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380|回覆: 0

[國學與管理] 淺論管理學與國學的嫁接

  [複製連結]
沙坡 發表於 2011-6-15 14:2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王琪(瀋陽師範大學黨政辦公室,遼寧瀋陽110034)

管理是一切人類活動或組織得以進行或者運轉的基本保證,是依據組織的內在活動激勵,綜合運用組織中的人力資源和其他資源,從而有效實現組織目標的過程。眾所周知,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黨的偉大戰略部署,是現階段全國人民的重要工作任務。管理的和諧是一種理念和原則,是管理者通過管理活動而達到的一種境界。只有管理能力上去了,才能為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提供有利的保障。

那麼,如何提高管理能力呢?筆者認為,應本着與時俱進的態度,在續承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的同時,還應認真學習、西方先進的管理經驗,形成符合中國國情的管理模式,即將西方管理學的精華與中國國學的真諦有效地嫁接。

一、和諧社會中管理學的內涵現代管理學產生於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西方。法約爾說:『管理是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當代美國管理學家西蒙認為,管理就是制定決策,這在古代中國兵法中叫『謀而後動』。

管理是人類開始集群活動後所產生的一種組織職能或社會職能。它的目標或作用就是要解決構成組織的個人的目標與組織目標的協同問題。人類和其他動物是不同的,即荀子所說的人能『群』,有社會性。而群居就需要組織,『單位』就是組織,有組織就有領導,就有管理。管理工作是充滿人的特性的活動。

在以建設和諧社會為目標的今天,管理學又被賦予了新的內涵,即『以人為本、以德為先、人為為人』的思想。在和諧社會中,管理的本質與核心就是『以人為本』,而『人為為人』指的是每個人首先要注重自身的行為修養,『正人必先正己』,然後從『為人』的角度出發,來控制和調整自身的行為,創造一種良好的人際關係和激勵環境。

二、和諧社會中國學的核心所謂國學,是中國自古以來流傳下來的一切學問,包括經、史、子、集等一切文化傳承,又稱舊學,外國人稱之為漢學或中國學。乾泉教授認為國學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觀,是數千年來中國人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生活方式等社會實踐的高度總結,是經過悠久歷史檢驗的哲學理論體系。

國學的核心是以儒家思想為正統的文化價值體系,其主要特點是重視人、倡導德。儒家對『仁』的強調,對『禮』的推崇,以及『和為貴』等主張,都是為了協調、規範和平衡人際關係。

在個人修養上強調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謀事方面強調天時、地利的同時更強調人和。這些都表明,國學文化的核心就是人。國學中的這種以人為本『天人和諧』、『人際和諧』、『管理和諧』的全方位和諧精神是具有世界意義的。現代管理從東方到西方,都在強調『以人為本』的理念,要求管理者『居仁懷義』,追求管理者和員工的和諧、員工和員工的和諧以及員工和顧客的和諧,可以說這些都說明了中國國學的價值。

三、管理學與國學的嫁接提到國學與管理學的嫁接問題,有人認為,『國學』是『國學』,『管理學』是『管理學』,歷史背景不同,目標不同,主體不同,將二者聯繫在一起很荒謬;有人認為二者不是一個範疇的概念;還有人說這是譁眾取寵,矇騙視聽。事實並非如此,中國的傳統文化不僅僅是一種社會文化,也是一種經濟文化,它滲透到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對管理者來說非常重要。它可以把管理者的管理理念滲透到全體員工中間,從而引導全體員工主動去實現企業目標,促進企業的發展。國學中的文化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無論是在精神文化,還是物質文化發展中都發揮着不可磨滅的作用。

(一)嫁接的必要性縱觀當今的世界,從目前美國的金融危機,華爾街的『垃圾債券』,日本的黑大米事件,到中國的『三鹿奶粉』、『襄汾潰壩事件』,不難發現其中的共同『秘密』和根源。作為社會組織主體的現代企業,其所賴以生存的市場環境、技術環境、生產環境、人力資源環境、信息環境等均呈現出不斷惡化的情況。資源與環境、發展與競爭、市場與技術、經營與法制、效益與責任、管理與人性等矛盾問題越來越難以調和,甚至逐漸成為制約企業成長和經濟發展的瓶頸。所以在資源緊缺,自然環境加劇惡化,企業過度競爭的今天,管理科學中急需要中華民族的智慧———『國學』來拯救!

(二)嫁接的可行性管理學的真正精髓就是一種文化的互動,而國學就是文化。從管理學的內涵和國學中不難發現,它們的核心問題都是『人』的問題。因此,兩者嫁接、融合是可行的。

20世紀80年代初期,西方管理理論就不斷地從【易經】、【孫子兵法】、【道德經】中挖掘國學精神來解決現代企業管理中的衝突問題。為什麼現代中國企業在某種程度上對西方管理理論很容易接受?就是因為他們的管理思想在一定的層面上有中國文化的思想根源存在。

號稱日本『近代企業之父』的澀澤榮一,最早倡導『【論語】加算盤』的經營模式,將【論語】奉為『商務聖經』,提出『士魂商才』,講經營倫理,誠信待客。近代的徽商、浙商、晉商無不是將中國傳統文化引申到企業管理之中而創造出奇蹟的。傳統文化有助於企業家人格魅力的形成,這種人格魅力是一種內在美的表現。人格魅力的形成基於深厚的教養、對社會的高度責任感、對公益事業的關心,基於真誠,基於愛心。

國學的精髓在於整體性思維,強調的是變化和變化的規律,這對於作為一個動態的過程而不是一個固定的模式的管理來說,是非常具有啟發意義的。國學強調仁者愛人,強調和為貴,強調天人一體,是一種和的哲學,現在越來越顯示出她的當代性,甚至是未來性。國學帶來的是『治理』,強調的是水一樣的柔性和變通;而西學(相對於國學)帶來的是『管理』,強調的是竹子一樣的堅硬和嚴密。

前面提到的讓國學精髓來拯救現代管理學,並不是否定現代管理學。國學並不能代替現代管理學,二者是相輔相成的關係。要提升我們的管理水平,二者缺一不可。所謂『小勝在智,大勝在德,無道者不可成大事也』,指的就是二者之關係。

主導西方管理學的是分析、歸納的還原性理性思維方法,是左腦在起作用;而主導國學的則是綜合演繹的系統性感性思維方法,強調開發人的右腦,提高人的直覺判斷力。因此,管理的知識,我們可以學習西方;領導的學問,要學習國學。如果說西方管理理論告訴我們的是管理科學的話,國學中的管理思想告訴我們的則是管理藝術。許多學者將管理科學與管理藝術分開來看,這可能是不恰當的。管理科學是前提,管理藝術是升華。沒有管理科學作基礎,管理藝術就只能是『瞎貓撞死耗子』;沒有管理藝術,管理科學也就成了一種束縛,『死讀書不如無書』。

因此,將中國國學與西方現代管理學相嫁接,在提高管理能力和加快中國社會和諧化的進程等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四、與時俱進,科學發展胡錦濤書記指出,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至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這就要求我們在有效運用西方管理學經驗和中國國學思想的同時,要敢於改革創新。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的偉大成就告訴我們,思想需要創新,企業需要創新,社會需要創新。中國民族要崛起,中國經濟要騰飛,解放思想是第一位的。而解放思想,離不開西方現代管理理論的支撐,同時也離不開中國傳統文化價值倫理的扶持。在學習西方先進管理經驗的同時,我們要科學地學習中國的國學。

通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西方管理學與中國國學嫁接,是一條保障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的有效途徑。中國的發展要靠自己,首先要充分利用西方先進的管理經驗,實施組織化、科學化管理,同時結合中國5000年優秀的傳統文化,形成一種中國特有的管理模式。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國一定能夠成為一個和諧、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


(責任編輯:寧沈生)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