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780|回覆: 0

[古代科技] 秦漢時代生態環境:稻米是黃河流域主要農作物 (1)

[複製連結]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13-5-7 19:1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歷史春秋網
魯迅曾經盛讚秦漢時期的文化風格:『遙想漢人多少閎放』,『毫不拘忌』,『魄力究竟雄大』。當時民族精神的『豁達閎大之風』對社會生活有全面深刻的影響。對於當時的藝術作品,魯迅也有『惟漢代石刻,氣魄深沉雄大』的肯定性評價。應當說,以富於進取性爲基本特徵的『閎放』、『雄大』的文化氣象,是秦漢時期最突出的歷史特徵。
  
  從生態環境史的視角考察,社會進步、經濟繁榮都是在生態環境的舞台上完成的。秦漢人的生存空間,已經占據了今天中國國土的主體部分。秦代的人口,學者們有的認爲在2000萬左右,有的認爲可能達到4000萬。西漢戶口最盛的時候,人口數字仍然不足6000萬。當時的森林草場大多沒有經受人類活動的嚴重破壞,川澤湖泊,也遠較今天浩瀚。漢代瓦當所見『方春蕃萌』、『駘湯萬延』、『湧泉混流』等文字,都反映了人在生活中感受到的濃綠與蔚藍的自然氛圍。
  
  竺可楨在【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中指出:『在戰國時期,氣候比現在溫暖得多。』『到了秦朝和前漢(公元前221~公元23年)氣候繼續溫和』(【竺可楨文集】,科學出版社1979年3月版,第495頁)。當時黃河流域的氣候條件和現今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多有相似之處。司馬遷說,若擁有『渭川千畝竹』,其經濟地位可以與『千戶侯』相當。而以『竹竿萬筒』爲經營之本者,『此亦比千乘之家』(【史記・貨殖列傳】)。爰叔建議董偃請竇太主獻長門園取悅漢武帝,說到顧城廟『有蔌竹籍田』(【漢書・東方朔傳】)。西漢長安地區民間重視竹林經濟效益的情形,又見於班固【西都賦】:『源泉灌注,陂池交屬,竹林果園,芳草甘木,郊野之富,號爲近蜀。』以及張衡【西京賦】:『鎳籬敷衍,編町成篁,山谷原隰,泱漭無疆。』所謂『泱漭無疆』,正可與漢代瓦當文字『泱茫無垠』對讀。
  
  【漢書・禮樂志】及【漢舊儀】都說到甘泉宮竹宮,秦漢考古資料中也多見竹結構建築以及採用竹材作爲輔助建材的文化遺存。竹林當時已經成爲關中人『坐以待收』的『富給之資』(【史記・貨殖列傳】),但是並不能認爲黃河流域的竹林都是人工培育的經濟林。【後漢書・郭假傳】記錄了東漢初年郭澄并州牧,『有童兒數百,各騎竹馬,道次迎拜』。美稷地在今內蒙古準格爾旗西北。現今華中亞熱帶混生竹林區的北界,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大致位於長沙、南昌、寧波一線。而華中亞熱帶散生竹林區的北界,則大致與北緯35°線重合。而秦漢時期竹類生長區的北界,已幾近北河今天沙漠地區的邊緣。居延地區有竹簡出土,取材當不至於十分遙遠。據【後漢書・西羌傳】記述,漢安帝時羌人起義,『無復器甲,或持竹竿木枝以代戈矛。』可知隴山一帶,竹材仍常以爲習見器用。
  
  山光水色,密林芳草,是漢賦作者特別樂於描繪的對象。司馬相如【子虛賦】說到『蕙圃』所生,有『衡蘭芷若,穹窮昌蒲,江離蘼蕪,諸柘巴且。』揚雄【蜀都賦】所謂『泛閎野望,芒芒菲菲』,杜篤【首陽山賦】所謂『長松落落,卉木蒙蒙』,描繪了蒼茫山野鬱鬱蔥蔥的景象。【南都賦】中有讚美漢代南陽地區山林之豐饒的辭句,清人李調元【南越筆記】卷一三說,【南都賦】中的『稷』就是水杉。然而現今『杉木林』以及『冷杉、雲杉、鐵杉林』的生長區,均距南陽相當遙遠(西北師範學院地理系、地圖出版社主編:【中國自然地理圖集】,地圖出版社1984年6月版,第135頁)。可見這是在人爲作用破壞不很嚴重的狀況下,秦漢植被顯現出的原始自然生態。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