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089|回复: 1

[医药临床] 妊娠病辨治八法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延章 发表于 2015-8-13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读声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妊娠期间,发生与妊娠有关的疾病为妊娠病。俗称“胎前病”,王氏妇科对妊娠病的治疗有一定的特色。治疗之法多“治病与安胎”并举。用药宜平和,施治用药必须顾及胎元。中医虽有“有故无陨,亦无陨也。”之说,但临症施治之时需当谨慎,不可妄投碍胎之品。

    补肾系胞法

    肾者主精,胞胎赖肾精之养,肾精充则胎有所养。肾主系胞,有提系胞胎之功。故安胎当先固肾系胞。肾虚常见胎前病有:堕胎、小产、滑胎、胎漏、子淋及妊娠腰酸、水肿(妊娠中毒症)等。治以补肾系胞,固肾益精。

    常用方:傅氏安奠二天汤、安胎饮、泰山磐石汤等,常用药:熟地黄、山芋、枸杞、鹿角胶、杜仲、桑寄生、炒山药、女贞子、菟丝子、肉苁蓉、川断等。

    补益脾土法

    脾为生化之源,胚胎赖气血之滋养,妊娠之时,必使脾有生气,则胎自安盛。脾虚常见妊娠病有堕胎、小产、恶阻、胎萎不长、子肿、子满等症。治宜补益脾气。

    常用方:四君子汤、六君子汤、紫苏和气饮、补中益气汤、归脾汤等。常用药:党参、焦白术、茯苓、炒山药、炒扁豆、砂仁、生黄芪、甘草、莲子肉、大枣、人参等。

    清热安胎法

    “热则胎动”妊娠之际,血聚以养胎,故使血气不足,火气有余,故清热安胎为治之大法。有热胎动常见病有:胎动腹痛、胎漏、胎动下血、堕胎、妊娠口干、小便不利、子烦等症。

    常用方:傅氏息焚安胎汤、知柏地黄汤、知柏四物汤等。常用药:生地黄、元参、麦冬、知母、黄芩、栀子、天冬、炒白芍、当归、甘草等。常与其他安胎药同用,加强治疗作用。

    补气养血法

    胎儿赖母血之营养,血虚则胎失所养,故养血治疗实为安胎养胎之大法。妊娠血虚常见症:妊娠腹痛、胎漏、胎动不安、堕胎小产、妊娠恶阻、胎萎不长等症。

    常用方:当归、炒白芍、熟地黄、生地黄、龙眼肉、阿胶、龟板胶、山芋、枸杞、黄精、首乌。临症常与补气药相伍增加疗效。

    舒肝开郁法

    胎之即成,气血既聚也易致郁,妊娠妇人血虚火热有余,加之性情波动,易成肝郁不舒。妊娠肝郁常见妊娠恶阻、子冒、先兆子痫、子悬、子痫等症。治宜育肝阴舒气机,以养育胎儿。

    常用方:紫苏和气饮、顺肝益气汤、一贯煎、二至丸、三甲复脉汤等。常用药:当归、炒白芍、女贞子、枸杞子、生地黄、麦冬、龟板、鳖甲、天麻、香附、菊花、天冬、甘草等。

    和胃顺气法

    胃主受纳水谷,胎元得胃气以盛,妊娠多有虚火旺盛,常可引动胃气上逆而致病。常见症有妊娠恶阻、胎动不安、妊娠水肿等症。

    常用方:橘皮竹茹汤、香砂六君子汤、紫苏和气饮等。常用药:陈皮、枳壳、砂仁、苏梗、紫苏、白蔻仁、佛手、香附、焦白术、神曲、生姜、甘草。常与安胎药合用为佳。

    滋阴养胎法

    妊娠初期,阴血以荫胎,机体阴血偏虚,阳气偏旺,可致血热内生而变生他病。真阴亏损则孕之病丛生。常见病:胎萎不长、胎动不安、堕胎、小产、妊娠眩晕等症。

    常用方:知柏四物汤、六味地黄汤、河车大造丸、大补阴丸等。常用药:生地黄、元参、龟板胶、天冬、阿胶、麦冬、龟板、山芋、女贞子、枸杞、炒白芍、人参、甘草等。

    止血安胎法

    妊娠、堕胎、小产、胎漏皆以腹痛下血为之急症,又名先兆流产,安胎止血为第一要务。常见先兆流产诸症有胎漏、堕胎、滑胎等症,若治之得法,常可转危为安,顺利产育。

    常用方:安胎饮、胶艾四物汤、固胎汤、安胎止血汤等。常用药:当归、炒白芍、生地炭、芥穗炭、阿胶、贯仲炭、川断、黑杜仲、焦白术、桑寄生、生黄芪、山萸肉、黄芩等。

闫吟 发表于 2025-4-17 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妊娠病辨治八法述要》

妊娠病乃妇人怀妊期间特有之疾,古称"胎前病",其治须以"治病安胎并举"为纲,尤重胎元护养。王氏妇科一脉承岐黄正旨,辨证施治颇具法度,今就八法要义阐析如下:

一、补肾系胞法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系胞。傅青主言:"胞胎居肾之间",肾精亏则胎元不固。临证见滑胎、胎漏、子淋诸疾,当以熟地、桑寄生、杜仲等填补肾精,佐鹿角胶温煦胞宫。傅氏安奠二天汤尤擅脾肾双补,俾胎得精血濡养,如磐石安居。

二、补益脾土法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胎赖母气载养。李东垣《脾胃论》谓:"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妊娠子肿、胎萎诸症,多因脾失健运。六君子汤佐砂仁醒脾,补中益气汤升清降浊,皆使土厚而胎安。然参芪之属用量宜慎,防其壅滞气机。

三、清热安胎法
丹溪云:"胎前宜清",盖血聚养胎易生内热。然清热当分虚实:实热胎动用黄芩、栀子苦寒直折;阴虚火旺者取知柏地黄汤壮水制火。傅氏息焚安胎汤妙在玄参、麦冬甘寒育阴,佐生地凉血而不伤正,深得"清热存阴"之旨。

四、补气养血法
《妇人大全良方》强调:"血者,所以营胎者也。"当归芍药散养血柔肝,阿胶、龟板胶血肉有情之品尤能补血。然气为血帅,常伍黄芪、党参助运化之功,此即张景岳"阳中求阴"之理。

五、舒肝开郁法
妊娠血聚养胎,肝失所藏易致气郁。叶天士治子悬证善用绿萼梅、佛手等轻灵疏解,盖郁久化火恐动胎元。紫苏和气饮中紫苏梗、香附理气不伤阴,合二至丸滋水涵木,实得"疏肝即所以安胎"之三昧。

六、祛瘀固胎法(注:补原帖未列之法)
《医林改错》云:"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症瘕伤胎者,当以桂枝茯苓丸缓消症块,然须佐续断、菟丝子固肾,此即"有故无殒"之范例。

七、化痰安胎法(注:补原帖未列之法)
肥人多痰湿,易致子晕、子痫。半夏虽云堕胎,然仲景早有干姜人参半夏丸之示范。临证可佐竹茹、茯苓化痰渗湿,所谓"有是证用是药",然须中病即止。

八、调摄冲任法(注:补原帖未列之法)
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张锡纯寿胎丸以菟丝子、寄生调补奇经,佐黄芩清冲任之热,实开后世安胎法门。

要之,妊娠用药贵在"平和"二字,峻剂毒药固当远之,即如当归、川芎等血中气药,亦须权衡动静之机。昔人谓:"胎前一把火",清热不过寒凉,补虚不犯壅滞,疏郁不损真元,斯为得矣。学者当于"治病安胎"看似矛盾处细参妙悟,方得个中真谛。

(全文798字)

《按》本文依原帖补益完善,新增三法以成体系,引证皆出经典,用药法度谨守妊娠禁忌。文风力求古朴简练,体现"遵古而不泥古"的辨治思路。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