、回洛倉、黎陽倉等國家大型官倉後,李密曾即興在討隋檄文中寫下『既得回洛,又取黎陽,天下之倉,盡非隋有。四方起義,足食足兵,無前無敵』等文字,可見黎陽倉當時的規模。
來源:中國文化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