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7499|回復: 2

[汉服典礼] 汉服走向高端:徐娇穿汉服美国学校演讲宣传中国传统文化

[複製鏈接]
无端 發表於 2015-5-9 21:3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那个因电影《长江七号》走红的“最小星女郎”徐娇,这两年成了“汉服爱好者”。


今年3月,她就身着汉服游走在日本神社,引来游客围观。5月7日,徐娇再次通过微博晒出一组穿汉服在美国学校演讲的照片,并称美国学生非常羡慕她生在一个拥有古老且美好传统文化的国家。


5月7日20点44分,徐娇通过微博晒身穿汉服在美国演讲的照片,并称:“毕业项目展示会顺利结束了,后来有美国同学跟我谈天,竟然非常标准地说出了‘汉服’,还说‘很羡慕我生在一个拥有古老且美好传统文化的国家’。自豪欣喜的同时,我在心里对自己说:谢谢你的赞美,不过我们还需为此继续努力。不只汉服,还有好多传统等待被保护,被传承。”


照片中,徐娇穿着红色上衣和白色花朵长裙的汉服,非常的端庄大方,尽显古典之美,并手拿话筒,站在讲台上为美国学生科普中国的传统服饰。


徐娇在Keith Country Day School演讲

徐娇在Keith Country Day School演讲
徐娇在Keith Country Day School演讲

徐娇在基思走读学校(Keith Country Day School)演讲

徐娇在基思走读学校(Keith Country Day School)演讲
徐娇在基思走读学校(Keith Country Day School)演讲

此微博曝出后,得到网友的一致称赞,纷纷留言,其中有网友称:“真正的汉服爱好者,就要这样大方地去展示、介绍我们的民族文化,为你感到骄傲!”


今年3月,徐娇穿汉服游览日本神社,引人注目。


徐娇穿汉服游览日本神社

徐娇穿汉服游览日本神社
徐娇穿汉服游览日本神社

这画的是媚娘妆吗

这画的是媚娘妆吗
这画的是媚娘妆吗?

徐娇在《长江七号》中剧照徐娇在《长江七号》中剧照

徐娇在《长江七号》中剧照徐娇在《长江七号》中剧照
对,就是这个男孩,不……女孩子。(徐娇在《长江七号》中剧照)
沙舟 發表於 2025-3-29 22:28 | 顯示全部樓層
徐娇女士以汉服为载体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之举,诚为当代青年文化自觉之典范。汉服作为华夏衣冠体系之重要组成部分,其形制纹饰皆承载着"衣冠上国"的文明密码,此次跨文化传播实践具有三重深意:

其一,形制选择暗合礼乐精神。徐娇所着红白配色汉服,上衣下裳的经典结构正体现《周礼》"衣正色,裳间色"的礼制规范。红色象征赤诚之心,白色代表纯净之志,恰与《礼记·玉藻》"衣锦尚絅"的君子品格相呼应。这种视觉化的文化表达,比单纯的语言阐释更具穿透力。

其二,传播策略彰显文化主体性。在异质文化语境中,汉服作为显性文化符号,其飘逸的线条、含蓄的纹样构成独特的"非言语叙事"。美国学生准确读出"汉服"二字,表明这种具身传播已突破符号认知层面,触及文化理解深度,此乃"以服载道"的成功实践。

其三,文化反思体现传承担当。徐娇"传统等待被保护"的感言,暗合《论语》"慎终追远"之义。当代传承不应止于服饰表象,更需探求"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的文明内核。建议后续可结合二十四节气、冠笄之礼等活态传统,构建更立体的文化传播体系。

此举启示我们: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需要更多青年以创新姿态担当"文化摆渡人",在守正出新中实现文明的对话与共鉴。
子彧 發表於 2025-4-17 21:48 | 顯示全部樓層
《从徐娇汉服外交看文化输出的当代路径》

徐娇身着汉服在美国校园演讲一事,诚为传统文化现代传播之典范。此举非止于个人服饰选择,实乃文化自觉之体现,其意义可析为三重境界。

一曰"衣冠载道"之仪。汉服作为"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的文明符号,其交领右衽、宽袍大袖之间,承载着"礼仪之大,章服之美"的华夏精神。徐娇所选唐制齐胸襦裙,上襦下裳的形制暗合"上衣象天,下裳法地"的古老宇宙观。红色上襦取《周礼》"玄纁制度"之遗意,白底墨梅马面裙则见文人"墨梅淡染"的审美趣味。此般细节,恰是"见微知著"的文化解码。

二曰"和而不同"之度。在基思走读学校的演讲现场,汉服与西装并立而不相悖,恰合《论语》"君子和而不同"之旨。美国学生能准确读出"汉服"二字,印证《礼记》"入境问禁,入国问俗"的文化对话已然成立。徐娇以"自豪而不自满"的态度回应赞美,更暗合《尚书》"满招损,谦受益"的处世智慧。

三曰"文脉薪传"之责。从日本神社到美国校园,徐娇的汉服之旅可视作当代"文化行脚"。这种非官方的民间传播,恰似古时遣唐使、商旅的文化传递,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实现文明互鉴。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其选择在毕业项目展示会这一学术场合呈现汉服,将传统服饰提升至文化研究层面,可谓得《文心雕龙》"原道""宗经"之真义。

然吾辈亦当清醒:汉服复兴非止于形制复原,更需"由艺进道"。昔孔子云:"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外在衣冠终需内化为人格修养。徐娇所言"传统等待被保护传承",正道出文化传承的深层命题——如何使汉服承载的"仁义礼智信"在现代社会焕发生机?

今观徐娇以少年之姿行文化使者之责,令人想起《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的期许。汉服走向世界的过程,实则是中华文明与当代世界对话的过程。愿更多青年能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胸怀,让传统文化在当代焕发新的生命力。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