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
冬至風物,生民百態——冬至的節俗漫談
傳統冬至節主要活動習俗大致可以分為祭、衣、食、禮、娛五類。
祭天迎日、緬懷祖德——冬至之祭
1.官方活動:郊祀祭天
在古時,天子祭天幾乎是冬至最重大的保留節目了,若要類比,似乎有點類似於當今央視的春節晚會——不同的是,當時只用折騰天子及其臣下百十人,而如今的春晚,那架勢,連持續了三千年的祭天活動恐怕都要望塵。也許浮躁的我們今天很難體會:隆重不等於鬧騰。所以,那在寒冷的黑夜裏,在靜謐的星空下的所謂盛大,看起來竟如此難以置信。那些場景,也幾乎不能再還原在人心裏了,只有故紙堆裏那些平淡的,重複的字語發出幽幽的暗光:
『祀昊天上帝於圜丘。注曰:冬至日,祀五方帝及日月星辰於郊壇。』(【周禮】)
『十月庚寅,冬至親祀圜丘於南郊。』(【晉書】)
『冬至日,祭天於圜丘,玉用蒼壁,牲用玉色,樂用夾鍾為宮樂,作六變。』(【三禮義宗】)
……
冬至祭天的記載,可上溯到殷商。華夏民族對天地的崇拜一直是極為重要精神信仰,比如最高統治者(不論是三代之王還是皇帝)都稱作天子,表達了一種受命於天而教治萬民的傳統秩序觀。自古以來,祭天是冬至日最重要、最隆重的風俗。舊時,帝王親自參加的最重要的祭祀有三項:天地、社稷、宗廟。對天的祭祀至高無上,自然也是只有天的兒子才能承擔的專門工作。天子於每年冬至等重大時節都要祭天,登基等大事也例須祭告天地。祭天有專門的場所,【周禮·大司樂】云:『冬至日祀天於地上之圜丘』。每到這時,天子將率三公九卿大夫前往郊外寰丘祭祀,儀仗齊備,樂舞既調,皇帝於郊外特修的圜丘壇舉行告祀禮,稟告上天五穀業已豐登,主祭的是昊天上帝,配祭則是皇帝的列祖列宗及日、月、雲、雨、風、雷諸神。三獻、祭酒、讀祝、奠幣是少不了的,祭祀上天還要特別燃柴禋祀,從而能將消息傳達至上去。
我國現存的最大的祭天壇廟為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的北京天壇。皇帝祭天儀式極其盛大,按照典制規定,皇帝需在祭天的前三日來齋宮齋戒,祭天大典從冬至日的拂曉正式開始,據說冬至這天夜裏陽氣就開始逐漸增強。祭天大禮分為迎神、奠玉帛、進俎、獻禮等9項程序,在古時候,每當這一日,如果是一個合格的天子,在孟冬寒夜初曉、星光微曦的時刻,他應該已經立於圜丘之上仰望蒼茫宇宙了。
2.民間風俗:迎日祭祖
雖然祭天的性質至高無上,除了天子之外的其他人都沒有這種資格,但出於對於天的敬畏和崇拜,民間在冬至時還有一種不算正規的『迎日』的風俗,也算是一種特殊的非正規祀天方式吧。迎日活動中需要的物件是一種叫做日晷的東西,其實就是一個簡易的日影儀——【月令章句】說:『冬至為極,晝露極短,去極極遠,晷景極長。』人們常常通過觀察日影來預測來歲的豐饒,這就有點儀式性和趣味性了——【易通卦驗】曰:『冬至之日,見雲送迎從下向來,歲大美,人民知不疾疫。無雲送迎,德薄歲惡。故其雲赤者,旱黑者,水白者為兵。黃者,有土功諸,從日氣送迎其效也。』又曰:『冬至之日,立八神樹,八尺表,日中視其晷如度者,則歲美人和,晷進則水,晷退則旱。進一尺則日食,退一尺則月食。』又曰:『冬至之始,人主與群臣左右縱樂五日,天下之眾,亦家家縱樂五日,為迎日至之禮。』
除了祭天迎日,冬至節也是先民感懷祖德、祭祀祖先的日子。在傳統生活中,祭這個字是滲入在日用常行的,節日裏祭祖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中國的祭傳統講『敬如在』,比如,在時節轉換的日子裏祭祖,就好像祖先也和我們一起過節。一般來說,雖然不是正式家祭,但應該給祖先的靈位前祭獻供品和香火,酹酒一盞而後全家在一起分胙、同慶。
新裝雍容,衣飾應景——冬至之衣
冬至節的風俗很多,以往,大家津津樂道多以食俗、娛俗為主,而有關衣俗的記載要相對少得多,或寥寥數語,或語焉不詳。這對於衣冠上國的傳統,很有些名不符實的尷尬。
周代冬至日就是元旦,故而非常隆重。天子要郊祭天地,按照周禮,祭祀昊天上帝應該着十二章紋的大裘冕,屬於天子六冕祭服中的最高級別。部件為:十二玉旒冕冠、白色中單、玄黑色羔裘上衣,衣上繪有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六章紋,纁色(黃赤色)裳,繡有藻、火、粉米、宗彝、黼、黻六章花紋。配朱紅色的蔽膝,另外還有大佩、大帶、綬、圭等小配件。玄纁二色是周人心目中最神聖的顏色,分別象徵着天和地,如今我們常用於祭文的讚詞『天地玄黃』正由此來。
魏晉六朝以前的華夏民族有着後世難以理解的深沉。周代的時候,昏禮、祭禮等都會用凝重而神奇的玄、纁色,而不是後世的大紅大黃;後來五行思想的影響下,四望與四季分別染上了象徵其自身的顏色——東為春,其色青;南為夏,其色赤;西為秋,其色白;北為冬,其色玄。關於冬至的服色,在完整記述了二十四節氣的【淮南子】中可窺得一斑:『冬至之日,北宮御女黑色衣黑采,擊磬石,其器鎩,其畜彘。』 先秦到漢代,服飾中五行思想尤為深重,按照四個季節,天子的祭服也因此而變得多彩時尚起來,按一年四季分別穿青、黃、白、黑。冬至這天,自然是黑色的祭服——『冬至天子服黑而絻黑。』
不過,漢代很看重陰陽家的五行之德思想,認為漢為火德,尚赤。因此,在【後漢書·禮儀志】有:『冬至前後,聽事之日,百官皆衣絳。』漢代是歷史上雜俗發展的開端,顏色反應心理狀態,似乎已經有一點賀慶的味道開始滲入莊嚴的祭祀內容中了。
唐代人文大盛,喜慶歡樂的氣氛影響下,激發了大眾在生活情趣上的創作潛能。唐代洛陽賀冬至的衣俗,馮贄【雲仙散錄】云:『洛陽人家每遇冬至,煎餳綠珠戴一陽巾。』煎餳,即用麥芽或谷芽煮飴糖。綠珠,是以小紙幡與珠飾做成頭飾戴在頭上。戴一陽巾則取『冬至一陽生』之義——冬至時陰氣盛極而衰,一陽始生。後來宋人慶冬至吃餛飩(雲吞),大約也有陽氣萌、混沌開的寓意……
南宋有人記述,人們在冬至穿上華麗衣服,張燈結綵,佈置賀冬車馬,並停市慶祝。稱『做節』,與過年相似。江南至今仍流傳『冬至大如年』的俗語等,這種心態和習俗大都是周俗的遺響。
後來,冬至穿新衣的習俗也固定下來了,官家給吏員賜新衣冠,如今天過年時單位給發的年貨這類性質。明朝在冬至節,『賜百官始儀貂裘帽,萬曆初猶然。』【帝京景物略】還有『百官賀冬畢,吉服三日,具紅箋互拜,朱衣交於衢,一如元旦。』
葭灰土炭,圖歌消寒——冬至之娛
在節日中,最少不得的就是娛樂氣氛了。我們的祖先,倒是在這方面有着很強的天賦。如下:
1.冬至懸土炭
先民也很善於觀察自然界的現象,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冬至懸土炭』習俗:【史記】載:『冬至,短極,懸土炭。』就是說,在冬至前三日,懸土炭於天平木杆兩端,讓兩邊輕重剛好平衡。到了冬至日,陽氣至,炭那邊就會重,而夏至日陰氣至,則土重。很明顯,這個簡單的小實驗的原理在於吸水與否。關於這個也有解釋:『陽氣為火,陰氣為水,水勝故夏至濕,火勝故冬至燥。燥故炭輕,濕故炭重。』原來,因為炭的吸附性要遠大於土,在天平平衡的前提下,冬至日當天要較前三天濕氣重,故而炭那邊就重了;而夏至日則相反,是逐漸趨於乾燥的,所以結果正好相反——古人的解釋看起來故弄玄虛,實際卻充滿了對自然界細心的思考。只是,我們的祖先沒有把這種小插曲單另開闢成另一門學科罷了。
2. 葭灰占律
【太元經】曰:『冬至及夜半以後者,近元之象也。進而未及,往而未至,虛而未滿,故謂之近元也。』又曰:『調律者,度竹為管,蘆莩為灰,列之九閉之中,漠然無動,寂然無聲,微風不起,纖塵不形,冬至夜半,黃鍾以應。』
【律呂新書】:『開皇九年平陳後,高祖遣毛爽及蔡子元,於普明等,以候節氣。依古,於三重密室之內,以木為按,十有二具。每取律呂之管,隨十二辰位,置於按上,而以土埋之,上平於地。中實葭莩之灰,以輕緹素覆律口。每其月氣至,與律冥符,則灰飛沖素,散出於外。而氣應有早晚,灰飛有多少。或初入月其氣即應,或至中下旬間,氣始應者。或灰飛出,三五夜而盡,或終月,才飛少許者。』
這又是一個有趣的小實驗,要牽扯到音樂知識。古人在冬至之日還常用葭莩之灰來占卜氣候,依據的就是華夏音樂理論中的『十二律』。古人燒葦膜成灰,置於律管中,放密室內,以占氣候。某一節候到,某律管中葭灰即飛出,示該節候已到。按照古人的經驗,冬至日裏,葭灰當從應鐘律管中飛出。
所謂十二律,就是將一個八度分為十二個半音。【國語】中記述了周景王二十三年,他和他的名叫州鳩的樂官探討音律的問題,州鳩講了關於律和數的關係,並列舉了十二律的名稱。十二律的具體名稱如下。如果假設黃鐘是現在鋼琴上的『C』音,其他各律的則依次向上升半音 :黃鐘、大呂、太簇、夾鍾、姑洗、仲呂、蕤賓、林鐘、南呂、夷則、無射、應鐘。
而這種精密的律管,並不是我們今天可以輕易在家中實現的,希望今後可以在冬至節的時候,公共場所有所展示。
3.九九消寒歌
九九歌是一種節令民間歌謠。舊時,冬季來臨時,小孩子們常會吟唱這樣的歌謠:一九二九不舒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犁牛遍地走。這便是幾乎流傳於我國各地的最為膾炙人口的九九歌。
九九歌也叫九九詞,全稱是『九九消寒歌』。按照我國傳統的曆法計算,從冬至次日開始數起,每九天為一個時段,這個時段便是與夏季的『伏』相對的『九』;共有九個時段,第一個九天叫一九,其後依次稱二九、三九、……九九,合稱『九九』,與『三伏』相對。整個冬季中,這九九八十一天氣候較冷,此期過後,天氣回暖,大地將春。在這較冷的『最難將息』時節,人們以九數之,屈指度日,因此叫『數九』;這一段的天氣也相應地稱『數九天』。屈指數日的人們比較閒暇,於是通過對天氣寒暖、物候以及人事物事的觀察,聯綴了九九歌,廣泛流傳,以志數九消寒。據南朝梁宗德【荊楚歲時記】記載,當時已有數九之俗:『俗用冬至日數及九九八十一日,為寒盡』。
九九歌的出現當較數九為晚,但到唐宋時已經很流行。九九消寒歌全國大部分地都有流傳,尤以北方為多。北方冬季嚴寒,所以九九消寒歌不僅名實相符,並且也有實際存在的意義。由於各地氣候寒暖不一,人們創作時着眼點各有差異,所以各地的九九歌也就有些區別。
九九歌(全國)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九九歌(河北)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凌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八十一,家裏做飯地裏吃。(棗強縣)五九半,凌消散。春打六九頭,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擔。八九不犁地,不過三五日,九盡楊花開。(新河縣)一九二九,啞門(形容張嘴)叫狗(形容打嗝兒);三九四九,凍破碌碡;五九六九,開門大走;七九河開河不開,八九雁來雁准來;九九河重凍,米麵撐破翁。(尉縣)一九二九,相喚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籬頭吹篥。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五九四十五,家家推鹽虎。六九五十四,口中哂暖氣。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擔(單)。八九七十二,貓狗尋陰地。九九八十一,窮漢受罪畢。
九九歌(湖南)
冬至是頭九,兩手藏袖口;二九一十八,口中似吃辣椒;三九二十七,見火親如蜜;四九三十六,關住房門把爐守;五九四十五,開門尋暖處。六九五十四,楊柳樹上發青絛;七九六十三,行人脫衣衫;八九七十二,柳絮滿地飛;九九八十一,穿起蓑衣戴斗笠。
4.九九消寒圖
冬至民間有貼繪『九九消寒圖』的習俗。消寒圖是記載進九以後天氣陰晴的。以卜來年豐欠。
消寒圖的形式很多。簡單的是畫縱橫九欄格子,每格中間再畫錢形,共得八十一錢,每天塗一錢,塗法是『上陰下晴、左風右雨、雪當中』,民間歌謠謂:『上陰下晴雪當中,左風右雨要分清,九九八十一全點盡,春回大地草青青。』
或者選擇九個九畫的字聯成一句,放在格中,也是日塗一筆。一般選用的九畫字聯句有『庭(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徐珂【清稗類鈔。時令類】載:『宣宗御製詞,有「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一句,各句九言,言各九畫,其後雙鈎之,裝潢成幅,日九九消寒圖……自冬至始,日填一划,凡八十一日而畢事。』
除以上的兩種以外,更有一種『雅圖』,是畫素梅一枝,梅花瓣共計八十一,每天染一瓣,都染完以後,則九九盡,春天臨。【帝京景物略】云:『日冬至,畫素梅一枝,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盡而九九出,則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圖」。』
更有韻致的是,婦女曉妝染梅。明人楊允浮【灤京雜詠一百首】詠及此俗,其自注云:『冬至後,貼梅花一枝於窗間,佳人曉妝,日以胭脂日圖一圈,八十一圈既足,變作杏花,即暖回矣。』這種設計,可謂獨出機杼,由梅而杏、由冬而春,季節的變換又與佳人曉妝的胭脂聯繫,真讓人叫絕。無怪乎楊氏詩以詠之:試數窗間九九圖,余寒消盡暖初回。梅花點遍無餘白,看到今朝是杏株。
有的消寒圖還有其他『附件』,一是聯語,即在圖旁標出有關的聯句;諸如『試看圖中梅黑黑。自然門外草青青』;有的是在圖上印出九九消寒歌以附之;此外還有繪圖、印俏皮話的,比如畫『老虎拉碾子』,印歇後語『老虎拉碾子——不聽那一套』。
畫消寒圖這種風俗,雖然簡單,但如果巧心醞釀則別有韻致,常被寄予了各種各樣的感情在其中。
靜心寧神,食療養生——冬至之養
在先民看來,天地與人是相通的,天地處於陰陽交接之處,萬物靜謐,因此相應的,人們最好也韜光養晦、窩冬不出。【禮記】曰:『仲冬之月,日短至,君子齋戒處必掩身,身欲寧,去聲色,禁嗜欲,安形性,事欲靜,以待陰陽之所定。』【五經通義】:『冬至陽氣萌,陰陽交精,始成萬物,微在下不可動泄。王者承天理政,率天下靜而不擾也。』【周書·時訓】曰:『冬至之日,蚯蚓不結,君政不行,麋角不解,兵甲不藏,水泉不動,陰不承陽。』 當然,如今生活節奏的要求不可能在冬至前後偃旗息鼓,不過,注意點安身寧神還是很必要的。
俗話說,『今冬進補,明春打虎』。冬至有進補的習慣。中國大部分地區都有着分明的四季,從而形成了『春生,夏榮,秋收,冬藏』的天人合一的道教養生理論,同時也是中醫學的基礎觀念。在寒冷的冬天,人體的生理功能處於抑制、減低狀態,傳統認為,在冬令進補,有利於把精華物質儲存在體內,增加機體的抗病能力,來春就可以不生病或少生病。
因此,冬至節是一個食俗非常豐富多彩的節日,節日食俗的關鍵詞為『進補』二字。經過數千年發展,已經形成了獨特的冬至節令食文化。冬至日正值隆冬,食物多傾向於口味濃郁、營養豐富的種類,諸如餛飩、餃子、湯圓、赤豆粥、黍米糕等。曾較為時興的『冬至亞歲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獻冬至盤、供冬至團、餛飩拜冬等。先呈出傳統冬至節的各地的主要食俗,以饗眾人:
①冬至餃子:餃子是當前冬至食譜中的主打,有民諺雲,『冬至不端餃子碗,凍壞耳朵沒人管』。傳說女媧用黃泥做人,一年到頭不停地做。到了冬至那天,氣候寒冷起來,黃土人的耳朵總被凍掉。她就在一個個黃土人的耳朵上都穿個小孔,用一條線通過,一頭打個結紮住,一頭塞進黃土人的嘴裏,讓黃土人咬住,這才保牢耳朵沒被凍掉。以後就演變成冬至吃餃子的風俗。每年冬至節,人們就包耳朵形狀的餃子,意思是讓女媧做的黃土人咬住帶線(餡)的耳朵,不致於凍掉。另一種傳說則與醫聖張仲景有關。相傳南陽醫聖張仲景曾在長沙為官,他告老還鄉正是大雪紛飛的冬天,寒風刺骨。他看見南陽白河兩岸的鄉親衣不遮體,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凍爛了,心裏非常難過,就叫其弟子在南陽關東搭起醫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置鍋裏煮熟,撈出來剁碎,用麵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再放下鍋裏煮熟,做成一種叫『驅寒矯耳湯』的藥物施捨給百姓吃。服食後,鄉親們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凍耳朵』此種習俗。以後人們稱它為\"餃子,也有的稱它為『扁食』和『燙麵餃』,人們還紛紛傳說吃了冬至的餃子不凍人。
②冬至肉:湖南人過冬至,會殺雞宰豬,把肉陰乾,稱為冬至肉。有俗話說『吃過冬至肉,身體賽牛犢』。
③胡蔥煮豆腐:江蘇常武地區在冬至夜的家宴菜餚中多備『胡蔥煮豆腐』,諺云:『若要富,冬至隔夜吃胡蔥篤豆腐。』
④赤豆糯米飯:在江南水鄉,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相傳,共工氏的兒子不成才,作惡多端,死於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⑤吃狗肉:冬至吃狗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狗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讚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習俗。現在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
⑥分臘肉:南方冬至掃墓後同姓宗族祠堂按人丁分發『胙肉』,其實是中國傳統祭禮文化在當前為數不多的孑遺。肉有生、熟兩種,生為脤,熟為膰。分時區別學歷高低,清有童生、秀才、舉人、進士四級,民國有高小、中學、大學、留學四級,以示鼓勵;優先照顧老人,在50、60、70、80、90年齡段,數量依次遞增,以示敬重。冬至肉用祠堂公積金或富家捐款購置,族長主理其事在當時被視作一份厚禮。
⑦冬至團:也見於江南。冬至團是以糯米粉為麵團,內包肉、萊、糖、果、豇豆、赤豆沙、蘿蔔絲等蒸成。主要充作供品,也可蹭送親鄰或待客,是冬至亞歲宴上的必備食品之一。
⑧冬至圓:全家團圓的時候吃,最有意義。用糯米粉做『冬至圓』,一般做成紅、白兩色,粒粒小如魚目珠子,還可應孩子們的要求捏成牛馬羊雞犬豬等小動物。
⑨年糕:杭州人在冬至都喜吃年糕。在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風味的年糕,早上吃的是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中午是油墩兒菜、冬筍、肉絲炒年糕,晚餐是雪裏蕻、肉絲、筍絲湯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長高,圖個吉利。
⑩湯圓:冬至吃湯圓,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湯圓也稱湯糰,冬至吃湯糰又叫\"冬至團\"。江南人用糯米粉做成麵團,裏麵包上糖、肉、蘋果、豆沙、蘿蔔絲等。冬至團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於互贈親朋。
⑾蕎麥麵:浙江等地每逢冬至這天,全家男女老少都要集齊,家家戶戶要做蕎麥麵吃。習俗認為,冬至吃了蕎麥,可以清除腸胃中的豬毛、雞毛。
⑿薑母鴨:福建人喜歡在冬至吃薑母鴨進補。薑母鴨是用整塊老生薑(不用切),去燉正番鴨,據說姜對身體很好,可以暖胃補腎。做法還有很多,比如還可以用四物(當歸、黃芪、熟地、白芍)去燉,或者枸杞、人參燉,棗是一定不可缺少的,黑棗、紅棗都可以,中醫認為,棗能補氣、補腎。
⒀餛飩:道教認為,元始天尊象徵混沌未分,道氣未顯的第一大世紀。故民間有吃錕飩的習俗。【燕京歲時記】云:『夫餛飩之形有如雞卵,頗似天地渾沌之象,故於冬至日食之。』實際上『餛飩』與『混沌』諧音,故民間將吃餛飩引伸為打破混沌開闢天地。後世不再解釋其原義,只流傳所謂『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諺語,把它單純看做是節令飲食而已。
另有民間傳說也十分可愛:話說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於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並求平息戰亂,而能過上太平歲月。因最初製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後來約定俗成,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
在我國台灣還保存着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用糯米粉捏成雞、鴨、龜、豬、牛、羊等象徵吉祥中意福祿壽的動物,然後用蒸籠分層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於冬至或前後約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長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稱『祭祖』。祭典之後,還會大擺宴席,招待前來祭祖的宗親們。大家開懷暢飲,相互聯絡久別生疏的感情,稱之為『食祖。』冬至節祭祖先,在台灣一直世代相傳,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冬至是一個內容豐富的節日,曾經是個很熱鬧的日子。 在今天江南一帶仍有吃了冬至夜飯長一歲的說法,俗稱『添歲』。
盛情敬師,贈襪履長——冬至之禮
冬至節的風格質樸溫暖,禮俗也相應,主要有拜師和贈鞋襪等。
冬至這天是學生向老師表達敬意的日子,據說,此日,小學學生衣新衣,攜酒脯,各赴業拜師。冬至節,舊俗由學董牽頭,宴請教書先生。先生要帶領學生拜孔子牌位。然後由學董帶領學生拜先生。山西民間有『冬至節教書的』的諺語,說的就是這種尊師風俗。至今民間仍有冬至節請教師吃飯的習俗。晉西北習慣用燉羊肉招待教師,其情盛濃。
贈鞋襪的習俗則是因為這天日影最長,所以古俗以鞋襪獻給尊長慶賀冬至,表示足履最長之日影祝禱長壽。曹植的【冬至獻襪履表】有『亞歲迎樣,履長納慶』的句子。後魏北涼司徒崔浩【女儀】曰,『近古婦常以冬至日進履襪於舅姑,皆其事也。』。沈約【宋書】也說了這一習俗:『冬至朝賀享祀皆如元日之儀,又進履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