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羊城晚報
范曾1991年所作【竹林七賢】
『春日游,杏花飛滿頭。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縱被無情棄,不能羞。』唐代『花間詞人』韋莊的一首【思帝鄉】,揭開了古人郊遊的神秘面紗。
陽春三月,正是郊遊的好時節。郊遊有春遊和秋遊之分,但春遊更受歡迎。古人郊遊玩什麼、怎麼玩?不同時代玩法不同,先秦郊遊有『風情』,魏晉人重精神,隋唐人講吃喝……
1.先秦的『風情游』和『情人節』
先秦是個熱情奔放的時代,無論貴族還是平民,似乎都熱衷於郊遊。孔子的弟子曾點就特崇尚『風乎舞雩,詠而歸』的郊遊生活。對此,孔子只說了四個字:『吾與點也!』贊成曾點的想法,可見孔子也喜歡郊遊。
先秦人的郊遊浪漫而『風情』。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約五百年間的詩歌總集【詩經】裏,有許多愛情詩篇,都是時人郊遊的記錄。
【出其東門】詩起首便是『出其東門,有女如雲』,出了城東門,滿眼都是花枝招展的郊遊女子。【溱洧】一詩也說『士與女,殷其盈矣』,在溱水和洧水的河邊,出來郊遊的鄭國男女,到處都是。
這些男女在郊遊中增進了解,兩情相悅,私定終身。當時增殖人口是對適婚男女的基本要求,人類的『生產』任務與農民播種一樣,都不能『失時』。所以談情說愛的求偶式郊遊,成為當時郊遊的一大特徵。
在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的記載中,『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孔子就是他老父親叔梁紇與年輕姑娘顏征在郊遊時『野合』的結晶,後來老孔納了小顏。
國家為方便男女的感情交流,還設定了固定的春遊節日――『上巳節』。上巳節,因選取夏曆三月的第一個『巳日』而得名。上巳節有古代『中國情人節』之稱,【溱洧】一詩中描寫的內容,正是鄭國青年男女在上巳節郊遊、相會交流的熱鬧情景。
2.魏晉看重精神層面的『玄游』
魏晉時代,『風情游』的色彩淡化,轉向看重精神層面的『玄游』,把郊遊視為陶冶情操的一種方式。許多士人『返乎自然』,把理想寄託於郊遊過程的山水之間。玄游提倡『貴無』,因『玄學』而興起。
當時出現了許多郊遊名士,被稱為『竹林七賢』的嵇康、阮籍、阮咸、山濤、向秀、劉伶和王戎就是代表人物。南朝宋劉義慶的【世說新語】記述:『七人常集於竹林之下,肆意酣暢。』
當時留下記載的郊遊活動也不少,有『天下第一行書』之稱的【蘭亭序】,便是書法家王羲之在三月初三這天,與謝安、孫綽等41名貴族郊遊後誕生的。
有『中國山水詩第一人』之稱的謝靈運,在郊遊方面最講究。【南史・謝靈運傳】載,他有一套郊遊的『行頭』,頭戴曲柄笠,腳蹬木屐,可謂當時的『骨灰級驢友』。
這種『木屐』被時人稱為『謝公屐』,前後都有齒釘,『上山則去其前齒,下山去其後齒』,可以說是中國最早的一種登山專用旅遊鞋。
但郊遊出境界的,還要數陶淵明。有『千古隱逸之宗』美譽的他,做了13年『公務員』後,辭彭澤縣令之職,把家都搬到了郊外,過起了悠然的『田園生活』。他一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超凡脫俗,至今沒有哪位『驢友』能超越。
3.唐人的『郊遊熱』和『吃喝風』
魏晉人郊遊雖游出了境界,但『郊遊熱』在普通人間並未興起,僅屬『小眾游』,到了唐代,才形成了真正的全國性群眾『郊遊熱』,尤以京城長安為最。
杜甫【麗人行】稱:『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中『游蓋飄青雲』條也稱,『長安春時,盛於游賞,園林樹木無閒地。』
長安東南郊的『曲江風景區』,是當時長安市民郊遊的最佳去處。曲江是個人工湖泊,開鑿於隋初,依水建起了御用景觀。雖屬皇家花園,卻對市民開放。
每到中和節和上巳節,曲江兩岸遊人如潮,以致長安幾成一座空城。新科進士正式放榜也在上巳節前,會聚京城的學子,更會利用這個機會到曲江盡情遊玩,有錢的學子還會到教坊(青樓)請來『小姐』陪游。
與先秦的『風情』、魏晉的『精神』不同,唐人郊遊特別在意物質享受,郊遊期間吃喝之風盛行。白居易的所謂『酬錢員』,便是請錢員外吃飯的意思。
唐代郊遊的吃喝之風,吃出了不少可記載入中國飲食史的『游宴』,如設宴會地點在曲江風景區內的,便有上巳節游宴、新進士游宴、關宴等。
唐人熱衷於郊遊,除了與國力強盛、社會穩定有關外,與假期多和上層的大力提倡也有直接關係。【唐詩紀事】記載,唐代從皇帝到臣僚都喜歡郊遊,並因此形成了制度。每年春天,皇帝都會帶着后妃、朝臣游梨園,到渭水邊遊覽祭祀;夏天游葡萄園,秋天則登大雁塔。
4.宋以後郊遊愛『體育』
唐人稱春季郊遊為『踏履』,宋代人多稱『踏青』,並設有『踏青節』。在宋代,郊遊也出現過小高潮,但人們更喜歡選擇清明節外出,而非上巳節。
張擇端的傳世名畫【清明上河圖】,所描繪的主要內容之一,便是北宋都城汴京人,在清明節這一天郊遊踏青的情景。南宋時,清明節踏青已成為時人風俗,周密【武林舊事】中即稱,南宋人『寒食祭先掃松,清明踏青郊行』。
到了明清時期,作為古代中國『郊遊熱』興起重要標誌之一的上巳節徹底衰落,其郊遊內容被完全糅合進了清明節裏。
清明節,是給先祖亡人掃墓的日子。趁着掃墓郊遊,這在明朝的南方特別明顯。明謝肇J【五雜俎・天部二】中稱:『南人借祭墓為踏青遊戲之具,紙錢未灰,履相錯,日暮,墳間主客無不頹然醉倒。』
宋以後古人郊遊的活動內容變得多元化,趨於簡樸,體育健身運動受到喜愛:宋人喜歡蹴鞠(踢足球),明人喜歡打鞦韆(甚至將清明節稱為『鞦韆節』),清人更迷戀放風箏。
來源:羊城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