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690|回覆: 0

[國學灌水] 魯迅先生愛吃零嘴? 因惦記柿霜糖夜裏睡不着

[複製連結]
沙舟 發表於 2013-5-31 23:0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北京青年報
  20135311590915.jpg

柿霜糖的美味讓魯迅總是惦記着,以至於夜裏都睡不着,實在忍不住,爬起來又吃掉大半。
某個紹興特產小吃,堂而皇之打着『魯迅最愛』的旗號。可見,魯迅的吃,是大大有名的。一個時刻準備舉起匕首、投槍的戰士,一個經常怒髮衝冠的英雄,居然也是個饞嘴?這不禁讓人好奇也倍感親切起來,印象中筆伐的先生不苟言笑不易接近,相比起來,愛吃的魯迅可不就是個鄰家大哥麼?
 在【朝花夕拾】中,魯迅曾這樣說:『我有一時,曾經屢次憶起兒時在故鄉所吃的蔬果:菱角,羅漢豆,茭白,香瓜。凡這些,都是極其鮮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鄉的蠱惑。』魯迅愛吃,卻並非山珍海味、大魚大肉,自家吃的菜與普通市民沒什麼區別,常常只是『老三樣』:一碗素炒豌豆苗,一碗筍炒鹹菜,一碗黃花魚,用蕭紅的話說『簡單到極點』,只有有客時,才會豐盛一些。其實讓魯迅情有獨鐘的是零食,尤其是甜食。這其實是魯迅先生一直以來的嗜好。在日本留學時,他特別青睞一種叫『羊羹』的茶點,這羊羹與羊肉無關,而是『用小豆做成細餡,加糖精製而成,理應叫「豆沙糖」才是正辦』。回國後,周樹人思之念之,不惜托人從日本漂洋過海寄來食之,且有日記記載:『午後得羽太家寄來羊羹一匣,與同人分食大半。』
先生還甚喜水果。飯後出去喝茶,喝完茶又『步至楊家園子買蒲陶,即在棚下啖之』。難以想像,那位嚴肅冷峻的先生也曾買完葡萄急不可耐站於街市大吃特吃,讓人忍俊不禁。魯迅日記還有記載:『夜作書兩通,啖梨三枚,甚甘。』一口氣吃下三個梨,真叫人替他的胃擔心!魯迅愛吃水果,在朋友中應是很有名的,有次上街買日本產的青森蘋果,遇到日本朋友,遂被『強贈一筐』,魯迅樂呵呵攜之而歸。
魯迅的形象一直是『橫眉冷對』,其實他也有饞嘴甚至孩子氣的一面。1926年,魯迅作【馬上日記】,爆料了自己吃柿霜糖的情節:有朋友從河南來,送給魯迅一包方糖,魯迅打開一嘗,『又涼又細膩,確是好東西』,迫不及待吃起來。許廣平告訴他,這是河南名產,用柿霜製成,性涼,如果嘴上生些小瘡之類,一搽便好。魯迅於是用文字記下了他當時的遺憾:『可惜她說的時候,我已經吃了一大半了,連忙將所余收起,預備嘴上生瘡的時候,好用這來搽。』收是收了,可是這美味卻讓魯迅總惦記着,以至於夜裏都睡不着,實在忍不住,爬起來又吃掉大半――『因為我忽而又以為嘴上生瘡的時候究竟不很多,還不如現在趁新鮮吃一點,不料一吃,就又吃了一大半了』。如此率真可愛如孩童,讀罷令人莞爾。
魯迅愛吃點心,除了買來孝敬母親,好客的他也經常招待客人同吃。不過這招待,卻是男女有別。最初,魯迅是一視同仁的,誰料先生們戰鬥力實在太強。漸漸地,這些『光盤族』讓魯迅有了戒心,開始算計起來,不得已以落花生取代。女士就無妨了,『她們的胃似乎比他們要小五分之四,或者消化力要弱到十分之八』,這損失,微乎其微,『精於算計』的魯迅樂得送個人情。
對零食的青睞,讓魯迅不僅屢以記載,還在雜文中對點心的來龍去脈、演變歷史娓娓道來、如數家珍。【零食】一文中所述『那功效,據說,是在消閒之中,得養生之益,而且味道好』,更為喜歡零食找到了理論依據。
然而,魯迅病了,『什麼都吃不落』的他連茶也不願意吃,況零食乎?許廣平端到樓上的方盤,去時滿滿的,半小時後,又照原樣一動沒有動地端下來了。『我們都是馬二先生,吳敬梓寫馬二先生那麼饞,吳敬梓自己一定很饞的』,魯迅這個很饞的『馬二先生』的舌尖終敵不過肺病的折磨。1936年10月19日,戰士魯迅工作完了,擱下他的匕首、投槍,留下嗜好零食的鄰家大哥形象,供後人去感念、去親近。

         來源:北京青年報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