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9662|回复: 1

[大成拳(意拳)] 大成拳断手第一条件——抗击打能力的训练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延章 发表于 2015-12-18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断手又称实作,是以特有的搏斗方式进行的实战活动。

大成拳断手是一种激烈的对抗运动,若想参预,必须具备抗击打能力、速度、快速反应能力等多种条件,其中抗击打能力是参预大成拳断手的第一条件。

提个简单的问题:在断手过程中,最让人担心的是什么?当然是被敌方击中。那么,最令人惬意是的什么?当然是击中并击垮敌方。然而,总是击中敌方而永远不被敌方击中的事是根本不存在的。即使我们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被敌方击中的次数,也绝对无法避免对抗中的激烈冲撞和剧烈磕碰。但是,当我们具备了一定的抗击打能力,或者说是具备了抗重击能力,结果会怎样呢?举个例子:两个同样体积的玻璃球撞在一起,结果自然是两败俱伤,可如果把一方变为铁球,其结果则不言而喻。我们一旦具备了抗击打能力或抗重击能力之后,就等于把自己变成了铁球,到了这时候,可能根本不把敌方的击打和冲撞磕碰放在心上了。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抗击打能力呢?须从三个方面进行锻炼,即站桩加相关意念、试力加相关意念和接拳训练。

一、站桩加相关意念

可以随便选择一种技击桩,如矛盾桩、浮云桩、托婴桩等、配己合以下与锻炼抗击打力相关的意念活动:

1.设想前后左右有许多人手持刀枪棍棒轮番向我攻击,我身体各部位不断做出各种反应,以抵抗这些攻击。

2.设想前后左右有许多人不断向我投掷砖瓦石块,我身体各部位相应做出各种反应。

3.设想头顶上方山石崩裂,碎石纷纷坠落,不断下砸我的身体,我做出各种反应。

二、试力加相关意念

可以随便选择一种试力,如钩锉试力、弹簧试力、波浪试力等,配合以下相关意念活动:

1.设想前后左右有罗网包围,罗网之内皆为刀叉钩锉,并蓄有万弩待发之势,我则毛发筋肉伸缩拨转,全身内外无处不有滚珠起棱之感。

2.设想前后左右各有一堵高墙,我不断前扑后撞左冲右突,所到之处,高墙即土崩瓦解。

三、接拳训练

接拳训练是大成拳特有的抗击打能力的训练方式,它不同于其他拳种的排打功。排打功主要是借助于其它器械对身体各部位进行击打,以提高骨骼肌肉的强度。排打功往往会造成身体受伤,故为大成拳所不取。而接拳训练是通过训练双方的身体接触,即一方以拳脚肩肘踢打碰撞另一方身体,以达到提高身体抗击打能力的目的。因为人体相互接触根据双方的承受能力由轻到重,循序渐进,而且双方可以根据对方发力情况做出相应反应,所以十分安全。

接拳训练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间架接拳训练:承接方以丁八步站立,抱好间架 (如采用高位间架,姿势如下:两脚站成丁八步,两掌于面前上抬,抬至眼眉高度或略过头顶,十指相对,掌心向下,掌指距头部约一尺。全身心处于防守待攻状态),发力方两手臂轮番或同时击打承接方两手臂。此功也可采用其他间架,如矛盾桩间架或其他随意性间架等等。

2.胸部接拳训练:承接方以丁八步姿势站立,两掌分别向两侧斜下方伸展或随意摆放;发力方以两拳轮番向承接方胸部击打。

3. 腹部接拳训练:承接方以丁八步姿势站立,两手向外侧伸展或随意摆放;发力方以两拳轮番向承接方腹部攻击。

4.肋部接拳训练:承受方以丁八步姿势站立,两手同浑元桩姿势或随意环抱胸前;发力方以一拳不断击打承受方肋部。

5.背部接拳训练:承受方以丁八步姿势站立,两手同矛盾桩姿势或随意环抱胸前;发力方由后面以两掌扑击承受方背部,待承受方有一定基础后,改为以两拳轮番击打。

6.身体其它部位接拳训练:凡可以双方进行配合训练的部位,皆可采用此种方式灵活练习。对于无法配合训练的,可以自己解决:以拳、掌对该部位轮番击打。

以上六类方式囊括了全身各部位的接拳训练。但因为接拳训练是一种反复撞击身体的特殊功法,如训练不当、亦有可能出现副作用或伤及身体,所以训练时必须遵循如下原则:

A.接举训练必须在有了一定桩功基础的情况下进行,一般应于站桩数月、身体有了明显的抗击能力之后进行。

B。发力方的攻击力量须由轻到重、循序渐进,此项原则非常重要。具体操作是这样的:刚开始训练时,发力方攻击力量要非常轻,基本是点到为止,以三五日为一个阶段,逐步加码。但不论处在哪一阶段,都应以身体能够充分承受为前提,特别是肋、腹、背等部位,要特别注意。

C.接拳训练每次时间不宜过长,每天每个部位只须数分钟即可。
蔡去 发表于 2025-4-7 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大成拳断手之抗击打训练要旨》

大成拳断手实作,乃武学至高实践境界。其对抗之激烈,非寻常习武者所能承受。今就抗击打能力之要义,试作专业阐发。

一、抗击打之武学本质
抗击打能力非单纯皮肉之坚,实为"形、气、神"三位一体之功。形者,筋骨肌肉之结构也;气者,内劲充盈之状态也;神者,临敌不惧之意念也。三者相合,方成"铁球"之喻。王芗斋先生《大成拳论》云:"力透毛发,气贯周身",正谓此理。

二、站桩意念训练精要
1. 矛盾桩配"刀枪不入"意念,当循"松而不懈,紧而不僵"之则。站桩时宜想象敌械及身瞬间,肌肤自然产生弹性抗力,如《黄帝内经》所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2. 浮云桩练坠石意念,需注意"虚领顶劲"与"气沉丹田"的辩证统一。头领足蹬间,自生上下对拉之力,使坠石触身即滑落。

三、试力训练进阶要诀
钩锉试力配罗网刀叉意念,当体会"身如纛旗"之动。姚宗勋先生曾言:"试力如逆水行舟",每一微动皆含八方抗力。墙倒意念训练,尤须注意"力不出尖,形不破体"之戒,以螺旋劲破直力。

四、接拳训练科学原理
接拳之妙,在于"听劲"二字。双方相触时:
1. 初习者当从"沾衣十八跌"的基本接触开始,遵循"由轻至重,由表及里"的渐进原则
2. 中级阶段需配合呼吸吐纳,受击瞬间以"哼哈"二气化解来力
3. 高级境界则臻至"肌肤皆能听劲",敌力未至,肌肤先觉

五、传统武学与现代科学的印证
现代运动医学研究表明,适度的抗击打训练能促进骨密度增加、肌肉筋膜重组。此正暗合《易筋经》"揉打并行"之理。然须注意:
1. 每次训练后需以药洗按摩调理
2. 配合内功修炼以固本培元
3. 遵循"七日一小成,百日一大成"的自然规律

结语:
抗击打训练实为"知己"功夫之根基。学者当明"欲打人先学挨打"之古训,更须知"挨打非目的,而是通向'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必经阶梯"。愿诸君在实作中体会"打即是打,挨打亦是打"的武学真谛,方不负大成拳"以武入道"的崇高追求。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