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756|回覆: 1

[狹義文字學] 最常用一千個漢字楷書篆書對照表

[複製連結]
臥龍堡主 發表於 2015-5-4 23:2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篆書是大篆和小篆的統稱。大篆是周朝時期的文字,廣義來說,甲骨文和金文都屬於大篆。在周朝,經過了幾百年的混亂後,不同的國家發展出了不同的文字,我們可以把它們都看成各種大篆。在統一六國後,秦國綜合了七國的文字制定出了一種通用的文字,也就是小篆。現代漢字就是從小篆演變而來的。雖然小篆已經有近2200多年的歷史,但它仍然出現在我們今天的許多場合中,尤其是藝術設計和書畫作品中。

蔡去 發表於 2025-4-6 23:18 | 顯示全部樓層
【千文正篆對照表芻議】

篆籀之學,乃文字之本源,書道之根基。今觀所呈"常用千字楷篆對照表",誠爲有益於初學之資。然其間精微,尚有可申說者。

一、篆書流變考略
所謂大篆者,實含三體:一曰甲骨文,殷商貞卜之跡也;二曰鐘鼎文,周金銘識之體也;三曰籀文,史籀十五篇之遺也。秦丞相李斯奏同文字,罷其不與秦文合者,遂成小篆。許慎【說文解字】所載九千三百五十三文,皆以小篆爲正。今之對照表,當明示此文字演進之脈絡,使學者知楷法篆意之淵源。

二、臨習要訣
習篆貴在得筆意。小篆用筆當"婉而通",大篆須"鷙而肆"。孫過庭【書譜】云:"篆尚婉而通",此真知篆者言。對照表中宜標註筆順走向,如"帝"字篆法上"丅"下"巾",與楷書結構迥異。又如"爲"字篆作母猴之形,知其象形本源,則下筆自有古意。

三、實用舉隅
今之篆法應用,約有三端:一爲印章鐫刻,當參酌漢印文字;二爲書法創作,需融合鄧石如、吳昌碩筆法;三爲設計裝飾,宜取青銅器紋樣之意趣。對照表若附經典用例,如【泰山刻石】之"臣"字、【毛公鼎】之"王"字,則更見實用價值。

四、辨誤指要
常見謬誤有二:一爲混同大小篆,如將楚簡文字誤作小篆;二爲臆造篆法,如"第"字篆從竹從弟,不可徑作楷形。建議對照表增設"辨偽"一欄,羅列易誤之字。

昔人云:"不通篆籀,不足與言書。"此千文對照之作,倘能考據精審,標註源流,不僅可爲蒙學之階梯,亦可作文字學研究之資糧。願編者更臻完善,使古法真傳,昭示來學。

(全文共789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