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449|回覆: 0

[欣賞] 百年老宅數歷大地震依然屹立 華夏傳統建築抗震安全引關注

[複製連結]
沙坡 發表於 2013-4-24 00:0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蘆山縣龍門鄉百年老宅歷經地震依舊巍然屹立


蘆山縣龍門鄉百年老宅歷經地震依舊巍然屹立

蘆山縣龍門鄉百年老宅歷經地震依舊巍然屹立

新華網消息 一座百年老宅歷經地震巍然屹立,7戶張姓人家在這裡平靜生活,成爲蘆山災區的奇蹟。


蘆山縣龍門鄉百年老宅歷經地震依舊巍然屹立

蘆山縣龍門鄉百年老宅歷經地震依舊巍然屹立


『張家大院』坐落在蘆山縣龍門鄉古城村東南的一處山腳下,上下兩層,木瓦結構。記者看到,與周圍民房或倒塌、或開裂不同,老宅除了屋脊上掉下幾頁瓦片外,其他幾乎完好無損。


走進這座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式老宅,青石鋪面的天井裡,88歲的何玉珍老人正在用從山上引來的山泉水淘米洗菜。老人告訴記者,現在住在老宅里的7戶人家,都是她的子侄輩,本來蓋了新房的5戶已經搬走,震後又都搬了回來。『老屋經事多,住著踏實。老老少少40多口人住在這裡,生活和震前沒什麼兩樣。』


何玉珍老人的侄子張大金介紹,老宅是祖上傳下來的,始建於清朝同治年間,坐南朝北,共有16間住房,面積700多平方米。


老宅背靠鬱鬱蔥蔥的山林,房前一棵據考證有1200多年樹齡的金絲楠古樹,足足有6人合抱粗。紅軍長征時,老宅曾作爲紅四方面軍30軍的司令部。古樹下一汪清水,據傳是當年紅軍將領的飲馬池。


『地震前,時常有人來參觀。』張大金希望更多的人們關注這座百年老宅,留住一段歷史。



中國古代抗震建築設計

  與西方磚石結構建築的『以剛克剛』不同,中國傳統的木結構建築在抵抗地震衝擊力時,採用的是『以柔克剛』的思維,通過種種巧妙的措施,其目標是以最小的代價,將強大的自然破壞力消彌至最小程度。

  柔性的框架結構:牆倒屋不塌

柔性的框架結構:牆倒屋不塌

柔性的框架結構:牆倒屋不塌

柔性的框架結構:牆倒屋不塌

  中華民族不但自文明伊始就睿智地選擇了木材等有機材料作爲結構主材,而且發展形成了世界上歷史最悠久、持續時間最長、技術成熟度最高的結構體系—柔性的框架體系。我國木結構技術迄今至少已有近7000年的歷史。中國的傳統木結構,具有框架結構的種種優越性,如『牆倒屋不塌』的功效,但其柔性的連接,又使得它具有相當的彈性和一定程度的自我恢復能力。在汶川大地震中,許多文物建築的牆體均不同程度地受損,但主體結構仍未倒塌,就是這種柔性框架結構抗震能力的表現。

  整體浮筏式基礎、斗栱、榫卯:抗擊地震的關鍵

整體浮筏式基礎、斗栱、榫卯:抗擊地震的關鍵

整體浮筏式基礎、斗栱、榫卯:抗擊地震的關鍵

整體浮筏式基礎、斗栱、榫卯:抗擊地震的關鍵

  我國古代很少建造平面複雜的建築,主要採用長寬比小於2:1的矩形。規則的平面形態和結構布局有利於抗震。傳統建築往往是中間的一間(當心間)最大,兩側的次間、梢間等依次縮小面寬,這樣的設計非常有利於抵抗地震的扭矩。

  中國古代建築一般由台基、梁架、屋頂構成,高等級的建築在屋頂和梁柱之間還有一個斗栱層。中國古代建築的台基用現代結構語言描述,堪稱『整體浮筏式基礎』,好比是一艘大船載著建築漂浮在地震形成的『驚濤駭浪』中,能夠有效地避免建築的基礎被剪切破壞,減少地震波對上部建築的衝擊。中國傳統建築的梁架一般採用抬梁式構造,在構架的垂直方向上,形成下大上小的結構形狀,實踐證明這種構造方式具有較好的抗震性能。優雅的大屋頂是中國古代傳統建築最突出的形象特徵之一,而且對提高建築的抗震能力也做出過相當的貢獻。形成大屋頂(尤其是廡殿頂、歇山頂等)需要複雜結構和大量構件,大大增加了屋頂乃至整個構架的整體性;龐大的屋頂以其自重壓在柱網上,也提高了構架的穩定性。

  應縣木塔

百年老宅數歷大地震依然屹立 華夏傳統建築抗震安全引關注 應縣木塔

百年老宅數歷大地震依然屹立 華夏傳統建築抗震安全引關注 應縣木塔

應縣木塔

  除了這些較顯著的手法外,中國古代傳統建築中還使用了大量的其他技術措施,這些措施是古建築抗震的關鍵。比如榫卯的使用:榫卯是極爲精巧的發明,我們的祖先早在7000年前就開始使用,這種不用釘子的構件連接方式,使得中國傳統的木結構成爲超越了當代建築排架、框架或者剛架的特殊柔性結構體,不但可以承受較大的荷載,而且允許產生一定的變形,在地震荷載下通過變形吸收一定的地震能量,減小結構的地震響應。

該貼已經同步到 沙坡的微博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