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未到清明先禁火,還依桑下系鞦韆』——寒食節之節物風俗 一原風俗異衣裘,流落來從綿上州。
未到清明先禁火,還依桑下系千秋。
——黃庭堅【觀化十五首】
我們先來看,【荊楚歲時記】中對寒食節物風俗的記載。 『去冬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餳大麥粥。據歷合在清明前二日,亦有去冬至一百六日者。』『寒食三日作醴酪』『今人悉爲大麥粥。研杏仁爲酪,引餳沃之』『黍飯一盤,醴酪二孟』『鬥雞,鏤雞子,鬥雞子』『蹴鞠、施鉤之戲』……禁火三日、飴糖大麥粥、雕畫雞蛋、鬥雞卵、蹴鞠、拔河、鞦韆……早已逝去的寒食節,竟然擁有如此豐富的節日內容。
1 禁菸、改火——上古時代孑遺的儀式
自介之推事出,民間寒食禁菸就蔚然成風。禁菸時間的長短幾經變化,最終定在了在冬至後第一百零五天禁菸寒食。唐宋時期寒食禁菸被當成了大事,連皇室貴族都不得例外。如韓翃【寒食】句:『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就是證明。
改火即鑽木取火,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棗杏之火, 秋取柞樽之火,冬取槐檀之火。一年之中,鑽火各異木,故曰改火。燧人做鑽燧取火後,其鑽木工具稱燧,後人又發明利用金屬向太陽取火,於是又有『木燧』和『陽燧』之分。史料顯示,改火儀式自上古時代產生,至少直到宋代宮中仍有流傳。
2 青團、桃花粥——綠意盎然的寒食節食俗
寒食節禁火,人們只吃冷食。所以在節日之前,民間就準備了各種各樣的可供冷食的寒食食品:
①杏仁麥粥:【鄴中記】說:『寒食三日作醴酪』。醴酪是一種以麥芽糖調製的杏仁麥粥。一直到隋唐時,都是寒食節的主要食品。
②環餅: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記載了一種寒食節的食品─環餅。『環餅,一名寒具,以蜜調水溲麵』。油炸至金黃色後即可食用,味道極爲脆美,相當近似現在的點心。
③棗錮飛燕:宋代,除了街市上所賣的稠餳、麥糕、乳酪、乳餅等現成的食品之外,人家也自製一種燕子形的麵食,稱爲『棗錮飛燕』,據說是從前用來祭拜介子推的祭品。明朝人還會留下一部分的棗錮飛燕,到了立夏,用油煎給家中的孩童吃,據說吃了以後,可以不蛀夏。
④青精飯:【零陵總記】記載了另一種寒食節食品『青精飯』:『楊桐葉、細冬青,臨水生者尤茂。居人遇寒食采其葉染飯,色青而有光,食之資陽氣。謂之楊桐飯,道家謂之青精飯,石飢飯。』寒食清明染青飯的習俗似乎在南方較爲流行。
⑤青團:【七修類稿】提到寒食節時吃的『青白糰子』。這種青糰子是在糯米中加入雀麥草汁舂合而成,餡料則多爲棗泥或豆沙。放入蒸蘢之前,先以新蘆葉墊底,蒸熱後色澤翠綠可愛,又帶有蘆葉的清香。
⑥桃花粥:唐代民間寒食食品。以新鮮之桃花瓣煮粥,至明末此俗猶存。唐馮贄【雲仙雜記】:『洛陽人家,寒食裝萬花輿,煮桃花粥。』孔尚任【桃花扇】:『三月三劉郎到了,攜手兒妝樓,桃花粥吃個飽。』 無疑,在寒食節的特色節令食品中,桃花粥最令人青睞。此外,還有楊花粥、梅花粥等春日花卉入粥。
煮雞蛋、寒食餅、寒食麵、寒食漿、棗餅、春酒、紅藕、香樁芽拌麵觔、嫩柳葉拌豆腐……寒食節雖然遠去了,但留下的特色食俗卻頑強地存在於各地民間。
3 祭陵、展墓——莊重的寒食祭俗
寒食節本無掃墓風俗,西漢末年到魏晉時期的寒食節還只是一個單一性、地方性的民間節日,節俗活動十分單調,僅有禁火和寒食,流傳區域集中在晉地。到南北朝時,其節俗活動開始出現了掃墓,隋唐五代時期稱寒食展墓。其過程大致是寒食節這一天,一家人或一族人一同到先祖墳地,然後致祭、添土、掛紙錢。因這項活動與千家萬戶的生老死葬休戚相關,因而在民間尤爲看重。但在唐代開元年代之前,民間盛行的這種拜墓活動還被視爲『野祭』。唐開元二十年,唐玄宗組織官方編修五禮時,爲了給世人這種追賢思孝的『野祭』正名,特敕令將寒食節上墓編入五禮之中的第一項吉禮中,使其永爲恆式。此後,寒食節展墓名正言順地成爲官方認同倡導的拜掃禮節。皇家從此也擠身於寒食祭陵展墓行列。
最隆重的自然是皇家祭陵。唐貞觀時規定,皇祖以上至太祖陵寒食日設祭。宋代『禁中前半月發宮人車馬朝陵』。明代『上陵之祀,歲凡三舉,清明也,中元也,冬至也。事天下無事,天子於清明日亦時或一行。』
除皇家祭陵外,寒食節較爲隆重的祭儀爲祭祀孔林。歷代規定孔林祀期爲一年兩祀,即春用寒食節,冬用十月朔日,奠儀由孔子後裔衍聖公主祭。
明洪武二十六年,國內各府州、縣皆立厲壇,禮部曾頒發有定禮及欽定祭文。按各地誌書中載敘,厲壇一般建在城北附近,每年清明日,七月望日,十月朔日晡時(申時)致祭。清明日祭祀前三日內,先由地方有司移牒城隍。到祭祀日,將城隍神奉請於厲壇內,讓其南向,無祀鬼神名位俸陪於左右兩側。按張震【邑厲壇記】文載:厲,謂古帝王無後者,好禍民,故祀以安之。文中還講:鬼有所歸便不爲厲。慮其無歸而病民,故祀之。此以防民患,仁之至也。
4 踏青、插柳——青山綠水間的寒食活動
唐代寒食踏青已相當廣泛普及。孟郊【濟源寒食】詩曰:『一日踏春一百回,朝朝沒腳走芳埃』;於鵠【襄陽寒食寄宇文籍】講的是水鄉的踏青:『煙水初銷見萬家,東風吹柳萬條斜。大堤欲上誰相伴,馬踏春泥半是花』;詩人杜甫也有踏青【絕句】曰:『江邊踏青罷,回首見旌旗。』
北宋蘇轍【踏青】:『江上冰消岸草青,三三五五踏青行』北宋時期的寒食踏青是我國歷史上踏青活動的極盛時期,一些人當時甚至熱衷於踏青,淡化了祭掃。時人李之彥【東谷所見】中記載自己回鄉時,看到一些人家『置親於荒墟』,清明節拜掃只草草了事,而後『與兄弟、妻子、親戚、契交放情地遊覽,盡歡而歸。』
明清時期,寒食節踏青依舊是國人久經不衰的活動項目之一。明代著名方志【帝京景物略】中記載有京郊當年清明踏青時的一幕場景:『……玉泉三十里至橋下,夾岸高柳,絲垂到水。綠樹紺宇,酒旗亭台,廣畝小池,蔭爽交匝,歲清明日,都人踏青。輿者、騎者、步者、遊人以萬計……』
寒食折柳、插柳歷史悠久,【荊楚歲時記】記載:『江淮間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門』。 不僅插柳,而且戴柳,寒食節時,人們紛紛將柳條編成環,戴於頭上。寒食插柳、戴柳風習之烈,民諺可證:『寒食不戴柳,紅顏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後變黃狗』。
清明插柳戴柳還有一種說法:原來中國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爲三大鬼節,是百鬼出沒討索之時。人們爲防止鬼的侵擾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們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響,人們認爲柳可以卻鬼,而稱之爲『鬼怖木』,觀世音以柳枝沾水濟度眾生。
漢民族自古就有折柳相送的風俗,【詩】曰,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灞陵折柳的風俗更是充滿了漢民族特色的優美送別。灞橋在長安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詞云:『年年柳色,灞陵傷別。』古代長安灞橋兩岸,堤長十里,一步一柳,由長安東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別,折柳枝贈別親人,因『柳』與『留』諧音,以表示挽留之意。
5 蹴鞠、鞦韆——楊柳春風中的輕舞飛揚
自南北朝起,寒食節就出現了從單一的禁火寒食向娛樂化方向演變的趨勢。至強盛的隋唐,寒食娛樂活動已經蔚爲大觀。華夏傳統節日中,沒有哪個節日有寒食這樣濃厚的運動色彩了。蹴鞠、鞦韆、拔河、鬥雞卵、放風箏……寒食節完全可以稱爲漢民族的春日運動節。據說這是因爲要寒食禁火,爲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來鍛鍊身體。
①鞦韆
盪鞦韆之於寒食節的普遍,杜甫詩云:『十年蹴鞠將雛遠,萬里鞦韆習俗同』。寒食節甚至又被稱爲『鞦韆節』。
漢族有關鞦韆的說法很多。【古今藝術圖】稱,鞦韆本是古代山戎人用於練習身手輕趫的軍訓項目。到春秋時,齊桓公出兵遠征山戎,鞦韆也隨之向南流傳,其後逐漸在中原地區傳開,並從軍訓項目演化爲遊藝。【荊楚歲時記】注還具體畫出了鞦韆從山戎之戲變成漢人遊藝的線索:『【古今藝術圖】云:「鞦韆本北方山戎之戲,以習輕趫者。」後中國女子學之,乃以彩繩懸木立架,士女炫服,坐立其上,推引之,名曰鞦韆。』真正的鞦韆遊藝,很可能是中原漢族女子的創造。
【漢武帝后庭鞦韆賦】稱:『鞦韆者,千秋也。漢武祈千秋之壽,故後宮多鞦韆之樂。』【湘素雜記】稱:『鞦韆,漢武帝后庭之戲也,本雲千秋,祝壽之詞也,語訛傳爲鞦韆。』也有說法認爲,『千秋』在漢語中有生死之諱,故改爲鞦韆。
唐玄宗對鞦韆之戲更是讚不絕口:【開元天寶遺事】載:『天寶宮中至寒食節競豎鞦韆,令宮嬪輩戲笑以爲宴樂。帝呼爲半仙之戲,都中士民因而呼之』。
歷代的寒食詩詞中,處處可見漢家女子花叢中盪起鞦韆的美麗身影:
王維【寒食城東即事】曰:『蹴鞠屢過飛鳥上,鞦韆竟出垂楊里』;王禹偁【寒食】曰:『稚子就花拈蛺蝶,人家依樹系鞦韆』;梅堯臣【梨花】曰:『月白鞦韆地,風吹蛺蝶衣』;文彥博寒食日過龍門,也有詩作曰:『橋邊楊柳垂青線,林立鞦韆掛彩繩』;歐陽公【漁家傲】詞:『隔牆遙見鞦韆侶,綠色紅旗雙彩柱』;陸游詩句:『鞦韆旗下一春忙』;元代著名散曲家,盧摯寒食日新野道中創作【雙調·蟾宮曲】曰:『桑柘外鞦韆女兒,髻雙埡斜插花枝』;元代另一名散曲名手張養浩也在寒食途中作【中呂·十二月兼堯民歌】曲中曰:『三四株溪邊杏桃,一兩處牆裡鞦韆』;明代嘉靖進士朱日藩【清明揚州道中憶王端公】句曰:『水國人家種楊柳,清明士女競鞦韆』……
②蹴鞠 蹴鞠是中國古代特有的類似足球的體育活動。宋人馬端臨【文獻通考】載:『蹴球,蓋始於唐,植兩修竹,高數丈,絡網於上,爲門以度球,球工分左右朋,以角勝負。』反映唐代寒食節蹴球活動的詩作如王維【寒食城東即事】『蹴鞠屢過飛鳥上,鞦韆竟出垂楊里』;王建【宮詩】:『殿前鋪設兩邊樓,寒食宮人步打球』;韋應物【寒食後北樓作】:『遙聞擊鼓聲,蹴鞠軍中樂』;白居易【洛橋寒日作】:『蹴球塵不起,潑火雨新睛』 ……
③牽鉤 牽鉤即拔河。寒食拔河戲據說由水上舟戰『牽鉤』演變而來,至唐代始稱拔河。寒食節拔河之最,當數唐中宗導演的梨園拔河戲。據【景龍文館記】:『唐中宗(李顯)景龍四年清明節,帝幸梨園。命侍臣爲拔河之戲,以大麻絚兩頭系十餘小索,每索數人執之。以挽六弱爲輸。時,七宰相、二附馬爲東朋,三相五將爲西朋。僕射韋巨源,少師唐休因年老,隨而踣(倒),久不能起,帝以笑爲樂。』
④鬥雞、鬥雞卵 我國鬥雞習俗歷史悠久,鬥雞之戲久經不衰。寒食節鬥雞大約起自隋代。隋代杜台卿著【玉燭寶典】載:『寒食節城市尤多鬥雞斗卵之戲。』到唐代,寒食節鬥雞已成爲皇宮中不能缺少的娛樂項目之一。宋代之後,宮廳鬥雞戲依然爲國人樂不可支的節日休閒娛樂項目,自然,這當屬於一種節俗的陋習。
有些不同的是鬥雞卵,【荊楚歲時記】說, 寒食節有鬥雞、雕畫雞蛋和鬥雞卵的風俗。古時富勢的人家,講究的吃食是畫有圖形的雞蛋。當時還有在雞蛋上染上藍紅等顏色,仍象雕刻的一樣,輾轉相互贈送,或者放在菜盤和祭器里。至於斗卵的遊戲就不知道出自哪裡,具體的做法無考。
⑤放風箏 【帝京歲時紀勝】記載:『清明掃墓,傾城男女,紛出四郊,提酌挈盒,輪轂相望。各攜紙鳶線軸,祭掃畢,即於墳前施放較勝。』古人還認爲清明的風很適合放風箏。專家指出,在古人那裡,放風箏不但是一種遊藝活動,而且是一種巫術行爲:他們認爲放風箏可以放走自己的穢氣。所以很多人放風箏時,將自己知道的所有災病都寫在紙鳶上,等風箏放高時,就剪斷風箏線,讓紙鳶隨風飄逝,象徵著自己的疾病、穢氣都讓風箏帶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