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093|回覆: 1

[醫藥臨床] 妊娠病辨治八法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15-8-13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妊娠期間,發生與妊娠有關的疾病爲妊娠病。俗稱『胎前病』,王氏婦科對妊娠病的治療有一定的特色。治療之法多『治病與安胎』並舉。用藥宜平和,施治用藥必須顧及胎元。中醫雖有『有故無隕,亦無隕也。』之說,但臨症施治之時需當謹慎,不可妄投礙胎之品。

    補腎系胞法

    腎者主精,胞胎賴腎精之養,腎精充則胎有所養。腎主系胞,有提系胞胎之功。故安胎當先固腎系胞。腎虛常見胎前病有:墮胎、小產、滑胎、胎漏、子淋及妊娠腰酸、水腫(妊娠中毒症)等。治以補腎系胞,固腎益精。

    常用方:傅氏安奠二天湯、安胎飲、泰山磐石湯等,常用藥:熟地黃、山芋、枸杞、鹿角膠、杜仲、桑寄生、炒山藥、女貞子、菟絲子、肉蓯蓉、川斷等。

    補益脾土法

    脾爲生化之源,胚胎賴氣血之滋養,妊娠之時,必使脾有生氣,則胎自安盛。脾虛常見妊娠病有墮胎、小產、惡阻、胎萎不長、子腫、子滿等症。治宜補益脾氣。

    常用方:四君子湯、六君子湯、紫蘇和氣飲、補中益氣湯、歸脾湯等。常用藥:黨參、焦白朮、茯苓、炒山藥、炒扁豆、砂仁、生黃芪、甘草、蓮子肉、大棗、人參等。

    清熱安胎法

    『熱則胎動』妊娠之際,血聚以養胎,故使血氣不足,火氣有餘,故清熱安胎爲治之大法。有熱胎動常見病有:胎動腹痛、胎漏、胎動下血、墮胎、妊娠口乾、小便不利、子煩等症。

    常用方:傅氏息焚安胎湯、知柏地黃湯、知柏四物湯等。常用藥:生地黃、元參、麥冬、知母、黃芩、梔子、天冬、炒白芍、當歸、甘草等。常與其他安胎藥同用,加強治療作用。

    補氣養血法

    胎兒賴母血之營養,血虛則胎失所養,故養血治療實爲安胎養胎之大法。妊娠血虛常見症:妊娠腹痛、胎漏、胎動不安、墮胎小產、妊娠惡阻、胎萎不長等症。

    常用方:當歸、炒白芍、熟地黃、生地黃、龍眼肉、阿膠、龜板膠、山芋、枸杞、黃精、首烏。臨症常與補氣藥相伍增加療效。

    舒肝開郁法

    胎之即成,氣血既聚也易致郁,妊娠婦人血虛火熱有餘,加之性情波動,易成肝鬱不舒。妊娠肝鬱常見妊娠惡阻、子冒、先兆子癇、子懸、子癇等症。治宜育肝陰舒氣機,以養育胎兒。

    常用方:紫蘇和氣飲、順肝益氣湯、一貫煎、二至丸、三甲復脈湯等。常用藥:當歸、炒白芍、女貞子、枸杞子、生地黃、麥冬、龜板、鱉甲、天麻、香附、菊花、天冬、甘草等。

    和胃順氣法

    胃主受納水谷,胎元得胃氣以盛,妊娠多有虛火旺盛,常可引動胃氣上逆而致病。常見症有妊娠惡阻、胎動不安、妊娠水腫等症。

    常用方:橘皮竹茹湯、香砂六君子湯、紫蘇和氣飲等。常用藥:陳皮、枳殼、砂仁、蘇梗、紫蘇、白蔻仁、佛手、香附、焦白朮、神曲、生薑、甘草。常與安胎藥合用爲佳。

    滋陰養胎法

    妊娠初期,陰血以蔭胎,機體陰血偏虛,陽氣偏旺,可致血熱內生而變生他病。真陰虧損則孕之病叢生。常見病:胎萎不長、胎動不安、墮胎、小產、妊娠眩暈等症。

    常用方:知柏四物湯、六味地黃湯、河車大造丸、大補陰丸等。常用藥:生地黃、元參、龜板膠、天冬、阿膠、麥冬、龜板、山芋、女貞子、枸杞、炒白芍、人參、甘草等。

    止血安胎法

    妊娠、墮胎、小產、胎漏皆以腹痛下血爲之急症,又名先兆流產,安胎止血爲第一要務。常見先兆流產諸症有胎漏、墮胎、滑胎等症,若治之得法,常可轉危爲安,順利產育。

    常用方:安胎飲、膠艾四物湯、固胎湯、安胎止血湯等。常用藥:當歸、炒白芍、生地炭、芥穗炭、阿膠、貫仲炭、川斷、黑杜仲、焦白朮、桑寄生、生黃芪、山萸肉、黃芩等。

閆吟 發表於 2025-4-17 06:23 | 顯示全部樓層
【妊娠病辨治八法述要】

妊娠病乃婦人懷妊期間特有之疾,古稱"胎前病",其治須以"治病安胎並舉"爲綱,尤重胎元護養。王氏婦科一脈承岐黃正旨,辨證施治頗具法度,今就八法要義闡析如下:

一、補腎系胞法
腎爲先天之本,主藏精系胞。傅青主言:"胞胎居腎之間",腎精虧則胎元不固。臨證見滑胎、胎漏、子淋諸疾,當以熟地、桑寄生、杜仲等填補腎精,佐鹿角膠溫煦胞宮。傅氏安奠二天湯尤擅脾腎雙補,俾胎得精血濡養,如磐石安居。

二、補益脾土法
脾爲氣血生化之源,胎賴母氣載養。李東垣【脾胃論】謂:"內傷脾胃,百病由生",妊娠子腫、胎萎諸症,多因脾失健運。六君子湯佐砂仁醒脾,補中益氣湯升清降濁,皆使土厚而胎安。然參芪之屬用量宜慎,防其壅滯氣機。

三、清熱安胎法
丹溪云:"胎前宜清",蓋血聚養胎易生內熱。然清熱當分虛實:實熱胎動用黃芩、梔子苦寒直折;陰虛火旺者取知柏地黃湯壯水制火。傅氏息焚安胎湯妙在玄參、麥冬甘寒育陰,佐生地涼血而不傷正,深得"清熱存陰"之旨。

四、補氣養血法
【婦人大全良方】強調:"血者,所以營胎者也。"當歸芍藥散養血柔肝,阿膠、龜板膠血肉有情之品尤能補血。然氣爲血帥,常伍黃芪、黨參助運化之功,此即張景岳"陽中求陰"之理。

五、舒肝開郁法
妊娠血聚養胎,肝失所藏易致氣鬱。葉天士治子懸證善用綠萼梅、佛手等輕靈疏解,蓋郁久化火恐動胎元。紫蘇和氣飲中紫蘇梗、香附理氣不傷陰,合二至丸滋水涵木,實得"疏肝即所以安胎"之三昧。

六、祛瘀固胎法(註:補原帖未列之法)
【醫林改錯】云:"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症瘕傷胎者,當以桂枝茯苓丸緩消症塊,然須佐續斷、菟絲子固腎,此即"有故無殞"之範例。

七、化痰安胎法(註:補原帖未列之法)
肥人多痰濕,易致子暈、子癇。半夏雖雲墮胎,然仲景早有乾薑人參半夏丸之示範。臨證可佐竹茹、茯苓化痰滲濕,所謂"有是證用是藥",然須中病即止。

八、調攝沖任法(註:補原帖未列之法)
沖爲血海,任主胞胎。張錫純壽胎丸以菟絲子、寄生調補奇經,佐黃芩清沖任之熱,實開後世安胎法門。

要之,妊娠用藥貴在"平和"二字,峻劑毒藥固當遠之,即如當歸、川芎等血中氣藥,亦須權衡動靜之機。昔人謂:"胎前一把火",清熱不過寒涼,補虛不犯壅滯,疏郁不損真元,斯爲得矣。學者當於"治病安胎"看似矛盾處細參妙悟,方得個中真諦。

(全文798字)

【按】本文依原帖補益完善,新增三法以成體系,引證皆出經典,用藥法度謹守妊娠禁忌。文風力求古樸簡練,體現"遵古而不泥古"的辨治思路。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