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366|回覆: 1

[國學管理學] 淺談國學熱與中國式企業管理

  [複製連結]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11-6-9 15:2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作者  張任國(武漢市燃氣熱力集團有限公司)

摘要:中國30 年改革發展過程中,企業為經濟發展創造了奇蹟。管理是企業必修課,用什麼思想指導管理,實現企業更好發展,是每個企業面臨的現實問題。從中國古代文化中吸收智慧,用於提高企業管理水平,是一個重要方法。本文重點論述了國學與現代企業管理的關係問題。

關鍵詞:改革開放 國學 企業管理

中國通過三十年的改革開放,創造了世界經濟奇蹟。這其中,企業越來越壯大,越來越成為社會的重要主體。為尋求發展,中國企業經歷了解放思想、走出國門,革除弊制、科學管理等進化過程。時而重視西式管理,唯MBA 理論是從,時而將孔孟之道、孫子之法、名著之典置於至尊,涌復古之勢。中國企業要實現長足發展,到底是依倚西方的管理理論,還是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挖掘智慧?

近幾年,『國學熱』持續升溫,以易中天、王立群和於丹為代表的國學熱,成為2006 年以來中國文化界的特大現象,【於丹【論語】心得】和【易中天品三國】的狂銷和追捧,大學興辦國學院、社會上各類公益講座也以國學為主旋律。與此同時,以曾仕強先生為代表的『中國式管理』近年漸成熱點,曾氏旋風氣勢壓前幾年的『傑克.韋爾奇熱』。四大古典文學名著都被中國的企業家當管理書籍來讀了,『水煮三國』、『孫悟空是一個好員工』、『王熙鳳是一個好領導』等等,構築『中國式管理』之山,欲與西式管理平分天下。

而清華等大學開設的『國學總裁班』將中國式管理推向了崇拜高潮,應用高潮。對國學熱和中國式管理的評論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更多的是盲從和幼稚,我們必須對此進行辯證地對待。

首先,時下的國學熱我認為屬於經濟社會發展後必然出現的精神尋根和心靈回歸。

改革開放以來的三十年的中國社會,是一個經濟高於一切的時代,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演變在實際的過程中,成為社會生活中的『唯經濟』社會,物質利益的力量彰顯為社會生活中最大的力量和標準。

這是好事,也是壞事。好事,則是因為這是對文革期間政治社會的糾正,經濟得到巨大發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企業理應為社會重要主體得到實現。不幸,是對人性和社會的片面糾正,唯利論、唯金錢論、黃賭毒貪等現象泛濫成災,人們精神在物質豐富下表現出空前空虛、無聊,如芙蓉姐姐現象,道德的約束力無限削弱,如地震怪星『范跑跑』。『八榮八恥』所要求的內容其實是很基本道德要求,但需要一個在國的國家主席來諄諄教誨,可見問題還是比較嚴重的。總之,是物質豐富了,精神匱乏了。

物質缺少時追求物質,物質豐富時追求精神,辯證法為目前的國學熱給了很好的註腳。它正是中國社會經濟得到充分發展時所面臨的課題。它既說明在社會這個大寫的人的精神缺失和小寫的人的精神空虛情況下,背後存在的精神尋根。

三十年來中國社會事實上的精神缺失、信仰危機、精神焦慮和心理失衡,成為經濟發展過程中潛在的最大危險。為什麼要追求物質和財富,除了滿足人們生活的享受外,物質和財富對於我們究竟還有什麼意義?物質和財富的追求到底有沒有邊界?這些問題的困惑,使得人們對物質以外要素的思考成為必然,而這一切只有在物質追求得到基本滿足後才能提出,所謂『倉廩實而知禮節』,否則空談精神是沒有意義的。

文革帶來的中國文化斷根,使得我們許多人不知傳統文化為何物,一個沒有民族文化修養的中國人,很難算是一個合格的中國人,全球化時代不僅需要的是世界文化和融合,更需要民族文化的張揚和發揮。很難想像一個民族可以沒有文化,也很難想像一個企業可以沒有文化。當中國企業融入到世界競爭環境中時,競爭因素中恰恰缺少這種精神氣質。

當源自於西方社會的市場主義在中國瀟灑走一回時,當西方的管理技巧被人們在商場上無所不用其極的時候,人們終於發現,一切弊端除體制原因,更在於自身缺『德』,許多人不僅忽視了自己做人的價值,也沒有看到旁人的價值,結果引起社會不和諧。

國學是中國的精神遺產,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我們不能鄙視,我們必須發揮其崇高的價值。

國學該怎樣熱?現實中,對國學的態度有三種是不適宜的。一是忘卻歷史不負責任地一講國學就什麼都是好的,甚至有國學復古的狀態。作為一種文化價值系統,『國學』早已被歷史的決定了『流水落花春去也』的命運;但從人文價值系統的重構來看,『國學』又不無『花落春猶在』的~4縚/?_~4意味。二是神秘化的傾向。如對【易經】和道家學說進行神秘化,看風水的流行、年輕人對算命的熱衷等現象,就是國學神秘化的體現。三是注重皮毛重於內容,形似神不似。許多書籍和專家抓住一句話大做文章,斷章取義,誇大其詞,嚴重誤導了受眾。

中國商人『言必稱德魯克』到『言必稱國學』的轉化之快有時也讓人瞠目結舌。

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是實踐在前理論在後,然而企業的發展光是摸着石子過河總是危險的。

因此,三十年來中國企業對管理理論的渴望和追求,由於中國企業缺少經驗,因開放而引進的MBA 熱成為一個奇特的中國現象。

MBA 熱確實讓中國的企業家和經理人學到了系統的經營管理知識,但是也存在非理性和浮噪的普遍現象。開始以為西方的管理是靈丹妙藥,結果給自身帶來沉重的打擊。有企業家認為:『MBA、企業管理等東西我都學過,但是我覺得這些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企業的問題。我系統學習過中西方哲學,這些中國的傳統思想、觀念給了我很大啟發。為什麼我們在生意上會遇到很多問題,我覺得還是對對方不了解,歸根結底是對中國文化背景不了解。學國學確實能從思想上解決企業的問題。』痛定思痛,中國古典智慧卻給了管理界一個全新的視野空間:易經、孔孟思想、老子思想、孫子兵法.....『. 中國式管理』應運而生。

曾仕強的『中國式管理』比較全面地概括了國學在管理中的運用。曾仕強認為,『中國式管理很簡單,就是你先把人做好,然後才能談管理。』他認為,中國式管理的三大主軸是『以人為主、因道結合、依理而變』。這三者的關鍵都是人,它們主張有人才有事,事在人為,以理念來結合志同道合的人,合理地解決問題,而不是凡事『依法辦理』。美國式管理強調『我要- 我成』,訂立目標,拿出成果,十足的實證主義;日本式管理則重視『同生- 共榮』,合力追求團體的榮譽,不計較個人的榮辱;而中國式管理卻是『修己- 安人』,以『怎麼樣都好』的心情,以自然的方式自得其樂地順勢行事。

彈性管理是中國式管理的第二個特徵。與西方相比,中國人『很實際地寓人治於法治』,人治的色彩更濃,而人治往往會帶來彈性管理。曾仕強認為中國式管理的彈性是由於不確定性和內外部環境的快速變化而產生的。

中國式管理第三個重特徵是認為『中庸』合理。將中庸之道奉為『合理主義』,這樣它的真正用意才更清晰。

那麼西方管理與中國管理到底有什麼區別呢?中國企業該如何駕馭?

首先,管理是科學,科學不分國界,從科學角度看確實不存在中國式管理與西方式管理的區別。所謂管理是科學,指的是管理本身的內在規律性,尤其是體現在生產、財務、質量、成本等企業管理的重要問題上,則是絕對是科學的,這樣的科學不會因為國界的不同而不同,中國企業在這方面與西方企業之間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必須補課。因此,當談論中國式管理時,企業絕對不能拿『做人、中庸和彈性』

取代管理的科學性,否則風險巨大。

其次,管理從來都是講求『硬管理』與『軟管理』的結合。『硬管理』

包括制度、流程、標準、量、時間等;" 軟管理" 是指文化、思想、價值、理念等。光有硬的一面是遠遠不夠的,這也是為西方的企業發展階段所證明了的;而空談軟管理,沒有制度、流程、標準等的保障,更是缺乏支撐的。

金非紀 發表於 2011-8-12 12:18 | 顯示全部樓層
國學在現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剛開始,但是在古代,國學本身就是一種人類關係的管理理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