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142|回覆: 0

[國學灌水] 古人的"飛行"披着想象和神話的外皮

[複製鏈接]
開元之治 發表於 2013-5-7 23:0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北京青年報 
雖說古代人口密度遠遠比不上今天,但他們想飛上天空翱翔的衝動一點不比現代人差。古人的飛行工具大多存在想象中,雖然有的記錄講得繪聲繪色甚至言之鑿鑿,但給今人的感覺仍然脫離不開神話的窠臼。 
    正是因為披着想象和神話的外皮,古人才能將飛行設備安排得多種多樣。大體說來,在筆記小說里有這麼幾種飛行工具,有動物類、器物類、機械類,還有勵志類。
    【太平廣記】提到飛行的魚。江蘇舒鄉有個叫子英春的,善於游泳。捉到一條紅色鯉魚,養在水池裡,一年多的時間裡長到了三米多長,頭上有角身體長翅,這可把他嚇到了,跪拜在魚前。魚說:你別怕,我是來為你服務的,請騎上來,我帶你高飛。於是飛走,到了年底回來找老婆團聚,隨後又被魚接走。這個故事似乎就是為了交代有這麼一種飛行器,至於飛到哪兒去幹什麼,一概沒提。
    晉代【南康記》裡記載的飛行器是一把青竹杖。跟電影【十全九美】開頭的故事一樣,在外地工作的陳鄰同志一有空就在晚上偷偷地乘龍回家,後來老婆懷孕,『母疑與外人通』――婆婆起了疑心,懷疑兒媳婦趁着兒子不在家和別人私通,於是嚴防死守,結果發現竟然是自己這個沒出息的兒子晚上乘龍飛回家。那條龍到了家就化身為青竹杖,放在門口。老太太膽子大,拿起青竹杖,結果人家瞬間飛走。陳鄰倒不在乎,以後再回家『乃御雙鵠還』,改坐兩隻天鵝了。
    機械類的飛行器出現得更早,據【太平御覽】記載,戰國時代的魏安僖王感嘆:『寡入得如鵠之飛,視天下如莽也。』想飛上藍天俯瞰祖國蒼茫大地,有隱者聽說後『作木雕而獻之』。以魏王的智商沒有想到這東西真能飛,他評論說,這也就是個有造型沒用處的東西,你浪費資源整個這玩意,肯定不是好人,抓來就要給人家上刑。這位隱者說,『臣聞大王之好飛也,故敢獻雕;安知王之惡此也。可謂知有用之用,未寤無用之用矣。』意思是聽說您是飛行的粉絲我才來進獻此寶,沒想到您竟然以貌取物,太沒眼光了。隱者於是騎上木雕,翩然飛走。
    明代成化年間,松江城的人見到了不明飛行物,確切地說是天上飛着一條小船。是為『松江城郭之人,見空中駕一小舟,從東而西,又折而東,落序班董進卿樓上』。這則故事記錄在【蓬軒類記》裡。老百姓蜂擁而至前來看熱鬧,仔細觀瞧,這船是稻草做的,比之飛魚和青竹杖,這條草船倒有可能是人做的,因為很輕,被龍捲風吹來而已。只是當時松江城『天宇澄霽,皎無纖雲』,並沒有颳風,也算是奇事一件了。
    明代的【文昌旅語】記載,有人『嘗習飛狀,遂飛去不復返』,反覆練習飛行的姿勢,最終竟然真的飛走了。故事很神奇,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學習再重要,學習再刻苦,單靠自己的胳膊腿也學不會飛。雖然聽起來挺勵志,但不尊重客觀規律顯然不行。要知道,並非努力就能成功,大多數的時候,選准努力的方向比努力本身更重要。
    文/孫雅彬
        來源:北京青年報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