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中醫藥報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的到來,意味着即將進入三伏天。此時,天氣炎熱,人體出汗多,消耗大,養生保健一定要注意補充體力,解熱防暑。民間在這個時節素有食黃鱔、蜜汁藕、綠豆芽的習俗。
黃鱔生長在水岸泥窟之中,最滋補、最味美的莫屬小暑前後一個月的夏鱔魚。另外,這個時期往往是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的緩解期,根據冬病夏治的說法,此時用黃鱔滋補更能起到補中益氣、補肝脾、除風濕、強筋骨的作用。
不過黃鱔雖好,也非人人皆宜。家裡若是有高血壓、卒中後遺症、甲狀腺功能亢進症、支氣管擴張、活動性肺結核、感冒發熱、急性支氣管炎、急性鼻炎、急性扁桃體炎等急性炎症患者都要敬而遠之。平時容易『上火』的朋友,也不宜吃黃鱔,以免『火上澆油』。
第二寶是營養又消暑的蓮藕。在空氣乾燥、補水又不足的時候,常吃蓮藕可以涼血、滋陰、清熱。對老年人來說,夏藕更是補養脾胃的好食材。此外,蓮藕也是高血壓、肝病、食慾缺乏、缺鐵性貧血、營養不良者的保健食物。
第三寶是綠豆芽。炎炎夏日,烹製一道綠豆芽菜餚可以清熱解毒、利尿除濕。同時,綠豆芽的熱量很低,而水分和纖維素含量較高,可促進腸蠕動,具有通便的作用,是人們公認的夏季瘦身佳品,也是便秘患者的健康蔬菜,對食道癌、胃癌、直腸癌患者也有良好的食療價值。
雖說綠豆芽的食用價值高,但食用起來也頗有講究。綠豆皮不要隨便去掉,要知道,這層不起眼的綠豆皮具有比綠豆還要強的清熱解毒功效。另外,綠豆芽性偏寒涼,吃多了容易損傷胃氣,因此,慢性腸炎及脾胃虛寒者、慢性胃炎者不宜多吃。不過烹調時配上一點薑絲或椒絲,或是搭配些偏溫的香菜、韭黃,就能很好地中和掉它的寒性了。(吳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